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敦煌版画的背景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出土的佛教版画表现了佛教信仰的一种新方式,它与敦煌石窟艺术一脉相承,是敦煌艺术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科学技术与佛教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在中国美术史和中国印刷科技史上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敦煌莫高窟西魏时期建造的第249、285窟为切入点,由它们展示的佛教石窟从洞庭建筑、塑像、壁画逐步中国化过程等方面,探讨了敦煌佛教艺术的多元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佛教自西汉末东汉初传入中国,佛教艺术为了传播佛教思想文化而随着佛教思想渐趋中国化演变成具有本土性、民族性的艺术。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主要组成部分,在题材内容、人物造型与结构布局、线描勾勒与赋彩设色等方面都较好体现了中国化佛教艺术民族化、本土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常任侠的中国敦煌美术史研究成果丰硕,主要体现在敦煌佛教美术研究、中印佛教美术交流及其影响研究两个方面。常任侠立足于唯物史观和美术史的宏阔视野,采用艺术考古研究方法,对汉唐石刻壁画艺术进行考察与研究,揭示其演变的重要特征和基本规律,既肯定了印度佛教文化对汉唐石刻壁画艺术的影响,又强调了汉唐时期本土文化对印度佛教文化艺术的吸收、融合、改造。他的敦煌美术史研究丰富了中国古代敦煌美术史研究的资料库,为中国古代美术史研究和学科建构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印度·卫藏·敦煌的波罗-中亚艺术风格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藏的波罗 中亚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印度、敦煌佛教艺术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 ,9~ 1 1世纪间 ,西北诸族间的佛教艺术通过丝绸之路联系起来 ,印度波罗艺术也通过这条通道进入中国 ,在敦煌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物。本文认为 ,波罗 中亚艺术风格的酝酿合成是由西北吐蕃完成的 ,之后又通过“下路弘法”而进入卫藏  相似文献   

6.
唐五代北宋时期的敦煌佛教,是同正统佛教大相径庭、别具特色的中国化、民族化、世俗化佛教。一般以为这种佛教仅仅局限于下层民间,称之为“民间佛教”、“平民佛教”或“庶民佛教”,但实际情况却并不仅仅局限在民间及下层社会。当地最高军政长官、各级官吏、各级僧官及僧尼大众都是信徒,涵盖了敦煌社会各阶层,影响到当地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学、艺术、思想意识、人伦道德、婚丧嫁娶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非是“民间佛教”、“平民佛教”或“庶民佛教”所可限定的。根据其性质、特点,作者称之为“敦煌世俗佛教”。敦煌世俗佛教的性质、特点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入世合俗,戒律宽松;既求来世,尤重今生;亦显亦密,亦禅亦净,和合众派,兼容诸宗;诸《经》皆奉、无别伪真。  相似文献   

7.
作为宗教艺术的敦煌壁画,是依据佛教经典绘制的。它是宣传佛教思想的有力工具,因此,它应该属于为剥削阶级服务的封建主义文化。但是,作为艺术,特别在艺术创作方法、艺术形式和表现技法方面,它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因此,敦煌佛教艺术的内容虽然出自佛经,但又不同于佛经,而具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唯其如此,我们也不能简单地把佛教艺术与佛教经义完全等同起来,也不能把批判佛教经义的理论,完全套用于批判佛教艺术。  相似文献   

8.
敦煌艺术亦称为敦煌佛教石窟艺术、敦煌石窟艺术,它包括壁画、彩塑、建筑、乐舞、书法艺术等,本文从敦煌艺术的各个方面简要介绍了其历史渊源和艺术特色,使读者对敦煌艺术有较初步的了解,并再次唤起人们对敦煌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作为宗教艺术的敦煌壁画,是依据佛教经典绘制的。它是宣传佛教思想的有力工具,因此,它应该属于为剥削阶级服务的封建主义文化。但是,作为艺术,特别在艺术创作方法、艺术形式和表现技法方面,它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因此,敦煌佛教艺术的内容虽然出自佛经,但又不同于佛经,而具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唯其如此,我们也不能简单地把佛教艺术与佛教经义完全等同起来,也不能把批判佛教经义的理论,  相似文献   

10.
经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评审,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批,我院王志鹏先生独立承担和申报的200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敦煌佛教歌辞的源流及其对唐宋诗歌的影响》已获准立项。此选题的意义和价值在于把敦煌佛教歌辞置于隋唐五代以迄宋初敦煌社会历史文化的背景下,主要依据歌唱、吟咏等艺术特征及其思想内容,探讨佛教歌辞的源流,力求从总体上对敦煌佛教歌辞作全面、系统的考察。课题拟采取文学、宗教、历史、艺术、考古等多方面并重的方法,将论述与考证相结合,文学理论与歌辞作品相结合,从敦煌佛教歌辞作品提供的大量生动具体的…  相似文献   

11.
宗教与艺术,作为意识形态,本来是两个部门,但历史总是把它们结合在一起。早在自然崇拜时期,祭祀、祈禳、感恩庆典、埋葬亡人,几乎都有艺术活动。到了阶级社会,产生了与皇权相应的神权,产生了专业的僧、道集团,产生了佛、道寺观,艺术也就成了为之服务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敦煌莫高窟这座艺术宝库,就是佛教历时千载,代代积累的结果。敦煌佛教艺术的造就,除了宗教原因,除了制作它的物质条件外,在精神与意识活动方面运用得最为广泛的,当首推想象力,宗教与艺术无不产生于这种思维功能。  相似文献   

12.
敦煌莫高窟艺术肇始于十六国时期,早期受南北分裂的局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与佛教北统色彩。隋统一南北后,大力推行佛教,标榜“圆融”,为佛教和佛教艺术向民族化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敦煌莫高窟在这时从内容到形式也出现新的转机,展示出她的时代风貌,在敦煌艺术发展史上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隋代艺术上承北朝艺术之源,下开唐代艺术之风,以新的壁画内容、新的表现形式和与中原艺术风格的有机结合,构成其时代特色。这个时期的艺术风格有前中后三个明显的阶段。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佛陀认可的审美创意着手,阐述了佛教艺术形式的发展与演变情况,进而揭示了作为佛教艺术宝库和世界文化遗产的敦煌莫高窟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敦煌石窟是中国艺术的瑰宝,其规模之宏伟、内容之丰富、表现方法之多样、成就之高,无与伦比,人所共知。因为敦煌石窟艺术是以佛教为主干,而佛教又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印度也有闻名于世界的佛教石窟——阿旃陀,所以当人们讨论敦煌艺术时,常常把这两个中心的石窟、壁画、雕塑等拉在一起。例如巴·格雷先生就曾经指出:印度对敦煌的影响,初见于魏代的壁画——突出男性刚健之点是其特有的形象。本·罗澜教授也曾把阿旃陀的艺术,称作是“印度地区性”的艺术。他并且认为这种地区性的艺  相似文献   

15.
马德,王祥伟著《中古敦煌佛教社会化论略》,于2010年3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敦煌石窟和敦煌文献资料,以敦煌石窟、敦煌文献和敦煌僧团、敦煌民众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它们的社会性质、社会活动、社会内容、社会功能、社会作用、社会意义等各个方面,深入探讨古代敦煌石窟佛教的社会化性质及其发展,敦煌佛教界(僧团)的佛教活动与社会活动的性质及其演变,敦煌历代统治者、达官显宦、豪门贵族及平民大众的各类佛教对敦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16.
敦煌文化艺术,是以佛教经典为依据,以现实世界的反映,摄取现实生活为素材所创作的艺术。从此意义上讲,历经一千年创造的敦煌艺术,它不仅是辉煌灿烂的艺术宝库,也是极其珍贵的文化宝库。  相似文献   

17.
敦煌木雕像及木板画是敦煌佛教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对这些文物进行初步整理与研究.  相似文献   

18.
敦煌艺术,是建筑艺术、造型艺术、表演艺术、书法艺术、文学艺术等的综合艺术。这些艺术品主要产生于中世纪的敦煌之地,大宗的是石窟建筑及石窟内的彩塑壁画,主要是表现佛教内容的,或为佛教服务的,因此说,敦煌艺术实际上是宗教艺术,并以石窟艺术为其代表,一般所说敦煌艺术,即指敦煌石窟艺术。敦煌石窟,是敦煌地区所有石窟的总称,即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东千佛洞、肃北五个庙,存有壁画和彩塑的洞窟共计约500多个。尤其莫高窟是举世保存最好的,规模亦大,内容丰富,艺术水平也高,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堪称中外石窟中的姣姣者,  相似文献   

19.
河西石窟中敦煌莫高窟规模最大,它与其他中小石窟都处在丝绸之路上,有共同的渊源。研究莫高窟石窟艺术时,对于河西其他石窟的研究也是必要的。本文研讨河西北朝中心柱窟的窟形和演变等问题。河西又称河西走廓,一直是古代通往西域的陆上主要通道。佛教沿着这条通道传入我国内地。河西石窟共有17处,由西向东,敦煌附近有莫高窟、西千佛洞及南湖店石窟、肃北  相似文献   

20.
敦煌壁画属于敦煌佛教艺术体系,不仅可填补中国绘画史的部分空缺,还可补公私度藏名画真迹之不足。敦煌壁画与名画真迹一起构成了辉煌灿烂的中国绘画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