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4 毫秒
1.
<正>一、培育"达礼儿童"的背景小学是文明礼仪养成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等就与文明礼仪息息相关,学校培育"达礼儿童"对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和深化"爱国"教育,创设"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特别的意义。我校创办于1951年,学生由附近3个自然村村民子女和外来工子女组成,学校虽地处国家级开发区,但实际上还处于城乡转型期,社会环境、家长素质、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等还有待改善,学生存在言行粗俗,不尊重同学,不尊敬长辈,不遵守公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中高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开展思辨活动,能够促进儿童文明礼仪的养成,使文明礼仪学习由"被动"到"主动",教学形式由"传授式"到"学习式"。这样的教学方式把儿童的学习放在教学过程的核心,通过开展多种思辨活动,培养儿童的辩证、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对文明礼仪的分析、综合、评价与运用能力。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可构建中高年级儿童文明礼仪养成的基本学习范式,即引导儿童走进思辨情境,开展反思性、探究式、体验式思辨活动,最终使儿童养成文明礼仪行为。  相似文献   

3.
文明礼仪教育从娃娃抓起,已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3~6岁的幼儿,正处于习惯养成的敏感期,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促其从小养成知礼、懂礼、学礼、用礼的好习惯,对健全幼儿人格、塑造幼儿完美个性有重要的作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运用艺术教育方式,在各种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实施教育、引导,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王会香 《甘肃教育》2020,(2):135-135
3-6岁正是习惯养成的敏感时期,抓住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可使幼儿从小养成学礼、知礼、懂礼、用礼的习惯,对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如今独生子女众多,不少幼儿在交往中往往习惯于以自我为主,缺乏谦让、合作的意识。所以,礼仪教育迫在眉睫。将礼仪教育渗透于幼儿一日活动中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也不是单靠课堂教学就能成功的,还应融入幼儿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5.
李贞 《山东教育》2011,(5):29-29
文明礼仪教育从娃娃抓起,已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3~6岁的幼儿,正处于习惯养成的敏感期,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促其从小养成知礼、懂礼、学礼、用礼的好习惯,对健全幼儿人格、塑造幼儿完美个性有重要的作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运用艺术教育方式,在各种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实施教育、引导,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自古就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称。悠久的历史文化,深邃的精神智慧,良好的道德风范,朴实的民族风俗,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礼仪传统。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和学生养成文明行为的重要场所,文明礼仪教育不容忽视,潜心发掘礼仪教育与资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一、在校园实践活动中挖掘儒家学说中"礼"为天下先,强调以"礼"治国、以"礼"治家,足见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7.
甲:我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乙:我校是文明礼仪示范学校,我班是文明礼仪示范班。甲:所以,我今天要给大家“送礼”。乙:哈,要请客送礼啦,送什么礼呀? 甲:这个礼物是四句话:习惯养成最重要,遵章守纪忘不了。勤奋学习示范好,安全卫生要记牢。  相似文献   

8.
吴海萍 《学周刊C版》2019,(3):169-170
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一方面教师要严于律己,对自己加强要求,另一方面就是对青少年学生要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文明礼仪反映了一个学生的个人思想道德的素养高低,也反映了中华文化礼仪传承在当今社会的具体表现。一个高素质的人,一定是个有着良好文明礼仪习惯的人。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即:"不学礼就没有立足之地。"礼仪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的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的体现。幼儿礼仪教育是幼儿社会性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而36岁正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抓住这一时期培养文明礼仪教育,使幼儿从小学礼、知礼、懂礼、用礼,将会关系到幼儿的一生发展,对培养健全人格起到重要的作用。其实,文明礼仪教育蕴藏于幼儿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存在于幼儿生活中的时时刻刻,而且既具体又明了、既简明易懂又操之易行。  相似文献   

10.
吴亚卿 《辅导员》2011,(25):42-43
为了切实提高中队的文明礼仪水平,帮助让队员们早日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推进中队文化建设,形成"人人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的良好风尚,我们做了以下尝试:第一招: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利用晨会、队会时间,传授文明礼知识,让队员们了解穿着礼仪、尊师礼仪、课堂礼仪、升旗礼仪、集会礼仪、乘车礼仪、家庭礼仪等常识,为在  相似文献   

11.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学生的文明礼仪日益受到重视,开展文明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尤为重要。小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工作,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因此,研究小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从小培养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文明礼仪及其习惯的养成对儿童的终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礼仪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和文明水准的标志。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礼仪之邦",培养小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优秀接班人,要认真开展文明礼仪教育,面向学生生活,重视实践中的道德情感体验,教会学生"做人",提高学生文明礼仪修养,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文明礼仪反应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与文化素养,对儿童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儿童时期正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对留守儿童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刻不容缓。一、从教育活动入手要想培养留守儿童具备良好的文明礼仪,就要重视他们的日常行为,有计划地对留守儿童实施文明礼仪教育。在留守儿童接受幼儿园教育的第一天起,就要通过一日活动让他们接触文明礼仪教育,教师要将文明礼仪教育贯穿到游戏活动中,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留守儿童在游戏中得到教育,实现对留守儿童文明礼仪教育的目的。幼儿园可以组织一系列文明礼仪为主题的活动,让留守儿童学会基本的文明礼仪。  相似文献   

15.
声音     
<正>在《江苏教育》(小学教学)4月刊专题“践礼养德:文明礼仪素养培养的探索”中,吉海荣老师及其团队针对现实中文明礼仪教育零散化、割裂化、评价偏的问题,梳理出《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里的文明礼仪教育内容,建构了文明礼仪教育策略和成长性评价方式,同时将校园文化活动与主题教育相结合。如此系统、深入的文明礼仪教育样态,值得借鉴。南京师范大学章乐副教授关于高质量礼仪教育的三对关系一文,更是厘清了礼仪教育与相关领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小班是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的文明礼仪习惯,是需要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一个重要教育课题。教师要注意发现小班幼儿文明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剖析,通过结合感恩教育渗透文明礼仪教育、养成文明用餐礼仪,在游戏中渗透礼仪教育三个方面培养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17.
"文明礼仪教育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根据学校的特点从三方面对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进行阐述,目的是想通过形式多样的文明礼仪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其中感受文明礼仪,践行文明礼仪。  相似文献   

18.
所谓的“养成教育”,就学校而言,一般是指儿童少年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教育。我校建校八年,一直把“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为主线,实施了《文明礼仪教育》实验课题研究,开展了学生在校做好“六件事”的养成教育活动,实施以“诚实守信”为课题的校本教研等活动。学生逐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促进了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走出了一条在生活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受教育,在受教育过程中养成良好习惯的德育工作新路子。  相似文献   

19.
<正>人的一生中礼仪教育形成的最好阶段应该是36岁习惯养成的敏感时期,抓住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使幼儿从小学礼、知礼、懂礼、用礼,将关系到人一生的发展。而幼儿礼仪教育的主体有很多,不仅是幼儿园的老师,家长也是重要主体。只有家园携手,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20.
<正>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育人之本,莫如铸魂。海门市通源小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强化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引领,教育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学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培养新生命教育文化观照下的新儿童。德育部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八礼四仪"、志愿者活动、劳动教育、心理教育等德育系列活动。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卓有成效。学校多次被授予海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八礼四仪"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优秀学校、南通市红旗大队等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