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学生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意义。从人性的角度讲 ,人是主体性与客体性、能动性与受动性、独立性与依赖性的双重统一体。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与依赖性上 ,从而导致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消逝。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被动性的学习状态 ,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讲 ,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 ,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 ,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  相似文献   

2.
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的一大障碍。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就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客体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建立以弘扬人的主体行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有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多层次的开放系统的现代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4.
崔生双  石扬 《宁夏教育》2003,(10):12-13
从人性的角度说,人既是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又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也是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统一,而“独自”式学习是一种被动学习,被动学习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  相似文献   

5.
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转变学习方式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生成、弘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这是学习观的根本变革,学习是一种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从本质上讲,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  相似文献   

6.
一、引领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 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动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如上所述,初中与高中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有很大的差异,从教学内容看,初中以道德规范、法律常识为主要内容,注重的是学生社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养成,  相似文献   

7.
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层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上,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究,致使学生的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从而导致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强调音乐学习方式的转变,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那种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学习,改变音乐学习的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音乐学习变成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体验性和问题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  相似文献   

10.
初中英语传统教学方法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因此,实施素质教育,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与质量,必须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初中英语教育的效率。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谈我对初中英语教学方法改进的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11.
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发展的受阻。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这是学习观的根本变革。学习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而合作交流的前提是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学习。因此,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牛进涛 《现代语文》2006,(10):17-18
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传统的学习方式是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层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变革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这是学习观的根本改革,学习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解放运动。变革学习方式实质上就是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培养模式的转变。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叶澜曾说:“今日教育改革所要改变的不止是传统的教学理论,还要改变千百万教…  相似文献   

13.
张文铸 《文教资料》2006,(11):75-76
传统学习方式把地理学习建立在学生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学生整天处于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之中,从而导致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根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低。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就是通过课程的变革来实现学习的变革,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将会牵引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转变,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将因此得到真正的弘扬和提升。学生不仅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而且成为生活的主人,成为独立…  相似文献   

14.
冯姝 《新疆教育》2013,(11):9-9
初中英语传统教学方法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主要表现在:重教师的知识传授,轻学生的全面培养;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轻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苦学苦练,轻课堂教学的不断提高。因此,实施素质教育,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与质量,必须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初中英语教育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何玲霞 《考试周刊》2011,(14):144-145
初中英语传统教学方法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主要表现在:重教师的知识传授,轻学生的全面培养;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轻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苦学苦练,轻课堂教学的不断提高。因此,实施素质教育,要转变学生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其主体性、  相似文献   

16.
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遭到不断销蚀。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现代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很快,需要学习的新知识和了解的新信息实在太多,这要求我们每个人必须活到老,学到老。作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教育工作者,让学生多学一点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 传统学习方式的弊病 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之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  相似文献   

18.
袁文山 《考试周刊》2012,(17):134-135
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之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本文对思品课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9.
侯彩霞 《考试周刊》2010,(2):125-125
传统教学方法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主要表现在:重教师的知识传授,轻学生的全面培养;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轻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苦学苦练,轻课堂教学的不断提高。因此,实施素质教育,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20.
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观性、受 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