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初、高中《历史》教材知识结构的一点思考(上)王春良1989年5月16日,邓小平同志在《结束过去,开辟未来》的谈话中说:“过去的事完全不讲恐怕也不好,总得有个交代。”又说:“从鸦片战争起,……从中国得利最大的,则是两个国家,一个是日本,一个是沙俄,在...  相似文献   

2.
1989年5月16日,邓小平同志指出,从鸦片战争起,欺侮中国的十几个列强中,从中国得利最大的一个是日本,一个是沙俄,在一定时期一定问题上也包括苏联。”①日、俄争相侵占中国的领土,其中包括争夺中国的旅顺口。旅顺口宛如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辽东半岛的最南端。她自古以来就被称为“登津之咽喉,南卫之门户”。作为军港,其自然条件极佳。港口出入处较窄,而港内腹位较大,常年不冻不淤,港区三面为丘陵山坡环绕,陵坡植林茂密,甚富隐蔽性,地势相当险要。这类地形有利于构筑工事,组成对海防御基地,如果与附近的大连湾等湾澳锚地有机…  相似文献   

3.
自罗曼诺夫王朝以来,沙皇俄国一直在演绎着帝国扩张与空间安全的发展路径.在俄罗斯帝国形成发展过程中,空间的扩张是一个首要的条件,也是维持帝国运行的核心因素之一,帝国的安全也在于通过控制空间来予以保障.从沙俄帝国到苏联到今日俄罗斯,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通过空间扩张来维持并保障国家的运转,通过控制空间来确保国家安全;不同之处在于,沙俄帝国时期是通过纯粹的领土扩张来控制空间,苏联时期是通过意识形态的扩张来控制空间,今日俄罗斯是通过确保后苏联空间独联体地区作为其特殊利益区并拓展区域性安全组织来保障安全.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对华政策变化不定,但均紧紧围绕着一个出发点,那就是苏联国家的安全,民族的利益,它带有浓厚的大国沙文主义色彩及深刻的旧沙俄对外侵略扩张的传统痕迹。使苏联在援助中国抗战的同时,作出一些损害中国主权利益的行为,在出兵中国东北帮助打败日本的同时,大肆掠夺我国东北利益。  相似文献   

5.
阿富汗战争是苏联对一个弱小国家发动的战争,是苏联实现其南下战略的重要步骤,同时也是美苏在冷战的大背景下在中亚地区争夺势力范围的结果。苏联在这场战争中削弱了国力,没有获得好处,反而使美国从中得利。战争给阿富汗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至今这个国家仍陷在内战之中。  相似文献   

6.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沙皇俄国是其中最疯狂的一个。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屈服于沙俄的压力,让地筑路,使中国主权受到严重损害。日俄战后,日本帝国主义又从沙俄手中夺得中东路,使中东路问题更加复杂化。辛亥革命后,从北洋政府到国民党政府都没有解决中东路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联政府与国民党政府谈判,以“共管”的名义,使中国空享主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抵制了苏联外交政策中的大国沙文主义,终于将中东路收归国有,从而维护了中国主权  相似文献   

7.
一九○○年爆发的义和团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民族解放战争。当时,俄、英、日、德、美、法、意、奥八个帝国主义国家沆瀣一气,纠集联军,象饿狼似的妄图通过武装侵略一口吃掉中国这块肥肉。其中,沙皇俄国的野心最大,手段最毒。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沙俄除派遣近两万军队参加八国联军,侵入我京津地区以  相似文献   

8.
1919年和1920年苏联发表两次对华宣言,宣称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归还沙俄在中国取得之一切权益,但北京政府苛刻地要求苏联政府赔偿其内战时中国商人的损失和保证不做改变中国体制的宣传。对此,苏联是无法答应的。然而国际形势在变,苏联政局日趋稳定,政权日益巩固,国力增强;随着英、意、挪等国的承认苏联,国际掀起了承认苏联的潮流,其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为最大限度地维护在华利益,苏联对中国的态度也愈加强硬,中国失去了解决中苏问题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9.
俄国针对中国的情报战由来已久,早在清朝晚期就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在1949年之前,苏联特工出于国家利益对中国进行了大量深入地渗透和情报工作。俄国针对中国的情报战由来已久,早在清朝晚期就达到相当高的程度。1906年,沙俄军官曼纳海姆——后来的芬兰元帅,被俄军总参谋长库罗巴特金将军派往远东。库罗巴特金要求他利用两年时  相似文献   

10.
本节教材主要阐明两个问题,一是沙俄侵略东北,是教学重点;二是日俄战争.这场战争的特殊性在于双方都为争夺中国东北地区而战,并在中国领土上进行,初中学生似难理解,是教学难点.而日俄战争的结果,则关系到近代世界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局势的新变化,对此后中国政治形势有着深远的影响,是本节教学的另一重点.一沙俄侵略东北沙俄侵占中国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盛京(今辽宁)的野心由来已久.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爱珲条约》与《北京条约》,霸占了中国  相似文献   

11.
一苏联是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鼓舞者和支持者苏联是一向同情中国革命的。基於苏维埃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它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开始起即宣布废除了沙俄在中国的特权,一九二四年——二七年它帮助中国人民进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一九三一年“九一八”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后,它立即又伸出援助之手,声明“在道义上、精神上、感情上完全同情中国,并愿作一切必要的帮助,这样,从一九二七年十二月十四日被国民党完全破坏了中苏邦交关系,在全国进步舆论的压迫下於一  相似文献   

12.
一九○四年,沙皇俄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日俄战争。这是一场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是俄日两国为争夺我国东北地区,进而争霸亚洲、太平洋地区所进行的一次火并。战争以沙俄的失败而告终。对于沙俄战败的原因,长期以来,苏联历史学界的许多著作都以为是“沙皇政府对战争毫无准备”;①或者“俄国没有战争准备”;②“俄国在远  相似文献   

13.
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是一个以伊斯兰教为主流,附带其他宗教的复杂的中亚国家.但当吉尔吉斯斯坦经历了沙俄时期、苏维埃和苏联时期、独立时期这三个历史发展阶段之后,“东正教”一词深深地印在吉尔吉斯斯坦人民的心中,尽管本国的伊斯兰教文化的地位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本文着重分析在吉尔吉斯斯坦国内东正教文化的发展历程,并浅谈现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宗教状况及东正教在该国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对华战争》是列宁最早论述俄中关系思想的重要著作。它分析了沙俄政府对华战争的真实目的,揭示了沙俄时期俄中关系的性质;论述了沙俄侵华政策给中国人民和俄国人民造成的危害影响,提出了俄国无产阶级支持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任务;阐明了实现俄国对华和平政策的基本要求。列宁在该文中阐释的俄中关系思想对人们认清近代以来包括沙俄在内的帝国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实质,为世界各国人民争取和平国际环境、确立平等友好的交往关系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沙皇俄国由于其地理原因,是最早与我国有外交往来的国家之一,又由于沙俄军事封建资本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它在制定对华外交政策上不同于其它西方国家的特点.本文试通过论述沙俄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与中国签订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以下简称中俄<伊、塔通商章程>的内容及影响,着重分析近代中俄两国的外交.  相似文献   

16.
十七世纪初,沙俄已将魔爪伸进我国唐奴山之阴的唐奴乌梁海,首先是进行经济掠夺,继而吞食我国领土,叫嚣唐奴乌梁海“当属俄境”。辛亥革命爆发后,沙俄内阁根据尼古拉二世‘积极解决乌梁海地区问题’的指令,着手准备武装强占唐奴乌梁海。 沙俄重演其侵占西伯利亚的故伎,大搞武装移民。于一九一三年在中国领土唐奴乌梁海设置一名‘边境专员’和一名‘移民官员’,非法建立一百一十六个居民点,约两千多人。到一九一四年底,沙俄殖民者人数猛增到一万二千多人,当地居民总共才六万人。接着沙俄又强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七四年四月号的苏修《自然》杂志,在《旅途通讯》的标题下,发表了沙俄间谍军官普尔热瓦尔斯基上校率领的一支“考察队”于1883——1885年在我国蒙古、青海、新疆、西藏等地进行间谍侦察活动过程中给沙俄陆军总参谋部的十六件呈文、报告、电报和书信。这些资料是由一个名叫阿·伊·伊沃尔金的苏联“历史学家兼作家”  相似文献   

18.
加拉罕与苏联早期对华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拉罕是苏联早期对华外交活动中的一个十分关键的人物,他在促使苏中关系的改善和苏中建交的过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以苏俄副外交人民委员的身份发表三次对华宣言,宣布废除沙俄与其它帝国主义国家所缔结的宰割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放弃一切在华特权,赢得了中国人民的好感,为苏中建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以苏俄特命全权公使的身份与中国北洋军阀政府进行谈判,几经周折,签订了《中俄协定》,初步解决了两国之间一系列悬而未决的问题,促成了苏中建交。但需要指出的是,加拉罕在对华外交活动中的一些做法及反映在由他所签署的《中俄协定》及其附件中的一些内容,则暴露出了苏联对华外交中存在有极端民族利己主文和大国沙文主义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高鸣放  余志强 《华章》2007,5(10):43-44
1956年以后,中国与苏联两个最大的社会主义友好国家,在经济、政治、外交等方面的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中逐步走向分歧扩大,最终同盟瓦解,关系破裂.本文对此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20.
苏联斯大林:苏联共产党领导人,一战期间是一个布尔什维克的小队队长,后被捕入狱,至革命胜利。科涅夫:苏联元帅,苏军的后起之秀,后来和朱可夫一起打进柏林。一战期间,他是名士兵。朱可夫:苏联名将,一战期间,他在沙俄骑兵部队服役,获得两枚乔治勋章,后来加入红军。美国罗斯福:美国总统,一战期间,他在海军当秘书。杜鲁门:1945年美国总统,一战期间,他是一名表现突出的炮兵军官。艾森豪威尔:美国五星上将,在二战中,成功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