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民族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一体化建设是民族大中小学校落实民族工作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民族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体化教育要从培养教育对象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身份认知、形成教育对象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认同、促进教育对象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行为自觉三个内容维度实现横向贯通与纵向衔接。然而,当下民族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的实践存在教育目标“碎片化”、教育内容“散点化”、教育方式“无序化”等现实困境。在实践路径中,民族学校应逐步建立和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循序进阶的目标体系、多元统整的课程体系、一点多维的教育方式,从而形成科学、有效的民族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一体化建设格局。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过程中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关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不仅是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时代呼应,而且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有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根本,“有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关键,“有效”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旨归。“形感效”三维互不分离,共同作用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承载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其“有形”的传承活动不仅有利于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而且使各族人民在“有感”的体验中不断增强“四个认同”,内化“四个与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花儿”传承在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同时,促进了共生交融的和谐民族关系,形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由“形”入“感”,有“效”跃迁,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更加“有形、有感、有效”。在新时代背景下,探讨如何通过非遗传承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形感效”路径,是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4.
民族地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进”是民族地区高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新举措,是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的新路径,是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探索,也是自觉运用和拓展“三进”理念的新尝试。组织编写国家层面的教材、具有融入式特点的教材、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材以及相关地方教材与校本教材是民族地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教材”的路径;确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课堂教学目标,强化与培育教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设置专题课程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课堂教学始终是民族地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课堂”的路径;认真学习贯彻相关重要论述和政策文件,树立思想观念,涵养情感体验,形成坚定信仰是民族地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头脑”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人们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时代与政策变迁、观念与思想整合以及家国情怀与文化传承转换同构的演化视野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了双向奔赴的互动关系。基于中华文明的统一性、连续性、包容性建构身份认同、唤醒集体记忆、拓展育情场域,从而多维度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者的高度统一。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智慧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实践需求结合起来,以“协和万邦”理念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以“家国同构”情怀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史料体系;以“重德贵和”传统重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体系,从历史文化的元素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6.
<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同时发力。在实践层面,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的鲜明主线;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在增进共同性上用力。在理论层面,要加强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理阐释。  相似文献   

7.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发挥课堂教学固本强基作用。当前,学界对于学校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铸牢”教育是一门师生共修共学的“大思政课”,具体来说,可以从探究各科课程“铸牢”元素、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努力推进有组织科研三个方面,系统创新课堂教学中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评价指标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一是有利于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二是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三是有利于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四是有利于开创党的民族工作新局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从政治引领、文化浸润、发展凝聚、“三交”增进、法治维护这“五个维度”和“一个机制”方面予以构建。该评价指标体系在实际运用中需不断改进,以更趋完善:一是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要具有整体性、共同性,二是评价指标相关内容及有关数据采集要具有可操作性,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考核评价要具有导向性。我们应深刻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和“纲”,正确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评价指标体系的“五个维度”之间本质上是一种“共生关系”,有效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评价指标体系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相互作用。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评价指标体系”,旨在探索出一套全面、系统、公正、客观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此考核评价我国民族地区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建单位的工作优劣和实施绩效,从而为未来党和政府有关民族政策的制定、地方各级党委...  相似文献   

9.
李萍 《宁夏教育》2023,(12):21-22
学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阵地。银川市兴庆区第五小学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渗透在学校文化内涵建设之中,体现在师生日常行为当中,通过“一主线“”一引领“”六融入”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0.
构建边疆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既是落实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具体措施,也是边疆地区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针对地理环境特殊、民族关系复杂、不安全因素较多等具体特点,边疆地区常态化宣传教育应重点围绕“理念认知”和“情感认同”展开。常态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是党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性尝试。边疆地区在常态化宣传教育的过程中既要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也要把握边疆地区的特殊情况,对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四个与共”“四个共同”“五个认同”“三个意识”等内容进行重点宣传教育。可通过建立宣传教育长效机制、细化宣传教育目标受众、丰富宣传教育方式手段、完善宣传教育基础工作等实践路径,构建边疆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为了揭示神龙的真相,通过对炎黄文化源流的探讨,寻找华夏龙文化的源头.文中用较大篇幅写了青海湖边的故事,西王母的昆仑神话,大致考证了周穆王西巡的路线及与西王母相会的瑶池之所在.还通过汉藏语比较释说了雷电云雨诸字之本义,从语言这个人类创造的文化信息的主要结晶和积淀中证明,龙的概念和名称由雷电分离而来,龙是雷电等自然天象被人们神化和物态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考察关于龙的物及字记载,我们看到,悠悠数千年,经过绵长的时间积累和多民族的融合发展,才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的龙图腾化。龙图腾的人演化为龙的学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龙不仅在甲骨、金、纹饰、习尚中,也在占候卜卦和流传久远的美丽神话中。依据龙图腾创造出的艺术,不仅在学领域屈出不穷,在百业之中也几乎无所 不在,实为天下之大观矣。  相似文献   

13.
中国龙     
《英语辅导》2016,(8):38-39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中国,到处可以看见“龙”,从划龙舟、舞龙灯,到龙的绘画、龙的雕刻等,应有尽有。作为“龙的传人”,小朋友们对中国龙的了解有多少呢?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吧!  相似文献   

14.
西方之龙     
每当我们想到西方的龙时.一个清晰的图像就会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巨大的身伸.有鳞的皮肤.粗壮的四肢.一对蝙蝠似的翅膀.长长的脖子.再加上一个奇异的头颅。难怪它们如此强大和神秘。许多年来。无数人努力寻找它们踪足迹。现在。就让我们进入西方之龙的世界吧。  相似文献   

15.
考察关于龙的物及字记载,我们看到,悠悠数千年,经过绵长的时间积累和多民族的融合发展,才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的龙图腾化。龙图腾的人演化为龙的学展示了多方面的研究,龙不仅在甲骨、金、纹饰、习尚中,也在占候卜卦和流传久远的美丽神话中,依据龙图腾创造出的艺术,不仅在学领域层出不穷。在百业之中也几乎无所不在,实为天下水大观矣。  相似文献   

16.
循环巨龙     
你家里有打印机吗?墨盒里的墨水用完后,你是把它扔到垃圾桶里,还是加了墨水继续使用呢? 废旧墨盒的危害废旧墨盒被丢弃后最终会被送到垃圾填埋场,其中的塑料及金属成分可能一百年后也不能被降解。其内部残留的墨水和调色剂会渗漏到土壤中,并随雨水流入江河湖海,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相似文献   

17.
《双语学习》2009,(5):9-9
今年的5月28日,也就是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里,好吃好玩的东西可多了!快来熟悉一下它们,过一个热热闹闹的节日吧!  相似文献   

18.
教学过程Warming up:Sing a song"Row,Row,Row your boat"设计意图:通过课前英文歌曲的热身活动,为学生的课堂学习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同时做好知识上的准备。Ⅰ.Talk about the topic Show a picture and read the topic:Dragon Boat Festival T:What’s the topic of Lesson10?Look and say.设计意图:通  相似文献   

19.
中华龙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岁次庚辰,中国农历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龙年。“龙”是华人心底的宠物,中国人自豪地把自己的祖国称为“龙的故乡”,把自己誉为“龙的传人”。这已不仅是图腾崇拜,或追求生机勃勃、无往不胜的吉祥物。它经过源远流长的历史沉积,已经成为深深印烙在每个炎黄子孙心灵上的一种丰厚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龙文化     
中国是一个龙的国度。龙文化是中国文化奋发精神的象征,龙文化体现的兼容综合、造福众生、开拓进取、与天和谐的主体精神,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优良传统。文章介绍了龙的起源与发展,阐述了龙的文化意蕴,分析了龙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