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科研管理》2012,33(4)
目前跨国公司的战略管理知识转移研究仍处于被忽视的状态,主要原因在于战略管理知识的概念界定不清,以及实际研究中操作难度高。本文以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为研究对象,对战略管理知识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提出知识质量这一新概念,并构建了战略管理知识的隐性和专有性特征对在华子公司战略目标实现的作用机制。对132家在华子公司进行实证研究,并结合中国独特的市场环境进行理论探讨与解释,研究结果表明:战略管理知识特征对在华子公司战略目标实现的直接影响由于知识质量与吸收能力中介作用的存在而减弱,在统计上不显著;隐性和专有性都对知识质量有显著正向影响,然而只有专有性对吸收能力存在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为研究对象,从母子公司之间的组织关系特征入手研究战略管理知识转移过程,提出了组织关系特征对子公司战略目标实现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对战略管理知识的概念重新进行了界定,引入知识质量这一概念作为中介变量,对211家在华子公司进行实证研究,证实了变量间不同影响的存在.对不同于以往知识转移研究的现象和结论,本文试图结合中国独特的市场环境进行探讨.本研究的相关结论对探讨战略管理知识转移的进一步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跨国公司战略管理知识转移机制的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玲  金占明 《科学学研究》2010,28(5):732-740
通过典型单案例研究对跨国公司战略管理知识转移的机制进行探讨和建构,选取A公司的北京分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深挖案例证据,通过深层分析和归纳得出最后研究结论。研究结果最终揭示:隐性、复杂性和专有性三个知识特征,以及信任、文化距离和子公司的战略地位三个组织关系特征是战略管理知识转移的重要前因变量,而知识质量和吸收能力是子公司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中间变量,需要引起跨国公司及其子公司的重视。本案例构建的研究模型需要多案例研究以及实证研究的进一步检验和论证。  相似文献   

4.
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战略地位、自主权及其绩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在华子公司在跨国公司全球网络中的战略地位日益重要,在华子公司之间的绩效差异逐渐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以子公司的自主权为切八点,研究子公司的战略地位、文化距离对自主权以及子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存在何种影响。通过对132家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进行实证研究,表明自主权在文化距离与子公司战略目标实现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在子公司战略地位与战略目标实现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子公司的战略地位对自主权以及战略目标的实现都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自主权与战略目标实现之间也存在显著正向关系;文化距离与自主权之间存在显著正向关系,文化距离与战略目标实现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运用关系嵌入和权力依附关系与吸收能力相一致的相关理论,试图解释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通过外部的商业关系获得商业知识(显性/隐性)的内涵、动机和能力的机理。通过对80个在华跨国公司子公司的调查发现,在营销知识自外部的商业伙伴向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传递中,权力依附关系和吸收能力是具有显著影响力的主要因素,关系嵌入仅仅具有有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知识特性与组织情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关涛 《科学学研究》2010,28(6):902-911
为了分析知识特性在不同组织情境下对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的影响,构建了以组织情境因素(动机、吸收能力、组织支持)为调节变量的知识特性(默会性、简单嵌入性、复杂嵌入性)作用模型。从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收集问卷后,通过多重回归验证了模型拟合情况。结果显示,默会性、简单嵌入、复杂嵌入、吸收能力和组织支持的作用显著,而考虑组织情境因素与知识特性的交互作用时,知识特性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尤其重要的是默会性与组织支持交互作用后,原先默会性的阻碍作用转化成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知识转移模式的选择是跨国公司全球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构建了跨国公司全球战略和东道国市场特征与市场知识转移模式关系的解释模型.基于131家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样本数据,运用多元logistic 回归分析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跨国公司采取的全球战略会显著影响知识转移模式的选择,东道国市场差异性和市场重要性与知识转移模式的选择也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8.
以跨国公司对华子公司转移知识的不同属性之间的关系及其对转移结果的影响为研究选题,构建了知识转移属性与结果模型,其中,知识嵌入性为自变量,知识隐性为中介变量,转移结果为因变量.通过问卷调研和数据分析,发现人员、惯例嵌入特性会推动知识转移,隐性属性会阻碍知识转移;人员、工具、协作关系嵌入会通过改变知识的隐性程度对知识转移结果施加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9.
刘伟  邸支艳 《科学学研究》2016,34(12):1865-1874
IT外包是一个知识密集的过程,知识转移是影响外包绩效的关键。本文基于IT外包接包方视角,构建了以关系质量中的三个维度:信任、满意和承诺以及知识缄默性为影响因素,以接包方的知识接受意愿和吸收能力为中介变量的概念模型,研究这些因素对IT外包知识转移的交互影响。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对收集来自规模较大的IT外包公司的217份有效调查问卷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关系质量对IT外包知识转移的作用过程中,接包方的知识接受意愿和吸收能力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信任、满意和承诺对接包方的知识接受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信任和满意对接包方的知识吸收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缄默性对IT外包知识转移具有负向影响,关系质量中的信任和满意维度对知识缄默性与知识转移之间的路径关系具有显著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选取组织成员关系为研究视角,将成员关系划分为工具性关系、义务性关系和情感性关系3个维度,并以知识吸收能力为中介变量,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3种成员关系对知识整合的影响机制。实证研究发现,工具性关系对知识吸收能力和知识整合均没有显著正向影响;义务性关系对知识吸收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吸收能力在义务性关系与知识整合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情感性关系对知识吸收能力和知识整合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吸收能力在情感性关系与知识整合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知识管理视野下的隐性知识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本文对知识管理的研究和实践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发现知识管理研究和实践中明显存在着重显性知识轻隐性知识的倾向。这与隐性知识在知识管理中所起的作用极不相称。本研究通过对知识的分类和对现有隐性知识概念的梳理,对隐性知识有了一个较全面的界定,并认为隐性知识管理的内容和任务主要包括隐性知识的识别、隐性知识的开发利用以及隐性知识的保有和创新这三个大的方面。  相似文献   

12.
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战略演变的七个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国军 《软科学》2005,19(6):60-64
对改革开放以来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的趋势进行了研究,发现存在以下若干特征:20世纪80年代之后,跨国公司呈现大规模、全方位、系统性进入中国市场,以迅速完成对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独资化现象逐渐增多;一些跨国公司加速建立在华研发中心、全球采购中心或地区总部,在华子公司也正由生产基地型向市场开拓型或研发型转变。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知识嵌入特性对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结果的影响及其对知识转移活动的选择适应性,所构建的知识转移管理路径模型包含了知识嵌入性、转移活动和转移结果。使用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样本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假设验证。实证研究显示,知识的人员、惯例嵌入特性和初级、高级知识转移活动可显著推动知识跨国转移;高级转移活动是人员、惯例和复合嵌入类知识转移的有效中介,而初级转移活动只对人员嵌入有中介作用。同时发现初级转移活动适应人员嵌入而排斥惯例嵌入知识,高级转移活动对人员、惯例与复合嵌入知识都表现出了良好的选择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在科技、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技术转移已成为推动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以珠三角地区102家高科技企业作为实证对象,探讨吸收能力、知识整合对组织知识与转移绩效的影响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吸收能力对知识整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吸收能力对组织知识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知识整合对组织知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4)吸收能力对技术转移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5)知识整合对技术转移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6)组织知识对技术转移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最后,探讨了本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并提出在管理实践上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校科研团队内部隐性知识共享绩效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高校科研团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高校科研团部内部隐性知识共享绩效的影响因素模型,对江苏省8所高校243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数据进行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通过因子分析将隐性知识共享动机分为生活动机和社会动机,然后分析团队成员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对隐性知识共享相关指标的差异性,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高校科研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绩效影响因素进行路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团队成员人格对成员隐性知识共享动机有显著正向影响;隐性知识特性对高校科研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绩效存在显著负向影响;成员隐性知识共享能力、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环境和团队成员间信息对称性对隐性知识共享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6.
陈晓静 《科学学研究》2009,27(2):262-268
 组织学习和知识创新可谓当前的一大研究热点,但是国内外学者尚未真正展开对组织学习方式与隐性知识创新相关关系的研究。基于此,本文以上海、浙江、北京、江西等地几百家公司高层管理人士为调查对象,从实证角度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干中学学习对隐性知识创新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2)从经验中学习对隐性知识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3)反思学习对隐性知识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4)忘却学习对隐性知识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5)学中干学习对隐性知识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6)知识冲突学习对隐性知识创新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7)交互式学习对隐性知识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8)试错学习对隐性知识创新有一定程度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跨国公司知识管理成功影响因素的研究偏重于流程性、管理性、文化性与结构性因素的探讨,轻视知识管理与战略结合的重要性研究。这使得跨国公司无从了解知识管理与战略实现的密切联系,以及如何从战略层面上推动跨国公司知识管理以更好发挥其最大价值。研究了战略性因素对跨国公司知识管理成功的影响。结果表明,知识管理所关注的核心知识与战略类型要求相匹配的程度有助于跨国公司知识管理成功;知识管理的个人化/编码化战略及内向型/外向型战略与知识资源的契合度有助于跨国公司知识管理成功;总部高层领导战略性支持可促进知识管理过程中的部门协同、知识整合和资源保证,从而确保跨国公司知识管理成功。  相似文献   

18.
周键  王庆金  周雪 《科研管理》2021,42(5):70-78
创业战略多样性实现过程中,创业认知和知识基础是关键性前因变量,现有研究尚未对此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本文从社会认知和知识基础理论出发,探讨创业认知对新创企业战略多样性的影响,构建创业认知通过知识多样性影响战略多样性的研究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吸收能力对知识多样性与战略多样性关系的调节效应。通过188份创业者问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创业配置认知、意愿认知和能力认知能够显著提升战略多样性水平,知识多样性在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吸收能力正向调节了知识多样性与战略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引入知识属性的三个维度,知识宽度、知识深度与知识相似性,研究其对吸收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吸收能力在知识属性三个维度与企业绩效间关系的中介作用。通过调查问卷设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验证。研究发现,知识宽度、知识相似性对吸收能力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吸收能力对企业绩效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吸收能力在知识相似性与企业绩效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但并未发现知识属性对企业绩效的直接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大量调查问卷基础上,以江苏制造业企业为样本,从微观行为模式层面考察了影响我国企业跨国并购隐性知识转移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吸收能力、组织支持、接收动机、初级转移、高级转移、非正式群体与沟通和成功知识等相关因素后,知识模糊性和显性转移模式与隐性知识转移的效果之间呈现较显著的正向关系,而且这种正向关系还会因为知识嵌入性和隐转移模式解释变量的舍去而得到不同程度的加强。与一般认识不同的是,我们还发现,知识势差、物理距离和组织距离等与跨国并购过程隐性知识转移效果之间并不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也不存在所谓的"门槛效应",它们之间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过程中隐性知识转移的关键影响因素,从转移过程、融合过程、协调过程和反馈过程四种情景验证了企业隐性知识转移过程的特征差异以及它们对跨国并购隐性知识转移过程的内在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