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1885-1972)是西方现代文学的主要奠基者,著名诗人、批评家、翻译理论家、翻译家。他翻译并出版了许多中国古典诗歌,最大成就都收集在《神州集》中。通过翻译,他把中国古典文化带进西方现代文化之中的同时,还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现代诗歌的发展。本文以《神州集》为个案,试图探讨庞德在翻译中国古典诗歌时所采用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翻译研究以揭示译者的认知过程.在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分支——概念整合理论的基础上,基于对孙亚等人提出的四空间翻译模型和陈吉荣等人提出的七空间翻译模型的质疑,提出了概念整合的六空间翻译模型,并尝试验证此模型在《文心雕龙》的翻译过程中对译者认知的阐释力.结果显示:六空间翻译模型可以更加...  相似文献   

3.
中外翻译界一直视庞德为“叛逆者”,认为其译文存在太多误译或创造性翻译,违背了翻译的首要标准忠实。然细观庞德的诗歌翻译理论与实践,庞德有其忠实标准。在其诗歌翻译实践中,庞德努力寻求与原作诗人的心灵契合,强调诗歌语言的能量与细节来再现原作诗人的诗性体验与诗性情感。庞德的这一忠实标准与传统译论的忠实标准有所出入,属于另类忠实,却不失为对诗歌本质的追求,不乏真知灼见。在此意义上,庞德努力寻求诗歌精髓的忠实再现,堪称诗歌翻译的忠实实践者。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诗的意境影响深远,历代对意境的论述也为数不少,意境说还影响到了西方的诗歌,如美国意象派的创始人Ezra Pound,庞德本人也翻译过很多中国的古诗如李白的诗,也尝试过把中国古诗的意境美移植到西方的文化中,让更多的西方人了解到中国古诗的意境美,然而庞德的翻译毕竟不是扎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中,翻译中的缺陷也很明显,有学者认为庞德是借李白之诗,抒发庞德之意,而许渊冲先生在翻译中国古诗上要略胜一筹,尤其是在传递中国古诗的意境美上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5.
在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下,以意义的动态识解为视角,从语境化识解、主旨义、限定和识解四个方面探讨《葬花吟》中“花”意象英译。提出意象在翻译之前,译者需要进行一系列识解过程,动用认知能力来动态解析同类意象,做好翻译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6.
从模因论的视角来研究典籍英译至今还是一个崭新的话题.以《关雎》为例,选取的是理雅各、庞德和许渊冲的三个英译本进行比较和分析.这三个译本各具特色,由于所处的时代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三位译者的翻译风格和所选择的翻译策略也各不相同.基于此,结合模因论,分析翻译策略的选择对文化模因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美国小说《老人与海》,在中国有很多种译本,这些译本各有特点。现代翻译界在长期翻译实践过程中,提出了很多不同的翻译理论,关联理论就是其中一种。关联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基于语言符号下人们交际与认知之间的辩证关系。文章以关联理论为基础,就张爱玲和吴劳的英汉译本,对其翻译风格进行比较,从而找出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的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8.
李白的《长干行》是一首家喻户晓的乐府诗,有不少西方诗人将这首诗翻译成英文介绍给西方读者。庞德对之的翻译使之具有不拘泥于原诗的鲜明性的特点。但原诗与译诗在意义上存在差异,形式上存在差异,这既有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也有中西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在注意力视窗的视角下分析对比了《红楼梦》两个英译本对原著里位移事件的翻译,以探讨如何实现原文与译文最大程度的对等,诠释了注意力视窗视角对译者工作的重要引导作用。《红楼梦》作为中华文化典籍的代表,在翻译的过程中,若是处理好纷繁复杂的细节描写,在某种程度上定能实现一叶知秋。  相似文献   

10.
《布洛陀经诗》英译本问世标志着民族典籍翻译又跨上一个台阶。对其进行学术研究有助于探索和研究民族典籍英译规律和方法。本文以概念整合为理论基础,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在处理总体框架、"诗味"整合、语法句式和文化特色词等方面的认知运作过程。  相似文献   

11.
本雅明的翻译思想概括来讲就是"翻译超越论",其中的"纯语言"以及翻译的"森林喻""再生喻""切线喻"和"陶罐喻"对翻译诗歌有很大的启示;而庞德作为西方文艺学派的代表,他的"创译"让人耳目一新,与本雅明的翻译思想有很多契合之处.以庞德的汉诗英译为例,进一步阐释本雅明的"翻译超越论"具体的理论应用,以此为诗歌翻译研究提供新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隐喻不但是一种修辞手段,还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产物。作为一种思维和认知过程,隐喻的本质是概念的,其实质是一个概念域到另一个概念域的映射,其形成过程中受到不同民族认知体验及民族文化的影响。本文以《金瓶梅》的两个英语全译本为研究个案,集中审视了隐喻翻译过程中不同译者如何在目的语文本中具体建构隐喻意义、激活隐喻情感、保留隐喻文化寓意。研究发现,隐喻的理解和翻译强烈地依赖于其生成的社会文化环境。在隐喻的翻译过程中,由于源语和译语文化背景的差异,译者需要根据源域和目标域在源语和译语中的异同,运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尽可能选择合适的映射关系,才能最大程度地在保留原文特色的同时,传达原文语义和语言效果。  相似文献   

13.
艾兹拉.庞德鲜明的细节翻译理论引发了一系列争议,庞德翻译理论的核心是精确的表现细节,表现个别词语,表现单个,甚至是残缺的意象,把握文本最真实的原始意义,力图重现文章的原貌。他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改革当时欧美国家文坛的文风,为诗歌创新开道。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初,人们还远未认识到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时,庞德,一位美国现代主义诗人,已经意识到自然的生态危机时人类文明的危机,显示出他思想的前瞻性。本文从生态批评的全新视角来解读《诗章》,试图从中梳理出庞德在《诗章》中隐含的生态思想。这部史诗是对现在生态问题的警告也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隐喻的认知观与翻译的认知观基础上,从英汉相同、相似和空缺的概念隐喻三个方面探讨隐喻翻译的认知过程,最后得出结论:在隐喻翻译过程中,译者翻译的是隐喻表达,而不是概念隐喻,所有的隐喻的理解与表达都受到概念隐喻的制约。  相似文献   

16.
巴西食人主义翻译思想认为“翻译是一种输血”,[1]它强调译者从原文中汲取营养,并把这一营养输入到译入语文化当中.以食人主义理论为指导,探讨“食人”翻译理论及其文化内涵,分析庞德的翻译实际上是获取力量的行为,通过翻译吸取中国古诗中的精髓,从而为美国诗坛注入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17.
卡特福德作为英国翻译理论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在翻译转换类型中提出了"范畴转换",并进行了分类。借助认知语言学中范畴理论,以《中国百姓生活里的文化元素》一书为例,对卡氏范畴转换理论进行认知分析,并进一步分析其对卡氏理论的"抉择、补充、延伸"三个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散文《荷塘月色》朱纯深译本为例,在图形/背景理论的视角下,指出散文汉英翻译中构建英语从属结构的必要性和具体方式———选择空间域中图形或时间域中图形,构建多层次从属结构,并探讨了翻译中句式结构转换背后的深层认知原因。  相似文献   

19.
传统语义学,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语义学的翻译现在解释翻译现象时存在的不足之处启发我们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分析翻译过程.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指出:翻译具有体验性,多重互动性,创造性,语篇性,和谐性.在此基础上笔者运用翻译的客观世界和认知世界理论指导翻译实践,分析译本.  相似文献   

20.
吴芳 《保定学院学报》2009,22(2):112-114
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把认知应用于翻译研究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翻译是一个包含了拆解原文和整合得出译文的综合过程.该过程在四个空间组成的整合网络里进行.原文在输入空间1中,输入空间2包含了译者思维空间,译文即整合的结果--层创结构存在于交织空间中.认知翻译理论强调了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起到的能动作用,并能更好地解释归化和异化,直译和意译等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