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们发现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 ,一个新颖而有创意的解题思路或解题方法 ,常常来自对问题中所涉不同知识背景之间的联想 .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地去联想 ,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  相似文献   

2.
联想是由此及彼的思考方法,对某些数学问题,联想一些形式相同的,思考方法、结构特征类似的熟悉问题或常规问题,通过迁移从而顿悟出解决问题的一种思路过程.而观察是联想的基础,在观察中认识数学题目的形式、结构、特征.每个数学题,无疑都要涉及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而要知道应当联系哪些知识来解题,则需要依据于题目的具体特征.数学解题经历着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只有通过对题的数、式、形作全面、深入、正确的观察,透过现象认识各种本质特征,才能联想有关知识,制定解题策略.所以,解题应从观察入手.  相似文献   

3.
解题过程包括审题、重现有关知识和课题类化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其中,有关知识的重现是在审题基础上通过联想实现的,联想越丰富,思路就越宽广,解题也就越灵活。在平面几何解题中,经常通过添加辅助线,将复杂问题转化为较熟悉的或已掌握的问题,以达到简便解题的目的。本文就如何恰当地添加辅助线,培养学生从多方面展开联想,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高中数学知识内容比较多,知识之间有着相应的联系.在高中数学某个问题中,可能会涉及多个知识点,对学生数学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学生不仅需要夯实数学基础,而且要能够将各个知识点联系在一起,灵活利用知识解题.联想法是一种有效的解题方法,将问题和所学知识联系起来,通过联想等方式,明确解题思路,提高学生解题效率.本文分析联想法在高中数学解题训练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5.
类比是一种逻辑推理的方法 ,它是以两个对象有某些相同或类似属性为前提 ,推出这两个对象另有某一相同或类似属性 .类比也是一种联想 ,要学好数学 ,要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就要敢于联想 ,善于联想 ,联想利于找到解题目标 ,联想容易获得解题方法 ,联想可以开阔解题思路 .联想实际上是探究问题的一种方法 ,在解决一个问题之后 ,进行多方向的联想 ,可以加深对原来问题的理解 ,可以得到更为深入普遍的结果 ,这就是对问题的研究和探索 .图 1下面我们以一个几何命题为起点进行联想 ,以窥视类比联想在探索问题中的作用 .问题 正三角形一边上任…  相似文献   

6.
学生面对新题时,因为陌生,往往不知如何入手,平时所学知识、思想、方法无法使用,所以就认为题目“难”,无法解答.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不会分析问题,也就是不能正确选择解题方法.下面以2013年安徽省高考数学题为例,介绍分析问题的三种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联想法有的题目表面上是以一块知识呈现,但要解决问题则需要另一块知识,能否将知识顺利切换是关键.联想法解题策略就  相似文献   

7.
"联想"是指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或者说由于某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的概念,而数学联想法在解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学解题的定向取决于观察问题的特征所作出的相应的联想,即从问题的条件和结论出发,联想有关知识,由此及彼地寻找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8.
联想是数学解题的钥匙,它沟通了数学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联想是数学思维的火花,它是接通不同解题思路之间的桥梁.联想出智慧,新奇的联想,可以使解题别开生面,妙趣横生,给人以美的熏陶.面对一个数学问题,我们要仔细观察题目的条件和结论,抓住关键的结构特征,挖掘其中蕴涵的特殊规律和内在联系,并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解题模式相类比,提取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与之相匹配的模式,联想与它们相关的知识信息,通过分析探求出正确简捷的解题途径.  相似文献   

9.
<正>联想,是从一个问题到另一个问题的心理活动,是由此及彼的思维方法,是接通解题思维的桥梁.在数学解题中往往可以通过联想,找出相关的原理、方法、结论或命题,再灵活使用这些知识,则能达到准确简捷的解题目的.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0.
联想是由当前感知的事物特征回忆起有关另一事物相似、相近或相同特征的心理现象.联想可以沟通数学对象中未知与已知、新与旧知识间的联系.它不仅对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有积极意义,而且有利于提高解题速度,提高解题能力.常见的联想方法有类比联想法、接近联想法、关系联想法、逆向联想法和横向联想法等.一、类比联想法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关系,它们之间的条件、结论或形态性质,都有很多共同点.解题时联想与原形态相似的定义、定理、公式和法则,联想已经解决的类似解题思想方法和技巧.联想到类似平面图形的问题等.由特殊到特…  相似文献   

11.
物理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解题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其实,高中物理各类型题目的解答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就很容易获得正确答案.本文试图对高中物理解题思路进行了一些探索,以备一线教育工作者交流分享之用.  相似文献   

12.
物理教学要达到熟练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必须深刻理解物理基本知识,熟练掌握解题方法仔细审题,弄清题意,找准物理规律;通过联想,建立物理模型;借助数学工具,根据物理规律列出方程;统一单位,正确计算;综合分析,验证答案.正确的解题方法来自于对知识的透彻理解和灵活的思维,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升华,以提高物理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3.
数学解题中运用数学猜想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猜想是用所研究的问题进行观察、实验、分析、比较、类比、联想、归纳等,依据已有的材料和知识作出符合一定的经验与事实的推测性想象的思维方法. 数学解题中进行的探索,是关于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以及答案的形式、范围、数值的猜想,这不仅包括对问题结论的猜想,也包括对某一局部情形或环节的猜想.数学猜想大致采取以下一些基本形式. ■归纳性猜想是指运用不  相似文献   

14.
薛忠锐 《考试周刊》2014,(82):55-56
所谓解题直觉思维,就是在接触到一个问题时,头脑对其进行快速认识及反映,并在第一时间得出大概的解题思路.在高中数学解题过程中,如果拥有直觉思维能力,那么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答题效率.针对高中数学解题直觉思维培养的方法问题,本文从积累知识、大胆猜想、善于联想、发散思维等四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而且要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解题思路与方法.从形式上来说,正确的解题思路与方法通常是检验学生学习与掌握高中数学知识的程度的最直接体现.因此,在学生解题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参照例题,明确解题思路;正确审题,把握题目要素;总结相应的解题规律与经验等,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所谓探索性命题,就是从问题给定的题设中探究其相应的结论,加以证明,或从给定的题断要求中探究其相应的必须具备的条件.此类问题的知识覆盖面较大,综合性较强,灵活选择方法的要求较高,因此,有利于培养和考查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探索性能力.对于如何解题,G·波利亚曾这样透辟地说过:“解题的成功要靠正确思路的选择”,探索性命题的解题也不例外,也必须靠正确思维引导,除了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思维敏锐、推理严密、联想丰富等诸多因素外,还应熟练掌握分析判断、演绎推理、联想类比、合理转化、尝试探索、猜想论证等各种…  相似文献   

17.
联想方法,是人们知识拓展的重要手段和桥梁,是开阔人们思路、爆发灵感的触发剂,具有重要的创造功能.下面举例说明解题后的部分联想方法. 一、组合联想——将题中各个分离的信息进行组合,获得新结论  相似文献   

18.
应用对比、联想和转化的方法解题,能巩固强化双基知识,探求知识发展的过程,提高学生运用正确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比可以从形式到内容的类似来寻找它们的本质联系,从而发现解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联想是将研究对象的特点与个体自身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进行想象的思维形式,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想象.联想的方式有接近性联想、因果性联想、相似性联想和对比性联想.对某些数学问题,若能联想一些形式相同的、思考方法相似的、结构特征类似的熟悉问题或常规问题,通过迁移将会顿悟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联想是产生直觉的先导”,因此,解题时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对所面临的问题进行联想.  相似文献   

20.
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常常会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使解题不能顺利地进行,其实质是思维过程受阻.常见故障主要有;一是缺乏性故障.由于某些局部知识的遗忘,或不能联想一些相关的知识(方法),造成思维中断.二是偏离联想性故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