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格权是学生的一项重要权利,中小学生作为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相比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都较差,如何维护他们的人格权是社会、学校、教师都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认真分析当前学生人格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的解决措施,才能有效地尊重与保护学生的人格权。  相似文献   

2.
魏林 《宁夏教育》2014,(12):9-10
未成年人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初中阶段安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提高生存技能,提高生命质量。文章结合笔者在心理教学中的教学实践对初中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的现状和实践的进行研究,从三个方面阐述了青春期教育中提高初中阶段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是在校学生遭受意外伤害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技工院校教育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素质等因素,技工院校学生遭受意外伤害的概率又高于其他学校。因此,加强技工院校学生的自我保护教育刻不容缓。各类各级技工院校不但要重视学生的技能培训,更要重视学生的自我保护教育。本文就加强技工院校学生自我保护教育的重要性、技工院校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缺乏的成因以及教育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调查发现,大学生体育锻炼中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均需加强,实验证明,强调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教会学生自我保护方法,可以有效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因而,体育教师一定要十分注意培养学生自我保护和预防运动损伤的意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校园安全隐患和不确定因素众多,安全形势严峻.中小学生是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学校作为学生的教育主体有义务和责任保护学生安全,加固学生安全"防火墙".  相似文献   

6.
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保护自我的本领,是中学生健康成长所必需的。正值青春期的未成年学生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有限,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常常会受到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或社会不良行为的侵害。因此,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教给他们必要的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技巧,可以使他们  相似文献   

7.
李芳 《甘肃教育》2008,(12):10-10
一、女中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原因 1.学校针对提高女中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存在不足。不少女中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这是事实,但学生的防范意识应该由谁来培育?自我保护教育应该由谁来进行?当前,学校由于受升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对中学生的安全教育有疏忽之处,很多中学生尤其是女中学生的自我保护及安全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在课程安排之中没有必要的安全教育课。即使课表中有安排,  相似文献   

8.
留守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因缺少父母的有效关怀和保护,情感缺失,因安全需要而衍生出两种畸形的自我保护意识,一种是消极性自我保护意识,或称防御性自我保护意识;另一种是积极性自我保护意识,或称进攻性自我保护意识,在畸形自我保护意识的驱使下,极易产生价值偏离、心理失衡,从而出现封闭、敌对、漠视等不良心理.  相似文献   

9.
当下大学生普遍缺乏法律意识,不懂得在兼职和就业过程中自我保护。他们没有自我保护意识,更没有想过运用法律尤其是劳动法律保护自己。高等学校应当将劳动法设为必选课,以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当下大学生普遍缺乏法律意识,不懂得在兼职和就业过程中自我保护.他们没有自我保护意识,更没有想过运用法律尤其是劳动法律保护自己.高等学校应当将劳动法设为必选课,以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1.
【活动目标】 1.学会正确应对校园生活中的危险,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学会应对校园危险的基本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情感。  相似文献   

12.
针对侵犯职业学校实习学生权益事件时有发生的情况,以赣州市某中等卫生学校为例,通过对中职和高职班实习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了解卫生职业学校实习护士权益保护问题主要呈现出实习护士被侵权现象较为普遍、自我保护意识较差、权益被侵犯种类多样化以及权益保障机制不健全等特点,提出健全实习生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提高实习生权益保护意识和权益保护知识与技能、关心实习生心理健康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儿童正处于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人生阶段,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低下,无疑需要全社会给予特殊的照顾与保护。人们很容易认识到这一点,却看不到儿童不仅是被保护的对象,同时也正是在人生道路上不断成长、发展的主体,往往忽略了对他们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学校发展,安全先行。没有安全,何谈教育?近年来,校园安全事故呈现大幅上升的态势。由于中小学生尚未成年,自我保护意识弱,自我保护能力差,生命安全容易受到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威胁,意外伤害已成为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第一杀手。为此,校园安全工作已成为各学校的头等大事。校园安全管理应以学生为主体地位,为学生搭建更多参与和体验的平台,以丰富他们的安全经验,从小树立安全防范意识,自觉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从而构建确保校园安全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孙娟 《教学与管理》2022,(21):36-39
《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深化和细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从一般保护、专项保护、管理要求、保护机制、支持与监督、责任与处理等方面进行规范,使学生权利保护落到实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注重保护学生各项权利,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强调家校沟通,注意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希望,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重要时期,心智、社会经验等各方面都还不成熟,而且目前复杂的社会环境也存在着很多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因素,因此需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大力保护,而在未成年人之中最重要、最核心的保护是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学校、家庭、社会在这方面都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角色和责任。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而优越的生活环境易使青少年变得消沉,自我保护能力降低,甚至出现不珍惜生命的现象。正确引导学生增强生命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强化自我保护意识引领妇产科教学新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文绮  吴彤 《文教资料》2005,(17):66-67
如何在妇产科教学中,教会学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是教学的一种新内涵。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医德,教会学生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严格遵守诊疗护理规范及常规,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加强学生医学伦理意识,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认真对待并正确书写医疗文书等,都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未成年人保护视阈下的家庭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障未成年人实现自身的权利,是父母应当履行的义务,这种义务随着孩子的出生而产生。并贯穿在家庭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未成年人保护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漠视未成年人的权利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失误;唤醒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挖掘他们发展的潜能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帮助父母了解和认识儿童权利,转变观念、提高保护未成年人权利的能力,应当成为家庭教育指导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20.
王为持 《教师》2011,(36):22-22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1.安全隐患多 "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安排方面一般由他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其他人来照顾。但是,他们精力有限,年老体弱,或者自己生活还困难,而"留守儿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父母不在身边,缺少直接的关爱与监护,很可能会成为不法分子的侵害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