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检察日报报道,《安徽省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经该省九届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该法规分五章二十七条,规定了安徽省境内的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都要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其中还明确规定:“新闻媒体对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务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我为安徽省此举大声叫好。长期以来,由于新闻法规尚未出台,媒体的舆论监督范围及职责无法界定。一些地方媒体记者在进行正当的舆论监督时,屡遭一些部门的刁难和阻止,有的出于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借“维护政府形象”之名,一旦媒体要“监督”,就千方百计“封杀”。久而久…  相似文献   

2.
围绕王菲生产、锋芝恋、李湘夫妻关系、翁帆怀孕等等,这些“八卦新闻”被不少媒体大炒特炒了一番,余烬犹热。对此。引起了一些人.尤其是某些好为民众指点迷津的时评家们的批评。他们把媒体的这种报道说成是唯利是图、追腥逐臭、不顾社会效果,说媒体放着那么多的国计民生大事不去报道,却大肆渲染名人隐私,甚至是以揭人伤疤痛处为乐趣,格调低下。这些说法都没有错,低俗之风理应批评、制止。  相似文献   

3.
全国“两会”,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观点荟集的盛会。代表、委员们聚首北京.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就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建言献策。报道好代表、委员们的观点,是媒体的责任,也是“两会”报道的一大重心。今年“两会”期间许多媒体的观点报道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值得我们总结和把握。  相似文献   

4.
郑建卫 《新闻记者》2001,(11):79-80
今年7月6日《燕赵都市报》用一个整版的篇幅刊登了揭露“神龙卡”的文章。现在看来 ,这是国内新闻媒体中第一篇对“神龙卡”的揭露性报道。8月8日 ,新华社全面报道了神龙卡诈骗案真相 ,报道中说 :“神龙卡”诈骗案是“全国首宗利用互联网为载体、以支付高额利润为诱饵、以传销方式推销神龙广告卡为作案手段、诈骗群众购卡资金的网上集资诈骗案”。这起案件涉及全国30个省(区)市、210多个县市的18.6万名购卡群众 ,售卡数量87万多张、涉案金额达2.34亿元 ,影响之大 ,前所未有。接到读者反映早在7月初 ,《燕赵都市报》接…  相似文献   

5.
侵害名誉权案件占新闻侵权案件中的绝大多数,其中被告媒体被指控报道不实的案件又占多数。报道不实包括完全虚假的报道、报道不准确、对法制新闻随意评论等。但被告的媒体辩白说,他们由于匿名消息源、疏忽或是不知道如何选择等原因居多,绝少是出于“真正的恶意”。因此,本文认为建构媒体自身的行为规范,可以帮助记者了解报道规则、报道禁区、应注意事项,在多元的价值选择面前提供一个明确的判断标准,了解什么是“应该”,什么是“不应该”。这个行为规范就是新闻行业自律大厦的建设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传媒过剩时代,新闻报道能否做到“三贴近”.不仅仅关系到新闻媒体能否落实好党的新闻宣传方针、能否完成好光荣使命,而且也事关媒体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河南电视台公共频道在新闻报道实践中立足于人文关怀.努力促使新闻报道向人性化转型,以人性化报道实践“三贴近”原则.寓“三贴近”原则于人性化报道之中,在推动新闻事业的改革与创新,增强新闻报道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感染力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罗勤 《新闻知识》2001,(Z1):42-43
媒体纷纷聚焦大型会议我过去在电影,电视上看到的美国白宫记者争相提问的场景,这几年已频频出现在深圳记者和沿海较发达地区记者的身上。会议报道由过去大家避之惟恐不及,变成了“兵家必争之地”。现在,只要有全局性的会议召开,都会云集一大批新闻记者。比如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新闻媒体和记者人数年年增加,今年更是达到2600人,和代表、委员之比是1:2。特别是经济较为发达的沿地区的新闻媒体,更是派出大量记者赴京报道“两会”,仅广东省,每年都有三、四十家新闻媒体的记者集聚北京,以至于“两会新闻组每年都要对广东…  相似文献   

8.
今年7月4日,新华社播发《浙江临海:政府图政绩学校比气派》一稿,报道浙江临海市多所中小学在政府推动下。不惜背债几千万元甚至高达数亿元.竞相攀比迁建豪华校舍陷入困境的现象。浙江省台州市委机关报《台州日报》等60多家媒体刊登了报道。然而,临海市的一位主要领导看到报道后,在一次干部会议上.公然指责《台州日报》刊载新华社“这样的文章”“不负责任”.  相似文献   

9.
追索事实真相、开展新闻监督,是新闻媒体的职责,也是国家赋予媒体的权利,但媒体并没有审判权。根据现代法学理念、犯罪嫌疑人在法院未定罪之前.不应被认为有罪,新闻媒体在做报道时,也不能将未经审判判刑的人称作“罪犯”。对报道中的称谓问题已是十分明确.但如何进行具  相似文献   

10.
有句话说:“看本地丑闻.请订阅外地报纸;看外地丑闻.请订阅本地报纸”。有个成语叫隔岸观火.上面所述的新闻界相互“瞄准”的怪现状恰合其意。早些年.《南方周末》一纸风行的时候.也是“隔岸观火”的老手.比如报道张君杀人案.湖南本地媒体甚至连轻描淡写都不够格,可《南方周末》居然可以做好几个大版.甚至连民间小饮食店广告招牌“张君包子.吃了解恨”这样的照片都见了报。这是典型的隔岸观火,让湖南媒体自叹不如。  相似文献   

11.
姜玮 《青年记者》2007,(12):43-44
今年上半年,关于“茶水发炎”和“疯狂粉丝杨丽娟”事件的报道引发了大众媒体一片“集体狂欢”的景象。媒体掀起的报道高潮一浪高过一浪,赚足了受众的眼球。浏览各大报刊、网站的相关评论,除了对媒体报道事件本身的讨论外,也引发了对媒体社会责任感的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弋鸣  孙佰明 《大观周刊》2012,(46):73-73
在城中村改造工程中“村官”职务犯罪的现象频发。为有效地查办案件.对在城中村改造工程中职务犯罪主体进行较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3.
朱文丰 《今传媒》2003,(4):54-55
从3月份“孙志刚事件”(大学毕业在广州工作的孙志刚因没有携带证件上街,被送进广州收容遣送站,两天后“蹊跷”死亡,后经法医鉴定乃毒打致死)发生到4月份《南方都市报》率先报道,然后引起全国媒体联动报道,并形成强大舆论监督以促使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深入调查并严厉查处“孙志刚案件”,可谓是在“非典”时期一次非常舆论监督事例。分析此次舆论监督传播事件,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次我国媒体监督互动及对舆论良好传播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4.
陈茜 《新闻记者》2005,(2):54-54
2004年11月21日8时21分,震惊全国的“包头空难”发生。这次空难造成了55人丧生的惨剧.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对于这样一个影响巨大而又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事件,媒体自然会给予很大的关注。从空难发生起,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上的报道便层出不穷。各家媒体从不同的角度,报道了空难的相关情况,“在第一时间将最新的信息带给受众”成了各家媒体力争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重视治理媒体自身的商业贿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各级媒体在“治理商业贿赂”的报道中,一批批涉嫌商业贿赂的案件相继被曝光。然而,在曝光别人的同时,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自己,却发现在各级媒体,商业贿赂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新闻行业作为社会的一个领域,它也不可避免地有着商业贿赂存在的土壤和条件。媒体的商业贿赂(各种形式的受贿行贿)主要存在于硬件建设、广告发行及新闻采编之中,我们也必须要从这三方面入手,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6.
陈爱和 《青年记者》2004,(12):61-61
最近,某媒体以《陕西“马加爵”杀死两室友》为题,报道了陕西一技校生杀死两名室友。凶手许琳潜逃3天后,于5日凌晨1时许在睡梦中被公安民警抓获,案件正式宣布告破。(11月07日《时代商报》) “凶手”许琳与“马加爵”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在校学生,都因为一丁点  相似文献   

17.
张子龙  杨实 《新闻知识》2002,(11):36-38
近年来,媒体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媒体逐步走向市场,竞争日趋剧烈。众媒体争相做起了“名人菜”,尤其对影视圈、体育界人气较旺的名人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这从一个角度体现了当今媒体在内容上的多样化。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众多媒体的“争相关注”下,名人的“隐私报道”已呈泛滥之势。媒体该如何正确地对待名人“隐私报道”,成为应慎重思考的一个新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全方位整合报道资源——记新华社"两会"报道策划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成功在于策划,策划的成功在于有成果,请大家把想到的都谈出来,形成一批重点报道题目系列……”副总编辑夏林给新华社“两会”报道策划会定了个畅所欲言的调子。 一年一度的“两会”报道是对各家媒体的一次考验,新华社也以“两会”报道为契机,探索深化新闻业务改革的路子。2月18日,新华社“两会”报道领导小组召开报道策划研讨会,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以及一线记者,进行了跨编辑部的报道策划。  相似文献   

19.
建立法治社会、依法治国,已经是中国上下的共识。但是,这共识似乎并未成为共同的实践。有些地方有些人,似乎正在热衷于搞“依批治国”,建立一种“批治”社会。什么是“批治”呢?所谓“批治”,就是以领导人的批示取代国家的法律,作为公民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让公众遵纪守批。或许有人会问:如今中国还能有这等事么?有。我们还是让事实来说话吧。今年初,沈阳市(也就是因“慕马案”出了名的那个市)一个私企老板报复杀害市土地局局长一案,在沈阳市大东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这是一个公众关注的案件,也是一个依照法律要公开审理的案件。既然如此,那就…  相似文献   

20.
在改革开放后,我国媒体本身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拓了受众的眼界。在信息逐渐走向丰富的过程中,一批有眼光的读者被培养起来,他们对报道的基本事实、报道的科学性、报道的公正与公平、报道的格调、报道的方式方法、新闻媒体的角色与责任、媒体报道的合法性、媒体怎样面对自身的商业利益等问题提出质疑和建议。正是这一批有眼光的读者率先打破了“媒体崇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