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正2013年12月26日,黑龙江卫视在北京召开主题为"龙行天下笑傲江湖"的新闻发布会,宣布明年将推出十档原创喜剧节目,打造中国电视第一喜剧节目平台。2014年被业内专家称为中国电视的喜剧元年,十几家卫视将播出二十多档喜剧节目,卫视的喜剧节目之争,硝烟渐浓。这场快乐之战,一定会让每天守着电视机前的广大观众"笑口常开",也会涌现出一批高质量的喜剧节目,光耀中国喜剧文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媒介时代的情境喜剧。情境喜剧是以电视媒介为中心的后现代时期的特征性产品 ,是由影像、现实、意识形态三位一体构成的影像现实。本文将通过对情境喜剧类型特征 ,尤其是固定模式的分析 ,从喜剧性、间离效果、家庭的扩延性三个方面来考察情境喜剧作为类型的文化意义和认识价值。同时分析情境喜剧作为“外指性文本”即“整个文化的副文本”与当前中国文化现实的衍生关系 ,并由此透视情境喜剧与大众日常生活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在电视传媒发挥巨大作用的当今信息时代,各种艺术形式都使出浑身解数,希望在荧屏上占有一席之地,竞争的激烈程度前所未有。作为一种全新艺术样式的喜剧小品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走上荧屏并走向繁荣的。喜剧小品的兴起与繁荣,是中国电视文化的一大成果,也是喜剧艺术依靠电视得以发展的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成果。显然,它在荧屏上从灰姑娘变成俏公主肯定有其艺术奥秘。喜剧小品充分发挥自己喜剧性、精巧性、灵活性的特点,而且这艺术特点又无不显示出它孕育于电视文化的渊源,显示出它对电视艺术的高度适应性。一喜剧小品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喜剧…  相似文献   

4.
何丹 《记者摇篮》2012,(4):62-63
什么是喜剧,众所周知喜剧的理论属于欧洲传统的美学范畴,喜剧是戏剧的一种类型,一般以夸张的手法、巧妙的结构、诙谐的台词及对喜剧性格的刻画。而无声喜剧是用姿态、手势、面目表情、身体动作等沟通手段传递信息、传情达意的一种无声语言。很多时候,其表达效果甚至超过有声语言,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一、喜剧节目的表现形式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都是喜剧小品表演过程中传  相似文献   

5.
喜剧是戏剧的一种重要类型,它使人发笑,使人们认识丑陋和美好。当电视这一现代社会最普及的大众传媒独领风骚后,喜剧也在电视艺术中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除了电视剧中的喜剧外,以喜剧为看点的电视节目也应运而生。那么,这些电视节目为何让人们发笑,让人们喜欢呢?本文将谈谈戏剧节目中的"笑点"。  相似文献   

6.
作为历年央视春晚的重头戏,喜剧小品承载了包含娱乐﹑教育﹑情感凝聚等在内的多重功能,是中国独有的电视文化现象.2017年央视春晚的风格呈现出中规中矩的总体特征,而这种编排风格也直接影响到了喜剧小品的创作.2017年央视春晚的七个喜剧小品均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新时期,尤其是信息时代浪潮下,舞台艺术与通俗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并演进成一条央视春晚喜剧小品所独有的特色道路.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中国的影视娱乐界,以体现浓郁东北地域文化为特色的东北影视剧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其以喜剧小品和影视二人转的形式,在赵本山等东北明星的带领下冲出了黑土地,不再是东北农村热炕头上的专有产品。在其他地方戏曲样式日渐低靡的情境下,东北喜剧小品能持续走红,确是一个文化奇观。  相似文献   

8.
许昱颢  战迪 《传媒观察》2022,(12):91-96
本文基于历史的视角和媒介叙事类型体系分析,对当代中国电影中的英雄叙事(heroic narrative)以喜剧为表现形式的创作实践和文化意涵作出阐释性研究。研究发现,以电影为代表的当代英雄媒介叙事经历了从倡导新生活的浪漫主义到结构重构的批判性反思的转变,体现出形式多样与价值内核恒定相结合的特征。基于喜剧类型的英雄叙事的发展,体现出了与国家文化领导权适应时代演变的同构特征。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喜剧小品经历了20世纪60年的胚胎期、80年代的发展期、90年代的繁荣期,21世纪以后进入徘徊期.喜剧小品今天所面临的瓶颈与困境,与大众文化浪潮兴起后中国大众娱乐至上的“快餐式”文化相关;与演创人员远离生活,缺乏对生活独特的观察与深入体验有关;与演创队伍青黄不接、喜剧艺术后继乏人有关.喜剧小品要突出重围,谋求更大发展,应在选题立意上更加哲理化,在典型塑造上趋向多元化,在表现手法上追求多样化,在传播渠道上实现媒介融合立体化,在创作主体上步入市井化.只有牢牢把握时代之脉动,深深汲取生活之泉源,喜剧小品艺术之树才能常青.  相似文献   

10.
2009年夏天的《气喘吁吁》力图对中国商业戏剧电影进行大胆地突破与创新,其结果却是高调出场,低调收兵。中国商业喜剧电影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固有的套路与故事模式。中国商业喜剧电影是在本土化的基础上混以喜剧元素进入商业渠道以盈利为直接目的的,在故事结构、情节、语言等诸方面的建构只能是渐进式的,而绝不能跳跃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喜剧小品一直活跃在荧屏上。其中,电视喜剧小品(如天津电视台摄制的《哈哈集》中的许多作品)是用纯粹的电视手法拍摄的,可说是电视艺术的正宗产品。实际上,就是那些看起来保持了一种舞台演出环境的喜剧小品,无论从题材选择、结构方法、表演风格还是从传插方式上来看也同样是电视文化的产物。可以说,喜剧小品的生存绝对离不开电视,当然,它也以自己迷人的艺术风采为当今中国电视增添了几分魅力。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喜剧小品以逐渐成熟而又多样的艺术风格确立了自己的荧屏地位,赢得了观众的心。一和早就在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闻周刊》2005,(4):69-69
西班牙研究人员报告称,老鼠能利用人类语言的节奏区分荷兰语和日语。这是科学家第一次研究表明除人类和猴子外另一种动物也具有这项技能。  相似文献   

13.
喜剧小品语言的规范与创新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我们既要认识到它是不同于一般语言的具有新质要素的"规范",又不能过分强调其自身的特点,而抹煞语言规范对它的制约性.本文结合小品创作的实践,对如何看待和制定喜剧小品语言规范与创新的原则和标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结束的《欢乐喜剧人》第三季出现了明显的收视率与口碑等下跌,分析该问题发现不仅仅是喜剧综艺节目市场饱和与受众对节目丢失新鲜感等因素影响,而且严重同化的喜剧综艺节目趋向模式化,限制了喜剧综艺节目的发展与创新,喜剧综艺节目无法长期满足观众日益提高的审美意识与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娱乐节目的开发与创新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金重建 《视听纵横》2004,(6):98-100
语言是从劳动实践中,在人们之间认为有必要表达自我、互相交流的情况下诞生和发展起来的,从最初的结绳记事到如今的网络世界,沟通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的联系,一直是语言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源所在。中国的播音语言经历了有声无形到有形有声,张颂教授将它概括为有声语言和副语言。因为电视的出现,使人们把播音员、主持人的服饰、发  相似文献   

16.
中国喜剧电视综艺节目经过2014年昙花一现的"井喷式"爆发,至今已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数量与其他种类综艺节目基本持平,节目类型也以真人秀型为主。中国喜剧真人秀节目中是否也会出现"现象级"节目?成功与不足有哪些?本文以《欢乐喜剧人》、《笑傲江湖》为主要案例,对中国喜剧真人秀类电视节目的现状及发展路径进行了一定的思索。  相似文献   

17.
李国光 《青年记者》2017,(17):76-77
当下,以喜剧为题材连续播出的综艺节目层出不穷,如选秀竞技喜剧、即兴创作喜剧、跨界喜剧和情景喜剧等.喜剧综艺市场繁荣,收视率可观.最近,东方卫视的《笑傲江湖》第三季,北京卫视的《跨界喜剧王》第三季,中央电视台的《欢乐中国人》第二季,湖南卫视的《百变大咖秀》第六季,浙江卫视的《喜剧总动员》第二季,东方卫视的《欢乐喜剧人》第三季等,成为各大卫视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18.
刘立红  连水仙 《新闻世界》2008,(12):154-155
本文试图以好莱坞动画《功夫熊猫》为现实文本,以文化研究的视角分析其传播特色,本文以为,《功夫熊猫》作为跨丈化传播的现实文本,其传播特色可归纳为以下两点:一是大量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符号元素,暗合了中国广大受众的文化认同心理;二是秉承好莱坞一贯的喜剧风格,迎合了当下消费主义丈化心理。  相似文献   

19.
于宁 《视听》2016,(6):31-32
在综艺娱乐节目广泛流行的今天,《欢乐喜剧人》凭借其喜剧竞技真人秀的定位,在众多娱乐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其中,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节目中一个个高水准的小品表演,既让人发笑,又引人深思。小品艺术作为中国喜剧艺术特有的表现形式,从产生到发展都紧紧迎合了社会的发展潮流。本文以第二季《欢乐喜剧人》为例,从喜剧类真人秀节目出发来分析中国小品艺术的嬗变过程。  相似文献   

20.
武侠片是华莱坞电影独具文化个性的类型。香港武侠电影传播了中华文明的侠义、仁义、正义等优秀传统和特殊的精神价值,在世界电影市场上的成功传播为华莱坞电影的国际传播提供了借鉴。作为现代武侠电影的类型,喜剧武侠电影的出现是华莱坞电影人顺应媒介的时代变化做出的理性选择,消解了全球的文化同质化,也把传统的中国功夫和现代社会法制意识结合在一起,对传统文化做出了反思。香港武侠电影建构的中国文化的想象共同体构成了文化共处的一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