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学业成就的城乡差距是当前我国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所面临的重大难题.基于我国四省市PISA 2015的数据,运用Oaxaca-Blinder分解法,呈现了学生学业成就的城乡差距,并对影响学生学业成就城乡差距的深层原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学生及学校的数学、阅读和科学素养成就存在着显著的城乡差异;城市学校的师资短缺程度、学校治理水平、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类型及数量均显著优于农村学校.教育投入-过程-结果的分析表明,家庭教育投入和学校教育过程的差异解释了三分之一的学生学业成就的城乡差距,解释了80%校间学业成就的城乡差距.城乡学生家庭社会经济文化地位差异和城乡学校治理水平差异是影响学生学业成就城乡差距的重要因素.为缩小当下学生学业成就的城乡差距,建议教育政策制定者由关注农村教育硬件资源投入转为关注农村学校教育过程改进;农村学校在管理过程中为教师实质性参与提供多元渠道;农村学校与社区应为家长参与其子女学习提供指导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教师数量和质量的供给对学生学业表现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基于PISA 2018我国四省市样本,通过多层线性模型以及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学校教师资源供给对中学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发现:学校的教师数量短缺和硕士学历教师比例均会显著影响学生学业成绩,且学校高学历教师的供给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提升呈边际效益递减趋势,学校硕士教师比例达到75%左右时,其对学生学业成绩提升的边际效益最佳;对位于不同成绩分位段的学生而言,提高学校教师队伍中硕士学历教师的比例,对"学优生"的边际效益要高于"学困生";分城乡来看,农村地区学校教师数量短缺程度高于城市地区学校,且高学历教师更倾向于向核心城市集聚,提高教师队伍中硕士学历教师的比例,对于农村地区学生学业成绩提升的边际效益更高.因此,建议对农村地区教师增加补偿性工资,同时深入推进"银龄讲学"等高质量师资支援计划;此外,教师资源配置需要遵循"差异化公平"原则,针对不同学业能力的学生更多采取差异化的分层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3.
孙雪连 《教育导刊》2023,(11):50-60
利用教师参与量表、教师组织承诺量表、教师满意度量表和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对教师进行调查分析,从而探讨教师参与学校治理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参与学校治理显著正向预测教师组织承诺、教师满意度,负向预测教师职业倦怠;教师组织承诺在教师参与学校治理和教师职业倦怠之间起中介作用;教师组织承诺、教师满意度在教师参与学校治理和教师职业倦怠间起链式中介作用。教师参与学校治理通过激励机制和认知机制对教师职业倦怠产生影响,学校应重视对中小学教师的授权赋能。  相似文献   

4.
教师参与学校治理是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关键环节,它对教师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各利益主体观念、目标与行为的冲突导致教师参与治理意识薄弱、参与能力不足及参与机会缺失等问题。以利益相关者理论推进教师参与学校治理,核心在于各方利益主体为教师参与学校治理提供条件,赋予教师参与学校治理的权力,如此才能解决教师参与学校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学生参与学校内部治理有助于学校真正践行"以生为本"的理念、打造和谐文明校园、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提升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前,学生参与学校治理存在学生、学校和国家社会层面的困境.保证学生参与学校治理的有序和高效开展,可采取以下措施:学生要增强参与意识、提升参与能力;学校要转变观念、规范制度、完善机制;全社会要支持并营造鼓励学生参与学校治理的氛围.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分层线性模型对我国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质量与学生学业成就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教师入职学历、教师教龄、教师工资水平和教师培训对西部农村小学与初中学生的学业成就的影响不显著;专任教师任职资格对西部农村小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不显著,但对初中学生学业成就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要提高我国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质量,必须切实加强农村中小学优质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教师培训制度,实施高标准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教师津补贴制度。  相似文献   

7.
家校合作通常被认为是提升初中生学业表现的有效手段,但目前尚未有实证研究探讨家校合作对城乡初中生学业表现的影响。基于大规模的监测数据,运用HLM和Oaxaca-Blinder分解等方法发现:第一,城市初中生家长的家校沟通交流和志愿活动参与水平均显著高于乡村初中生的家长;第二,家校沟通交流对城市初中生的学业表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乡村初中生无显著影响;第三,家长志愿活动参与频次和城乡初中生的学业表现之间均呈现倒“U”形关系,且城市家长志愿活动参与的最优频次大于乡村家长;第四,家校沟通交流显著扩大了城乡初中生的学业表现差距,家长志愿活动参与对城乡初中生的学业表现差距的影响较小。基于这些发现,城乡初中生家长应适度参与学校志愿活动,乡村初中生的家校沟通交流质量需要提升,以保障城乡初中生在家校共育中平等受益,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8.
学生学业表现是衡量中小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乡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指向标。对北京市房山区31所中小学9394名学生、190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学生学业表现的城乡差异,结果表明:学生学习压力大,城乡学校学生差异显著;学生学习自我效能较低,乡村学校学生更低;学生生活满意度幸福感欠佳,乡村学校学生更差;乡村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普遍较低,亲子关系较差;乡村学校学生家庭学习环境较城镇学生差。性别、城乡、父母受教育水平、课业负担、学生效能感、幸福感、教学公平、亲子关系、家庭学习环境等变量均对学生学业表现存在显著的影响效应。基于此,对乡村学校学生应减负增效,注重教师教学效能感培养,加强教师专业能力,构建家校协同机制,注重亲子关系培养,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9.
促进包括教师在内的多元主体参与是学校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本研究基于上海市442名中学教师的问卷调查,在计划行为理论框架下,对影响教师参与学校治理意愿的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参与治理态度和教师参与学校治理意愿显著正相关;(2)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不仅可以直接正向预测教师参与学校治理意愿,还可以通过参与治理态度间接作用于教师参与学校治理意愿;(3)教师身份和教龄对主观规范通过参与治理态度影响教师参与治理意愿的中介效应有调节作用,非教代会代表、新手教师的效应更明显。需要加强参与理念宣传,营造良好参与氛围;注重意见反馈,提高教师参与效能感;用好激励机制,转变教师参与治理的态度;拓展参与范围,尤其注重新教师和非教代会代表在学校治理中的参与。  相似文献   

10.
对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的“乡村振兴中的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进行综述,形成如下基本认识。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本质是乡村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与全面发展,其实现需要更新发展理念、秉持系统思维、解决供需矛盾。在学生发展层面,既要注重提升乡村学生学业能力,又要关照乡村学生精神世界,实现乡村学生生命整全发展;在教师队伍层面,要解决教师流动问题,培养教师乡土情怀,完善师资配置政策,建设高质量的乡村教师队伍;在课程层面,要秉持在地化教育理念,注重乡土文化传承,实现乡村学校课程创新;在教学层面,要注重技术赋能和学校治理改进,提升乡村学校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