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洁 《继续教育》2013,(6):9-11
构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是国家新时期提出的战略任务。从职业教育的角度,首先系统分析了搭建职业教育"立交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梳理总结了国外终身学习"立交桥"相关研究与实践,最后提出了以国家开放大学为试点,搭建职业教育"立交桥"建设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终身教育作为一种最新的具有国际性的教育思潮,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已成为各个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政策依据。为了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满足广大社会成员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构建成人教育"立交桥"能实现各级各类成人教育相互衔接、相互沟通,从而促进人才培养和成人教育的发展,进而达到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迫切要求。构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不仅是完善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内在要求,而且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内容。通过借鉴国外构建教育"立交桥"的主要做法,并结合我国的探索、实践,笔者就如何构建我国终身学习"立交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及学习型社会是当今世界重要的教育思潮,在此思潮影响下,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开展,我国也于2005-2016年连续12年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本文从我国"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举办时间、开幕式地点、活动主题及效果等分析其发展的基本方向与突出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如何进一步推动我国"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有效开展,从而对未来"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5.
终身学习——改革开放30年的学习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应是个人一生中连续不断地学习的过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会生存》的著名报告,明确指出未来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终身学习"的"学习化的社会"。从此形成一种国际教育思潮。这种思潮兴起的背景,是当代科技飞速进步致使经济产业结构和劳动性质的变化及社会职业的流动性加快。这就引出了学校教育要使传授知识与使学生学会求知并重,以及各个阶段的成人教育事业的兴起。有人还形象地称之为大教育观或大学习观。  相似文献   

6.
"问题牵引"是"构建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活动的一种初中化学课堂模式,其核心思想是变教为学,让教师从研究"如何教"和"教什么"变成去研究"怎么指导学生学";学习型课堂是指教师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目标,以课程标准和教材等教学内容为载体创设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成人高等教育经过一段长时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普通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补充。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清楚地认识到知识能带来的显著的经济效益,只有掌握了大量的知识,才能成为技术的主人。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得到迅猛发展。终身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潮,涵括了"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及"终身学习"三个基础性概念及与其对应的理念与实践。随着这种终身教育思潮的流行,不可避免的对成人高等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终身学习"立交桥"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其适用范围是继续教育,最终目标在于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纵向衔接和横向沟通。借鉴国际上关于学习成果认证等方面的实践探索,我国当前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应重点解决好学分、学习成果认证与学分转换、学分转换与积累的标准与框架、质量保证四个关键问题,其中学分研究是基础,学习成果认证与学分转换、积累及兑换是核心和难点。学分虽然有工作量和学习成果两种计量方式,但以学习成果进行学分计量,更有利于学分的互认与转换。事实上学分主要用于学习成果的量化、记录和积累,而学习成果才真正在学分体系中起互认和转换的作用。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旨在认定学分,正式学习成果重在学分转换,两者面临的共同问题是质量保证。非正式学习成果的真伪鉴别和正式学习成果的透明度与学分价值对等是质量保证的难点。两者的共同基础或可行途径是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基于标准课程体系或资格框架的课程认证。课程认证应作为终身学习"立交桥"搭建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9.
当前,终身学习已经由一种"理念"向"行动"转变,因此,"成人如何学习"成为许多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在强调成人学习行为的同时,许多学者认为,管理机制在成人学习中扮演重要角色,并呼吁从国家、组织和个体层面构建学习管理机制。作为英国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学位延伸组织在成人学习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较强的参与与转化功能,并为成人学习管理机制构建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0.
邵银芳 《成才之路》2011,(28):81-81
"绿色教学"是指以学生为本,教学上要树立为社会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观念,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潜能的开发、健康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批判思维、历史哲学、发现学习、终身学习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学历史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重要特征,使我们在更多元、开阔的知识背景中认识和建构该课程的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提出新课程培养目标时,把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列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 众所周知,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而新的培养目标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用“适应终身学习的”定语加以限定。也正是这一限定,使这一项培养目标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体现了教育现代化的精神实质。什么是“终身学习”,怎样认识“终身学习”,便成为正确认识和实施这一重要的新课程培养目标的前提。 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教育思潮,终身学习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终身学习思潮是在终身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正是在终身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过程中,终身学习沿着学习化社会的思路才生成和逐步发展起来,并形成一种思潮。在终身学习的发展过程中,理论代表人  相似文献   

13.
终身学习思潮浅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终身学习思潮是当今世界一股十分强劲的教育思潮,它是终身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在不断深入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学习化社会理论而形成的。它始因于终身教育思潮,但是又突破了其理论局限,对当今世界的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本就终身学习的含义、终身学习思潮的特征和终身学习思潮对教育产生的影响等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周胜 《教师》2011,(4):35-37
一、目标与内容本课题研究的目标:通过"大班额小学语文变革学习方式的探索"课题研究,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促使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和  相似文献   

15.
杨毅  秦旭芳 《早期教育》2012,(11):29-33
"自主研修式"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借鉴行动学习法的思想,是一种以主体发展、终身学习为理念,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以自主研究和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运作管理模式,由"实践-反思-学习-研讨-实践"五个相互联系的环节构成。它不仅把幼儿教师的研究与进修活动交融在一起,还着眼于真实的教育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16.
十几年来,在广大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终身学习研究领域取得了积极的成果,郝克明终身学习思想研究成果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她历经几十年开创我国教育发展宏观战略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读她的《跨进学习型社会——关于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研究》并重温她的相关讲话和论文,笔者对此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的终身学习思潮,伴随着知识经济从初露端倪到大步走来而不断  相似文献   

17.
高职教育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终身体育"的关键时期。高职院校应采取有效的教育手段,提高学生对"终身体育"重要性的认识,掌握身体锻炼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开设选项课是培养"终身体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当代终身教育和学习思潮与新教育理念的确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当代终身教育与学习思潮,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教育具有全新的认识和全新的理解,在全球影响广泛、足以掀起世界范围内波澜壮阔的教育改革的一种浪潮,被誉为当代教育发展中的“哥白尼革命”。 为了符合逻辑和叙述的方便,本文把终身教育思潮和终身学习思潮结合起来,概之以“终身教育与学习思潮”。这是因为终身学习思潮与终身教育思潮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和同构性:终身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基础,为终身学习提供支持系统;终身学习又是终身教育的延续,它维持终身教育体系的运作。通俗地讲二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20世纪60年代后…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是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学习型馆员"有着较高的人文素养。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他们有着不同于传统馆员的时代性特征。"学习型馆员"较之"传统图书馆员"最大的特点是重视阅读,须得抱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理念。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如何利用移动通信设备支持学习。"微课"作为短小精干的教学形式,近年来日益被大众所关注。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开放资源的日益盛行和终身学习的大背景下,"微课"成为新时期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不二选择。它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发现、自我探究的能力。同时,通过网络的交流与互动,也有助于教师自我专业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