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语文教师作为课堂上的“导演”,要使课堂教学坚持以传授知识为载体,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在课堂教学中,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所有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的“演出”,成为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怎样才能充分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我的体会是:教师要转变课堂中“当家作主”的主宰地位的君主作风,充分让学生“做主”,在课堂上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1整  相似文献   

3.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的学为本的教育,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生命潜能和发展本能的教育方法。在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本教育,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前置性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先学。课堂上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究、快乐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讲台“让”给学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数学课堂充满着无限的精彩。  相似文献   

4.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的学为本的教育,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生命潜能和发展本能的教育方法。在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本教育,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前置性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先学。课堂上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究、快乐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讲台“让”给学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数学课堂充满着无限的精彩。  相似文献   

5.
农村成人教育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就必须坚持“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理念。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的主角,而教师处于和学生平等的地位,是他们的协作者、引导者、参与者,从而充分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6.
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真正有所获,就要把课堂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再全方位参与其中学习,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7.
高艺 《陕西教育》2011,(6):53-53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激发内在动力、自主探究、合作互动、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8.
让素质教育在课堂主渠道上得以真正落实.就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把课堂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使课堂生要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9.
伴着课程改革的发展,一线教师们积极地思考探究适合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新方法、新理念。我们希望改变科学课堂那种“鸦雀无声”的现状,让科学课堂“动”起来,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让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得到充分的实现。我们可以通过创造生活情境,提倡合作学习,关注基础学习,运用赞赏教育,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做到“畅所欲言”。  相似文献   

10.
代爱英 《新疆教育》2012,(18):53-5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素质教育的推广。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可持续的终身发展,鲜明地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要充分贯彻和落实“学生主体”观,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强调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与拓展,引导学生全身心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课堂为主阵地,把课堂变成学生激扬生命的舞台,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合作,教会学生探究,使学生会听、会讲、会评,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程理念下,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愉快地学习枯燥的数学,作为教师,除了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及生活实际设计富有情趣的问题情景、富有挑战的数学活动进行教学外,重要的是教师要顾及每一个“人”,运用发展的眼光,把数学课堂变成“磁场”,牢牢地把学生“吸住”,让学生感受到课堂不再是讨厌的地方,而是最向往的学习乐园,能尽情地享受数学课堂、享受每一天. 要营造充满“磁性”的课堂,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李晓 《学周刊C版》2010,(6):169-169
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是每一位数学教师致力的根本方向。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充分贯彻和落实“生本教育”观.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强调让学生自己主动地进行学习.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与拓展.引导学生全身心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努力做到使学生在课堂中会听、会讲、会评,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3.
所谓灵动的物理课堂,就是指物理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仓Ⅱ造性,切实做到学生是学习的精灵、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让学生真正活起来,动起来。为此,我们的物理课堂一定要改“一言堂”为“群言堂”.让学生充分参与.充分表现;  相似文献   

14.
按新的教学目标的要求来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动”起来,进而逐步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课堂主人。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在课堂上“主动”的前提 这里提到的让学生“主动”起来,应该是出自学生的“自愿”,而非强迫,“自愿”则来自于学生对事物和活动的兴趣。因此,在课堂上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前提。做到这  相似文献   

15.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是教与学方式的转变的根本的目的。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我们的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呢?简而言之,就是“以学定教”。即:我们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充分地利用学习资源,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互动实现自身各方面的需求。这样就要求我们把课堂转变为学堂,把讲台转变为学生的舞台,在以学定教中把我们的学生推到前台,让质疑、补充、争论等充盈其间,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需要灵动的课堂。所谓灵动的课堂,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做到学生是学习的精灵、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让学生真正活起来、动起来。灵动的课堂其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为此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要改“一言堂”为“群言堂”,让学生充分参与,充分表现,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一、发展学生观察力,强化好奇心观察是人们全面、深入、正确地认识事物的一种过程,是学生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启发学生在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新东西。敏锐地、精细地观察是发明创造…  相似文献   

17.
应用“几何画板”可以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它可以让我们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8.
高中思政课要转变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建构活动型学科课程,在议题、课程、情境、问题及活动的创设上,充分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水平,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把开放、思辨、辨析、两难、争议等“动”的因子植入课堂,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素养“落”下来,以达成学科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9.
史淑文 《学子》2012,(3):17-18
新课程提倡的数学课堂是“数学+活动”。我们要把课堂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开展积极的探究活动,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探究新知识的全过程,积极创新思维,使其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开发,数学能力、数学思想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堂就是教学加活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实践意识,把课堂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恰如其分地组织数学活动、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自主地参与生动、活泼的数学教学活动、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积极创新,使其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开发,数学能力、数学思想得到充分的发展,是课堂上组织数学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