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推铅球滑步双支撑阶段的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铅球的滑步双支撑阶段是完整动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这一阶段起着承上(滑步)启下(最后用力)的作用。通过对背向滑步推铅球滑步双支撑阶段的分析得出,铅球的滑步双支撑阶段是一个衔接连贯的过程,这一阶段的动作节奏过慢或过快都将影响铅球最后用力动作,影响滑步阶段所获得的初速度。正确的动作节奏应是在保证形成最佳用力的条件下越快越好。  相似文献   

2.
为了保证推铅球动作的高速度,分别对滑步和最后用力动作提出主要技术要求,并指出,推铅球完整技术动作,应该是放松自然、连贯流畅、衔接紧密而用力结构简单、实用,充分发挥技术的总体效益。  相似文献   

3.
赵洋 《体育世界》2010,(2):54-55
文章以女子铅球运动员马乔为研究对象,运用生物力学方法对其推铅球技术进行运动学特征分析。结论:在滑步阶段,马乔左腿摆动最高速度出现的时机过早,蹬摆技术动作之间连接的不理想,右腿离地时小腿与地面夹角过大;在过渡步阶段,重心速度起伏过大、单支撑时间过长;在最后用力阶段,马乔的超越器械姿势比较充分,但躯干用力动作操之过急、髋部动作的前不够,表现在用力点不是很突出,加速效果不是很显著、出手时的速度不够快、出手角度偏低。  相似文献   

4.
<正> 多年来的教学使我感觉到要提高学生推铅球的成绩,教好滑步动作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中,我注重教学效果,重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在教滑步动作过程中、我采取了下面的方法和步骤(以右手推球,侧向滑步为例)。一、分解教学 (一)摆动腿预摆练习目的:培养学生在单腿支撑做摆动腿预摆时,掌握和控制重心的能力(见图1)。组织形式:发口令集体做。动作要求(按口令做):预备——向右侧稍屈体,右腿微屈,重心位置偏右腿,左腿成侧虚步。  相似文献   

5.
李玉 《体育教学》2007,(3):61-61
背向滑步及髋部的顶转是背向滑步掷铅球的关键所在,滑步的距离、滑步的节奏及滑步的速度又是滑步技术动作的要点。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动作经常出现滑步与最后用力阶段脱节,滑步节奏掌握不好,滑步距离短及滑步  相似文献   

6.
<正> 在铅球教学和训练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错误:由于学生滑步距离太短,形成了上体过早抬起,重心在两腿之间;另外由于学生滑步距离达不到要求,在练习时只注意滑步技术,出现推球臀部后坐现象;甚至因为滑步技术不正确,只用手臂力量推铅球,造成了手指、手腕挫伤等。为纠正这些错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了“踢瓦片”的方法。“踢瓦片”本是中、小学课余时间常开展的游戏活动。将它运用到铅球滑步教学中,实践证明:这种方法简便、切实可行。 (一)侧向式推铅球 1.滑步技术练习:身体侧对投掷方向(右腿为侧),右腿支撑,左腿提起,重心落在右腿上,上体正直,瓦片放在脚内侧稍前方。当右腿稍屈膝后,左  相似文献   

7.
一、衔接技术的一般概念所谓衔接技术就是把滑步所获得的预先速度和良好的超越动作很好地运用到最后用力当中去(也就是滑步与最后用力衔接一刹那时的动作结构和动作节奏)。衔接技术的主要任务是把滑步时所获得的水平速度和良好的用力姿势不停顿地过渡到最后用力。另一方面是滑步结束用力开始的瞬间在动作结构上应形成良好的超越器械动作,为加长最后用力的距离提供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对铅球技术中滑步最后用力衔接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的铅球技术包括滑步和最后用力两个技术部分,这两个技术部分是不可分割的完整技术体系。衔接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铅球技术的发挥和成绩的提高。推铅球技术中只有在做好衔接技术的基础上,才能做到把滑步所创造的预先速度过渡到最后用力中去和用力之前是否保证最有力的姿势,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节奏是一种运动特征。它不但显示动作的速度、强度和幅度,而且表示动作的时间限度。铅球滑步节奏主要是指滑步动作的时间上的分配。推铅球的滑步动作,是形成“超越器械”的关键,对成绩有直接影响。它的技术特点,必然反映在节奏上。因此,掌握合理的滑步节奏,是迅速提高成绩不可缺少的条件。然而,对滑步节奏问题,却未予以应有的重视。至今在教学和训练中,尚缺可参考的“节奏”标准。通过对本课题的探讨,试求滑步的最佳  相似文献   

10.
陈支越 《山东体育科技》2002,24(2):19-20,24
在推铅球技术教学中,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动作,对初学者学习掌握正确的技术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对推铅球技术中滑步过程的腾空与右腿落地至左腿落地成最后用力姿势阶段的错误动作之间进行因果关系分析,为铅球技术的教学和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现代的铅球技术包括滑步和最后用力两个技术部分,这两个技术部分是不可分割的完整技术体系。衔接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铅球技术的发挥和成绩的提高。推铅球技术中只有在做好衔接技术的基础上,才能做到把滑步所创造的预先速度过渡到最后用力中去和用力之前是否保证最有力的姿势,其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衔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斜板练习提高背向滑步推铅球的滑步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建安 《体育科技》2002,23(3):29-30
为解决滑步推铅球提高右脚收拉速度以及滑步和最后用力的衔接 ,运用斜板辅助训练手段 ,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迅速提高铅球成绩 ,对于纠正滑步推铅球易产生的“脱节”错误动作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原地推铅球是高考体育专业素质考试项目之一,同时也是课堂教学中侧向或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的基础动作。由于背向推铅球技术难度较大,一般在中学教学与训练中以侧向推铅球为主。虽然高中体育教学背负着"低层次重复"技术劝作教学的嫌疑,实践中还是不难发现许多同学甚至高考学生的原地侧向推铅球技术仍普遍存在缺陷和不足。原地侧向推铅球分为握球与持球、准备姿势、最后用力、铅球出手后维持身体平衡等部分。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原地侧向推铅球的要领"口诀",与其他现有的推铅球"口诀"相比,简约、明了、且压韵。原地侧向推铅球的要领:  相似文献   

14.
问题6:就脚的位置、平衡和动作幅度而言,您认为旋转推铅球理想的开始姿势应该怎样?巴卡里诺夫 有三项重要因素决定了技术的阶段结构。第一是中段技术的无支撑阶段和右腿单腿支撑阶段,第二是单腿支撑进入旋转阶段,第三是双腿支撑最后用力阶段。开始的站立姿势与掷铁饼非常相似,铅球运动员双脚以肩宽开立,双腿半屈。躯干微微前倾,左臂向体前伸展,向右转动上体。而后体重移到左腿,运动员进入推铅球技术的开始阶段,即双腿支撑开始旋转,紧随单腿支撑进入旋转阶段,再衔接技术的各主要阶段。古德曼 运动员应该以放松状态进入开始姿势…  相似文献   

15.
铅球、标枪、铁饼最后用力技术动作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铅球、标枪、铁饼都是以远度决定成绩的田赛项目,在整个投掷技术动作中,最后用力动作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尽管三个项目所投掷的器械不同,但就其最后用力动作而言,三者存在着许多异同。下面就三者最后用力动作进行具体分析。一、铅球的最后用力 铅球的最后用力动作因滑步的长短而大致分为两种技术动作。 (一)短长型(滑步距离较短而最后用力的一步距  相似文献   

16.
原地推铅球是高校体育专业考试必测的项目之一,而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原地侧向推铅球技术,这种姿势不易使考生发挥应有的腿、腰部及全身力量,从而影响其考试成绩。改进原地推铅球的技术动作就成为笔者研究的课题,本文就自己多年的教学训练的实践,借鉴链球、铁饼最后用力的姿势与动作技术,结合原地规则下的推铅球动作,创造背向“旋转一展开”式推铅球技术,并进行了教学实践,实践表明:它是提高该项目成绩的有效方法,也是原地推铅球最优化的动作技术。  相似文献   

17.
“精讲多练”不但可以克服学生多器材少的困难,而且还能够提高运动密度,达到增强学生体质,掌握运动技能的目的。但是很多青年教师往往怕讲不清楚,造成讲解多、学生练习少。“精讲”就是要求教师在讲解时抓住动作关键,用几句话或几个字把动作要领讲清楚,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动作要领。我上过这样一次课,教材是原地推铅球,课的目的要求学生们掌握推铅球的最后用力。结合技术图解,采用了三十二字的顺口溜:“右腿蹬地,转送右髋,左侧支撑,髋超于肩,挺胸抬头,伸臂推球,爆发用力,腕指推球。”语言简练,生动形象,条理清  相似文献   

18.
李勇 《湖北体育科技》2002,21(2):203-204
推铅球技术的关键是最后用力,而支撑腿技术又是整个环节中最重要的部分,支撑腿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最后用力的效果。教学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在推铅球最后用力时,支撑腿技术不够完善,影响推铅球的成绩。因此,在教学中应针对此问题,进行教学实验研究,做到有的放矢,使推铅球成绩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铅球滑步与最后用力衔接技术的教学初期的教学手段方面的研究甚少,文章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认为:采用二十二字口诀,对建立正确的铅球技术概念和掌握合理的滑步技术以及与最后用力的衔接技术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简单、实用,充分发挥技术的总体效益,是推铅球技术的发展趋向。动作结构(即用力顺序及动作的内在联系)和速度结构(即推铅球过程中速度的分配及速度的传递等)是现代推铅球技术训练的主要范畴。最后用力的加速能力,不仅取决于运动员身体素质(特别是速度力量)的发展水平,而且受其掌握推铅球技术完善程度的影响。铅球最后用力的加速部分由两方面构成,其中“左腿支撑”普遍受到重视,并得到强化。而另一个环节却往往被忽视,即“左臂牵引”。在最手用力过程中,躯干形成“侧弓”,并即将向投掷方向“反振”的瞬间,左臂领先于躯干向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