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统计是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数学体系,旨在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习了较多的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统计表,经历了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个复式统计表的过程。因此本节课要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统计图的联系与区别,进而认识统计图和统计量,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目标 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学习是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习了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并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进行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相似文献   

3.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我们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统计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它的教学目标包括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读懂和分析图中所表达的内容;能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以及会根据收集的数据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  相似文献   

4.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我们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统计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它的教学目标包括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读懂和分析图中所表达的内容;能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以及会根据收集的数据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  相似文献   

5.
背景说明《折线统计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单式和复式)和条形统计图(单式和复式)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学习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  相似文献   

6.
本节内容是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六单元"统计"的第一课时,教材99页的例1,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本节课例1的教学是通过给定的某地区城乡人口的复式统计表,分别完成该地区城镇和乡村人口的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发现与感想:一、精彩展现(一)采用目标教学法,开门见山板书课题,从课题入手,  相似文献   

7.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学生在学习了统计表(单式和复式)、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学会了简单的制图方法和整理数据信息。所以,我把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在两大方面:其一,在综  相似文献   

8.
"折线统计图"是小学数学统计图表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统计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单式和复式)和条形统计图(单式和复式)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折线统计图是对已有统计分析方法的一种延伸与拓展,它与已有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教学中采用怎样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对折线统计图进行研究?教学目标是什么?教材的挖掘到什么程度才是学生需要并能理解的?带着这样的问题,开始了我的磨课之旅.  相似文献   

9.
背景说明 "折线统计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4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单式和复式)和条形统计图(单式和复式)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学习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  相似文献   

10.
我觉得在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时不能单单解决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的比较,同时还要体现与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比较,让学生对学习这个知识的必要性有一个全面、深  相似文献   

11.
我觉得在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时不能单单解决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的比较,同时还要体现与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比较.让学生对学习这个知识的必要性有一个全面、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我觉得在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时不能单单解决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的比较,同时还要体现与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比较,让学生对学习这个知识的必要性有一个全面、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目标 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与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但形式不同,数据特点也有所不同:当数据的种类不多、数据比较大时,用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表示更方便。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合理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是重点,根据数据大小及类型合理选用复式条形统计图是难点,体验统计在生活的作用是关键。  相似文献   

14.
使用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的同学们,已经学习了复式条形统计图及单式折线统计图,这学期在此基础上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  相似文献   

15.
沈珠振 《江苏教育》2012,(Z3):63-66
【设计理念】《折线统计图》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部分的学习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且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的基础上,又一次认识新的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除了可以表示一个数量的多少之外,最主要的作用是表示一个数量的增  相似文献   

16.
<正>近期,区内就"复式条形统计图"一课展开了同课异构的教学活动。复式统计表是描述数据的重要方法之一,它的结构、数据的填写和分析都要比单式统计表复杂。教材让学生借助单式统计表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掌握填表和分析的方法,有助于学生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体会用复式统计表描述数据也是解决问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去年,我听了几节关于“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课后,一直在想:我们为什么要教学这个内容?因为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基础很容易想到:为什么不用复式条形统计图呢?甚至会有学生提出:既然折线统计图画起来简单,为什么还要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呢?如果没有解决好这些问题.可能有很多学生在学这节课时甚至课后都会存在一个很大的“疙瘩”,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  相似文献   

18.
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一、双基训练提要掌握统计的一些初步知识,初步学会进行数据整理。能够绘制简单的单式、复式统计表和条形、折线、统计图。二、训练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学习搜集数据与整理数据的方法,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难点:1.统计表中各个项目的分类与表头的...  相似文献   

19.
站在讲台上16年,手拿教材16年,有着"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感觉。梳理下来,若把如何用教材的经历分为三个阶段的话,大致是:仰望教材,教教材;审视教材,改教材;研究教材,用教材。很明显,第三个阶段更为科学、合理,有研究的味道。适合即好"复式条形统计图"一课,教材设计了如下学习路径:按给出的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表制出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然后按问题指示把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成一幅图,进而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  相似文献   

20.
在设计"复式折线统计图"一课时,我们突出了以下三点的思考:①如何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②如何通过统计图的解读,能更好地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预测数量的发展?③对于复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