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又一次断流了! 我却没有太大的触动. 黄河,在我,最大的作用要么用以制造有关伟大的比喻句,要么用来感知比例尺——以细软绳计量地图上的曲线,再除它的实际长度.另就是地理老师那奔腾汹涌的五官、语文老师那河床过高的声音——让人眼皮渐渐发胀,头皮微微发麻,心脏慢慢发疼. 我可以先豪气干云地朗诵:"啊,黄河!伟大的母亲河!"而后一声嬉笑,随即怪腔又怪调.我打心底认为这是一种滥俗的说辞,这类句式与感叹像是无可捉摸的虚无,象征或指代的伟大词句被漫不经心或无病呻吟地朗诵,最后免不了被毫不眷恋地抛诸脑后的结局.  相似文献   

2.
古时说爱国,那就忠君,现在说爱国,那是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情就是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就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精神.高中地理教学中"爱国情、民族情和乡土情"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坚持"三个面向"弘扬民族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国家。"这是黑格尔对世界历史上各文明古国进行了比较之后得出的结论,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值得自豪和骄傲的方面。自古以来,在地球上诞生了许多民族和国家,大多数都衰败没落了,而中华民族何以能历经数千年沧海桑田而依然熠熠生辉,彪炳世界史册?答案是:靠伟大的民族精神这一内在的动力。  相似文献   

4.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漫长的历史中黄河文化滋生出了丰富的内涵。从历史和文化视角探索黄河文化本身所具有的以民为本、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解读在新时代背景下黄河文化所焕发出的时代价值,有利于继承、发扬黄河文化,同时为其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深层挖掘黄河文化、建设自上而下的信息传播平台、进行制度建设保障文化传播体系,以及利用融媒体创新黄河文化传播话语,能更好地“讲好黄河故事,传播黄河声音”,有效提升黄河文化的价值引领力。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版图的中北部,一条大河像巨龙似地卧在大地上,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我--一条小鲤鱼的家--黄河.我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我们"黄河鲤鱼"是中国名鱼.  相似文献   

6.
【写作经】黄河,我们的母亲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你用那坚强的臂膀谱写民族的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当我们唱响《黄河颂》时,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黄河在哭泣,因为她的血脉不再畅通,她的体魄不再强健,她的气流不再均匀。亲爱的同学们,赶快去听听黄河母亲的声音,在心与心的交流中碰撞出感情的火花,然后拿起笔,抒写你的黄河情吧!怎样才能更好地抒写自己的黄河情怀呢?第一,整合资源,找到抒情着力点。对于黄河,真正到黄河边上体验生活的人不多,我们更多的是从书籍、影视、网络中去搜集资料,通过整合资源,找到  相似文献   

7.
【总体阅读思考】“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象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保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象你一样的伟大坚强!”这是伟大诗人光未然同志在五十年前为《黄河大合唱》谱写的一段歌词。今天,我们读《黄河滩头》这篇散文,就越感到这歌词的深远意义。那时,日本鬼子侵占黄河滩头,“百姓遭殃,奸淫烧杀,一片凄凉,扶老携幼四处逃亡。丢掉了爹娘,回不了家乡……妻离子散天各一方!”如今“这黄河滩头可真是一个神奇的世界”。这里的羊倌,得意洋洋。要想真正领会《黄河滩头》这篇散文,我们就必须探讨如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助推黄河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打造优越的黄河形象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力推进黄河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还是深度研究黄河文化的内在要求.因此,大力推动黄河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坚持领导主体与实践主体心心相印、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同频共振、文脉赓续与资源开发互动融合.新时代,助推黄河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有益于展现中华文明独有魅力,又有利于赓续历史文脉,坚定中华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智慧力量.  相似文献   

9.
王娟 《考试周刊》2023,(11):120-123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这里不但养育着中华民族的儿女,还创造出了璀璨的文明,在经过了千百年的传承和发扬之后,黄河文化早已融入华夏人民的骨血之中。因此,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代,我们应该开发、保护、传承、发扬黄河文化,并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开发黄河文化的育人价值,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文化部提出了提高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水平,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提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初中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在引导初中生成长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地依托黄河文化进行育人,以便于促使黄河文化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文章针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黄河文化育人价值的开发策略进行研究,提出了促使初中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得到全面培育的方法,促使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自1840年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中国人民已经奋斗了170多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有了根本改变.经过第一个百年的不懈奋斗,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过新中国60多年和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们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没有任何一个时刻能像今天这样,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这最为根本的,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11.
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文化,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远自五千年以前,华夏先民就在"怀川"这片土地生活、繁衍,留下了丰富无比、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对黄河流域"怀川"地区神话传说的深入研究,探讨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产生及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为我们确立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2.
整体把握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蜿蜒的身躯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汹涌的河水冲刷着岁月的泥沙;黄河,又是中华民族荣辱兴衰的见证,她千里雄发,万里滔滔,不屈的性格早已融进了华夏儿女的灵魂,形成同仇敌忾、不甘屈辱的伟大而又坚强的民族精神。今天,让我们去聆听黄河的声音,去感悟中华民族不屈的灵魂吧!  相似文献   

13.
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在对世界上各文明古国的发展历史进行比较研究之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惟一持久的国家。”纵观几千年的人类历史,中华民族何以能历经千年沧桑而依然熠熠生辉,散发出迷人光彩?这一切皆源于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十六大的灵魂,也是贯穿十六大的一条主线.十六大用空前的篇幅和前所未有的力度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意义,指出,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我们党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层面上重新审视教育.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党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任务要求,我们要善于运用理论思维来深刻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要做到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国之大者",就要明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民...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1周年,30余年的改革开放在中国的历史上谱写了浓墨重彩的华章。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改革开放30余年来的伟大成就和丰富经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要坚定不移、与时俱进地推进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以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17.
刍议教育梦     
从古至今,从个人到国家,都会有自己的梦想,中华民族一直是一个热衷梦想的民族.老子"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儒家的"大同社会"、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康有为的"大同梦"……那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梦又是什么呢?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那么,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一个"教育梦".  相似文献   

18.
<正>小时候,听长辈们讲长征的故事,通常会这样开始:"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我们这么伟大的长征……"那时觉得盘古开天、三皇五帝等神话传说,离我们很遥远很遥远,但有一种悲壮、辽阔、深邃的感觉深深地刻印在心底。后来知道,那是中华民族壮丽史诗的开篇,又不由地萌生出一种很崇高的感觉。  相似文献   

19.
"同学们、老师们,中华民族之所以为礼仪之邦,之所以为文明古国,今天又之所以能走向伟大复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学习、勤奋读书、善于思考的民族!"这是校长在创建书香校园启动仪式上热情洋溢的致辞.  相似文献   

20.
随着长江文化研究在国内国际范围的深层推展,关于"有巢氏"暨"古巢国"的探究,必将推置为21世纪的重点课题与争论焦点."有巢氏"是"圣人"而不是"神祗",他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的第一圣祖.今巢湖市域是古巢国的所在地,是有巢氏及其子孙的生息地,是中华民族的一尊摇篮,灿烂悠久的东方文明史从这里揭开了最为光彩的第一页.如果说几千年来的"黄河文化中心论"和"疑古思潮",给中华起源认识与研究造成了一种重大缺憾,那么却给从事"长江文化"研究的学者们提供了珍贵的研究课题和广阔的探索空间.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把"有巢氏"作为中华民族始祖来研究,让整个人类世界进一步领略与赞赏中华文化的深邃性、科学性与创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