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8 毫秒
1
1.
飞天在印度只是风筝型的形象,多呈现出一种静止感,然而伴随着佛教及佛教艺术的传播,飞天经中亚、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了中国后,开始借助衣裙和飘带,创造出韵律柔美的飞动气势和美丽姿态。本文以麦积山石窟北朝壁画为切入点,对其独有的飞天造型特征予以分析研究,推导出复杂的演变过程,并纳入其他相关的飞天造型进行比较,以探求其特征来源。  相似文献   
2.
徐玉琼 《文教资料》2010,(21):88-89
外来的佛教及佛教艺术初传中国,与其本土思想及审美风尚产生冲突,为顺应新的社会环境和思想文化,一方面依附于道教,一方面修改与中国儒家思想文化相违背的教义。在漫长的斗争、融合的过程里,中国传统的儒道思想文化亦开始对佛教及佛教艺术不断地渗透,同时反映在北朝莫高窟佛教艺术中。  相似文献   
3.
佛教自西汉末东汉初传入中国,佛教艺术为了传播佛教思想文化而随着佛教思想渐趋中国化演变成具有本土性、民族性的艺术。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主要组成部分,在题材内容、人物造型与结构布局、线描勾勒与赋彩设色等方面都较好体现了中国化佛教艺术民族化、本土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立足于佛教造像开始盛行的印度贵霜时期为切入点,针对三大佛教造像流派之一的犍陀罗佛教造像进行分析,梳理其演变过程,深入到体貌特征、佛衣样式的流转,总结出犍陀罗佛教造像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5.
佛教供养人主要是修造佛教建筑的出资者,即布施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佛教石窟中供养人亦会表现现实生活中人物的真实面貌。本文以麦积山石窟北朝的佛教供养人雕塑及壁画为切入点,对其服饰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推导出复杂的演变过程,探求其特征来源。  相似文献   
6.
意象油画是指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下进行的艺术创造。其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是由中国人独特的生活体验而创作成的,它追求的是生命本体的张扬,不拘泥于具象的形体、色彩和内容,力求以中国人的体道方式为出发点,这也是中国油画本土化和民族化最主要的特征。他符合中国传统审美习惯,有利于表现中国油画特有的个性特征和民族特色,从而有利于充分展现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魅力.彰显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当代艺术想要继续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认同.单纯模仿借鉴西方的艺术创作方式是行不通的,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家,需要借用和转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视觉符号,创造属于中国本土的当代艺术。  相似文献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