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国在17世纪成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然而,18世纪以后,英国失去了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地位,这一地位先后被法国、德国和美国所取代。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到20世纪初,英国开展了一场旨在改变古典教育传统,加强科技教育的大学改革运动,大学教育的面貌焕然一新。20世纪以后,古老的英国重振雄风,坐上了世界科学巅峰的第二把交椅。  相似文献   

2.
【专题导读】 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到19世纪40年代完成,英国的机器大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成为“世界工厂”。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法国、美国先后开始工业革命,19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的成果被引进中国、日本等国;19世纪70年代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几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开展,使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也深深影响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3.
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为读者津津乐道。本文探讨了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所共有的艺术特征,并指出,正是这些艺术特征使这些小说获得了成功。同时,为了证明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与19世纪之前的英国作品在艺术特征方面的不同之处,本文对它们进行了粗略的比较。  相似文献   

4.
一、英国的势力均衡政策势力均衡政策是英国传统的、历时最久的外交政策。1.含义:势力均衡政策是指英国为维持霸主地位,凭借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使欧洲大国之间相互牵制和争夺,防止一国称霸欧洲的外交政策。2.实施:从拿破仑帝国崛起到“二战”结束,英国长期推行这一政策。先后经历了联合抗法(拿破仑战争时期组织反法同盟打败法国)→联合败俄(克里米亚战争中联合法国打败俄国)→联合抗德(19世纪末20世纪初联合法俄击败德国)→扶德抑法(“一战”后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从政治、经济方面对德国加以扶植)→纵德反苏(20世纪30年代纵容德国法西…  相似文献   

5.
人教社2003年版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93页:“19世纪中后期……英国凭借其“世界工场”的地位,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期的主要‘供货商’。”第107页又说:“19世纪中期,英国……有‘世界工厂’之称。”那么,19世纪中期的英国应该称为“世界工场”还是“世界工厂”呢?  相似文献   

6.
工业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是后进国家追赶并超越先进国家的重要途径 ,这已被现代工业发展的历史所证实。工业化最早的英国 ,凭借 18世纪中叶的产业革命 ,一举成为 19世纪的“世界工厂” ,一度成了“日不落帝国”。然而 ,后来因技术创新少、设备更新慢等因素 ,在“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大大落伍了 ,工业产值先后被美国、德国等国超过。 2 0世纪下半叶 ,第二次大战的两个战败国日本和德国 ,充分利用新技术革命的机遇 ,创造了高速增长的经济奇迹 ,经济实力直逼工业实力最强的美国。中国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完全重复发达国家所走过的道…  相似文献   

7.
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到19世纪40年代完成.英国的机器大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成为“世界工厂”。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法国、美国先后开始工业革命,19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的成果被引进到中国、日本等国;19世纪70年代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几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开展,它使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也深深影响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关系:二战后期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一直持续至今,它无论从规模、速度和影响等方面都远远超过前两次.对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张圆 《考试周刊》2009,(2):39-41
英美文学中存在着一个影响广泛、持续发展的哥特传统。英国哥特小说最早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作为一个流派真正产生影响并形成高潮是在18世纪90年代到19世纪初。哥特小说对英国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简要阐释了哥特小说形成于英国的原因和背景,论述了其历经19世纪和20世纪的发展在现当代的再度繁荣。  相似文献   

9.
《海外英语》2011,(2):26-27
他凭借勤奋和天赋创作出一大批经典著作、他是一位幽默大师,常常用妙趣横生的语言在浪漫和现实中讲述人间相相.他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艺术上以妙趣横生的幽默、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韩文景 《课外阅读》2011,(11):256-256
从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末叶,英美出现资产阶级宪法。17世纪的英国“权利法案”等法律确定了英国立宪君主制的重要内容,成为英国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这是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它确立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原则。早期的资产阶级宪法在历史上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先后推动英美两国完成两次工业革命,使得两国先后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大国。19世纪70年代后,垄断资本主义出现,此后资产阶级宪法开始走向反动。资产阶级宪法最终被社会主义宪法所取代。  相似文献   

11.
1997年7月五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回归祖国,是全国人民盼望已久的喜事,喜庆之际,回首往昔,更知香港回归的意义。一、英国殖民者是怎样强占香港地区的?香港地区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总面积约1076平方公里。香港地区同祖国分离的局面是19世纪英国先后强加给当时清政府的三个不平等条约造成的,是帝国主义侵略政策的产物。(一)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割占了香港岛。早在鸦片战争前,英国殖民主义者就觊觎中国香港地区了。19世纪初,英国东印度公司就曾多次派人对香港地区海域和…  相似文献   

12.
雷慧清 《新高考》2008,(3):29-33
一、主题知识整合 17~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封建主义的基础受到猛烈冲击,封建专制制度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动摇。欧美的主要国家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经过艰苦的斗争,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  相似文献   

13.
西方国家的公务员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公务员(有的也称为“文官”)制度最早诞生于19世纪的英国。随后,西方大部分国家效仿英国也建立起了各自的公务员制度。凡是实行公务员制度的国家都十分重视公务员培训,先后建立起了各具特色的公务员培训制度,尤以英、美、法、德、日较为完善。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使英国走上了经济自由化、政治民主化、社会现代化的道路。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英国女性作家异军突起,19世纪英国有30多位女作家相继登上文坛,她们以女性视角对妇女的处境进行描述,创作出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成为英国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现象。而19世纪只有英国的文坛出现了女性作家群的崛起,这应从当时的英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来探讨它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阐述了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于 19世纪中叶 ,从英国产生以后 ,西方各国竞相效仿 ,先后建立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公务员制度 ,同时产生了四大共同特点 ,对各国的政治制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中后叶,随着英国工业化完成及城市化推进,工人阶级的住房资源紧张及居住环境恶化,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住房问题由此成为议会立法的关注对象。19世纪英国的住房政策,经历了3个阶段的变化。19世纪中叶,英国出台公共卫生及住房法案,旨在对社会下层住所的卫生及环境进行治理;19世纪70年代的住房法案,授权地方政府清理贫民窟,由私人公司兴建住房并"重新安置"居民;19世纪末的住房法案,强化了地方政府在"重新安置"方面的义务,政府取代私人公司成为安置住房的主要建设者。在19世纪中后叶的50年间,英国住房政策的焦点完成了从关注质量到关注数量的转型,在住房供应来源上完成了从间接管控转为直接干预的转变。政府在住房市场中地位的强化逐步成为社会共识,这为20世纪英国住房政策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美学思想史角度分析英国19世纪美学家约翰·罗斯金对真这一核心美学观念的思考及其对前拉斐尔派艺术的影响。罗斯金以思想之真为宗旨的美学涵摄力量、摹仿、真诚、美、历史关联五个维度;罗斯金立足思想之真为前拉斐尔派艺术辩护;前拉斐尔派先锋文学期刊《萌芽》将罗斯金的真之美学与埃德加·爱伦·坡的唯美诗学融合后对罗斯金美学思想进行新拓展。罗斯金以真为宗旨的美学回应18世纪英国美学家A.A.库珀和德国美学家克里斯蒂安·沃尔夫对真的美学思考,通过与前拉斐尔派的双向交流,开启了19世纪中期以来先后以真、美、善为旨趣的英国现代派美学思想的宏大叙事。  相似文献   

18.
近代英国的农业曾是世界上最资本主义化的.它在君主立宪制度的保护下,通过农业革命即土地革命和耕作集约化而发展起来,客观上较好地发挥了基础的作用,使英国最早发生和最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并在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工厂”,掌握世界工业霸权.到19世纪末期,英国农业衰落了,工业霸权也因此丧失.近代英国农业的兴衰与工业兴衰的关系,证明了发挥农业基础作用的极端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英国所奉行的外交政策称为"光辉孤立"。英国"光辉孤立"的外交政策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根源。19世纪末随着英国经济和军事力量的相对衰落,英国在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浪潮中成为众矢之的。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英国权衡利弊最终放弃了"光辉孤立",走上了结盟外交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张瑾 《辽宁教育》2012,(11):88-90
19世纪德国大学的迅速发展,使学术界对英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许多批评建议,在英国高等教育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刺激作用。19世纪下半叶,英国的高等科技教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其标志之一是伦敦大学等城市大学的兴起和发展,之二是牛津和剑桥引入科技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