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功能对等理论由美国翻译学家尤金·奈达提出。功能对等理论注重原诗内容和形式的翻译以及译文读者的反应。《诗经》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记录我国古代人民生活百态与自然事物的百科全书。《诗经》中的意象丰富,寄托了作者表达的各类情感。《诗经》翻译中,意象的翻译是译者面临的巨大难题。基于功能对等理论,以施图金俄译版《诗经》为文本,对其树木意象的翻译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文学作品中的诗歌翻译能否再现原诗的形式和含义,直接影响着译本的质量和读者接受程度。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老残游记》中诗歌部分非常精彩,具有文学性和时代性,其翻译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研究采用案例分析法,将目的论的主要原则运用到诗歌翻译的研究中,分析《老残游记》中杨宪益和戴乃迭的诗歌翻译策略,得出译文与目的论的三原则契合,从内容和形式上再现了原诗的风采。  相似文献   

3.
人们通常认为庞德在不懂汉语时翻译的中国古典诗歌要比他懂汉语时所翻译的诗歌好,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学者们青睐《华夏集》而冷落他翻译的《诗经》。本文从读者阅读的审美活动角度分析庞译《诗经》对明喻的处理,认为庞译《诗经》中明喻的本、喻体虽然在语义层次上忠实于原诗,但译诗读者在原诗的预设文本结构之外。其阅读活动虽然有别于原诗的阅读活动,但又源于原诗语言之中。就明喻的处理而言,庞译《诗经》是较成功的译作。  相似文献   

4.
功能语法已被广泛地运用到诗歌翻译中,对于探寻诗歌翻译的功能对等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诗歌翻译中必须再现原诗的音韵美、形式美和意境美,然而功能语法主要关注的是意义对等,所以还需运用诗学知识对诗歌进行探讨,只有这样分析才较全面。本文首先利用功能语法分析李白的《越中览古》及其译本,其次从音、形对该诗进行分析,只有在意、音、形三方面偏离最少的译文,才最能够传达原诗的韵味,才是最优秀的译文。  相似文献   

5.
李凯  付瑞阳 《考试周刊》2009,(37):30-31
诗歌翻译不是纯语言转换和内容传递,还应将原诗中所包含的审美艺术与价值也传递出来,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近似相同的审美感受,本文从分析翻译与美学的关系出发.探讨在诗歌翻译中,译音应发挥主观能动性,挖掘原诗中的美学艺术与审美价值,并在译诗中成功转换。  相似文献   

6.
以《关雎》的两个英译本,即詹姆斯·理雅各(1871)的译本和许渊冲(1994)的译本为探讨基础,从诗歌的形式和诗歌的内容两个方面对译文进行比较分析,指出在诗歌翻译中,由于译者翻译目的不同,译本也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7.
译诗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作。诗歌是文学作品中最纯粹的艺术,是通过韵律的语言来表达思想内容的,诗人精心地把思想内容和具有音韵之美的语言结合在一起。翻译时,除了要做到“信、达、雅”之外,译者还要具备一些内在条件,这样才能译出原诗的思想内容又可保持音韵之美的译文。本文拟就诗歌的可译性问题及译者所要具备的内在条件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关雎》是《诗经》开篇第一首诗,其丰富的文化底蕴、语言特色一直受到学者们的高度关注。该文从互文性角度,对《关雎》三个译本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互文性理论在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艺术史上的奇葩,李白是唐代诗人中的集大成者。作者选取了许渊冲、Witter Bynner及Herbert A.Glies等译家对李白《静夜思》诗歌的译文,从诗歌意象、选词和格律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赏析。翻译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要看译文能否传达出原诗的韵味,保持原诗的风格。  相似文献   

10.
《诗经》中的名物具有博大精深的内容及意义,但是在《诗经》的研究中,名物的内容尚且存在许多未解之处,在《诗经》的翻译研究中,名物的翻译也有不少的困难和疑惑。本文将根据认知范畴的概念,以诗经中的植物词汇的翻译为例,从名物在诗歌中体现的属性和具体性质出发,判断如何在翻译中通过确定词汇的范畴层次,而尽量达到提高翻译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功能语言学者认为形式是意义的体现,翻译学者认为改变形式也就改变了意义,二者的观点如出一辙,都指出了形式在体现意义方面的重要性。本文以"形式对等"为出发点,比较分析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的两个译本,从译文能否传递原诗意境、保持原诗音韵及再现原诗辞格等方面对两种英译本做了试探性分析。分析表明,译者在翻译诗歌时应特别讲求译文和原文的形式对等。  相似文献   

12.
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对意象的解读是诗歌审美的关键,也是诗歌翻译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诗歌翻译关键在于原诗中的意象能否在译文中再现。意象是物我双向交流的产物,而原作者之意是意象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论述诗歌的可译行性着手,把诗歌的翻译过程比作是"移植种子"的过程。要求译者译诗,要兼具读者与诗人的双重身份。并且进一步论述了诗歌翻译中应处理好的关系及策略问题,以及如何"移植"诗歌。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能把自己从原文中解放出来,在译文中赋予其积极的意象。最后得出结论,译诗不是复制原文,而是创作相似的文本,要与原诗作者达到"神合",通过"移植种子",超越文化和语言的界线障碍,才能译出原诗的"神"之美。  相似文献   

14.
在互丈性理论视阙下,先分析了《锦瑟》中丰富的互文性现象,继而对刘若愚和许渊冲两名译家对(《锦瑟》的翻译进行互文分析。翻译本身就是一种互文活动,诗歌翻译中,译者不仅要充分识别原诗中的互文指涉符号,理解其互文隐喻的复杂性,同时还要把这种互文指涉符号输入译入语文化,为译文读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15.
钟营 《海外英语》2012,(6):168-170
在中国传统翻译理论中,直译和意译一直是译者采取的主要翻译方式。然而这种翻译方式关注的主要是语言和文化上的翻译和转化,忽略了翻译主体间的审美感应对译文所产生的影响。该篇论文从不同主体间审美感应方式对译文的影响这个角度,选取《锦瑟》的两篇译文进行对比赏析,讨论译者对原诗的意象和情感的把握和翻译,分析译文中原意的缺失,以期有助于译者运用汉诗英译的审美方式,在翻译过程中更充分地发挥主体性,翻译出符合作者翻译目的的译文,在传播中国博大精深的诗歌艺术的过程中,让读者欣赏到原诗歌及其译文的意蕴和美感。  相似文献   

16.
阐释学译论认为翻译即是阐释,要求译者为译文读者提供晓畅明白的译文,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在诗歌翻译中,阐释性翻译会固定意象组合,减损修辞效果,凝固逻辑关系,减损原诗的诗味,从而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翻译就是诠释,《诗经》翻译的诠释性尤其突出。本研究以《诗经》的开篇之作《关雎》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韦利、庞德和杨宪益三人的译作,表明不同译者因为对文本的不同理解而产生了译法和风格各异的译本,并进一步说明庞德译本的创造性叛逆。  相似文献   

18.
诗歌翻译的标准是最佳近似,努力减少诗歌翻译中的文化亏损并尽力使文化亏损得到可能的补偿是译者的努力方向;诗歌翻译显“异”是当今国际往来及文化交融的要求;再现原作的风格是译者孜孜以求的境界。本文通过对杨贵妃《赠张云容舞》两种译文的比较,从上述几个方面探讨其不同的译文对原诗风格、意象及气韵的把握。努力做到译法千万而内涵无改;千差万别而神韵不异;抑扬顿挫而声韵相近。  相似文献   

19.
对于翻译以及译者的研究由来已久,在诗歌翻译领域,受传统翻译理论家和学者更多关注的常为翻译客体或主体采用的翻译策略,而对于诗歌译者地位的研究为数不多,本文将从阐释学角度,通过对诗经《关雎》五个英译版本的分析,对诗歌译者的地位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0.
《关雎》和《蒹葭》是《诗经》中描写男子追求女子的爱情诗歌,表达的是男子对女子追求的决心和对女子的眷恋之情。本文试通过研究《诗经》中《关雎》和《蒹葭》之间的互文性,希望能更加了解这两首诗的主题、表现手法及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