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何聪  陈锐 《山东教育》2006,(6):64-64
有不少学者认为追问“什么是一堂好课”几乎是一种徒劳,因为“一堂好课”所隐含的因素过于复杂,甚至不可言说。  相似文献   

2.
究竟什么是一堂好课?有不少学者认为这种追问几乎是一种徒劳,因为“一堂好课”所隐含的因素过于复杂,甚至不可言说。  相似文献   

3.
观点     
《福建教育》2007,(6):4-4
【刘良华:一堂好课至少有三个基本要素】“一堂好课”这个话题虽然复杂,但还是可以从“复杂“中找出一些“简单”的要素。我们借用韩愈的框架,认定一堂好课至少有三个基本要素:传道、授业和解惑。韩愈的“传道”在这里主要指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培育学生的人格;“授业”在这里主要指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惑”在这里主要指让学生主动学习并在学生提出自己的困惑之后教师再给予解答。  相似文献   

4.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关于“一堂好课的标准”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好课”的标准,人们有着个性化的理解,不同的学科或同一学科的不同阶段也有着不同的特点。但从课堂教学的宏观层面上看,依然存在着很多共性。在此,笔者把“一堂好课”定义为“一堂家常好课”,也就是说既是公开课也是日常课。  相似文献   

5.
魏萍 《现代教学》2010,(5):72-72
什么是一堂好课?一堂好课的标准又在哪里?叶澜教授认办一堂好课要做到“五实”,即一节好课应该是扎实的课、充实的课、丰实的课、平实的课、真实的课。  相似文献   

6.
《历史教学问题》上展开了“上好一堂中学历史课的标准是什么”的专题讨论,我认为这个讨论很重要,很有现实意义。一个教师弄清了一堂好课的标准,并且能想方设法讲好某一堂课,就有希望讲好第二堂第三堂课。有好多教师问我怎样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我总是劝他们花最大的精力讲好一堂自己最喜欢的课,然后从这堂课中来总结经验,摸索出教学规律和自己应该走的一条路子来。一个名演员,每个戏上都得见功夫,但总有那么几个“保留节目”、“拿手好戏”。一个好教师也一样,每堂课都得用力,但要有那么几堂课讲得特别出色。我们经常举行观摩课,就是做出一堂好课的样子来给大家看,让大家共同研究。这种“解剖麻雀”的方法,是我们总结教学经验的捷径,历史教学是由一堂一堂接连不断的课组成的,弄清了一堂好课的标准,总结了一堂好课的经验,就能更深刻地了解历史教学的全貌。  相似文献   

7.
一堂好课是什么样的?从新课标上看,一堂好课应该把握好三个基本点:一是有机整合“三维目标”;二是科学制作“教学设计”;三是主动完成“科学探究”。而这三个基本点又该如何联系到一块?笔者认为应该以一个核心问题为“中心”,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一堂好课,已有学者进行了不同的阐释。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应该做到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张楚廷教授从“教学即教问”出发,认为一堂能引发学生许多问题的课是好课,能引发出难倒教师的问题的课是更好的课。好课应该是一场知识的盛宴,是一种精神的享受,是教师与学生交流和思辨的舞台。  相似文献   

9.
一堂善于比较的好课候月婵(浙江宁波镇海教师进修学校)在开展教坛新秀评比活动中,有一堂“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课,颇吸引人。它的特点是把“比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从比较中突破了难点,突出了重点,从比较中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达到了教学目...  相似文献   

10.
李曾  戴宇 《辽宁教育》2015,(7):23-24
什么是一堂好课,已有学者进行了不同的阐释。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应该做到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张楚廷教授从“教学即教问”出发,认为一堂能引发学生许多问题的课是好课,能引发出难倒教师的问题的课是更好的课。好课应该是一场知识的盛宴,是一种精神的享受,是教师与学生交流和思辨的舞台。一、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教学素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一堂好课要看师生有没有很好的“交往”,老师是不是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全面的看,一堂好课应具备这样一些特点:一、结论与过程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一堂好课标准的讨论,曾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新课程实施以来,虽然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和教学效益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但“一堂好课的标准”仍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许多专家学者、一线教师的观点有价值、有意义、有影响,为中学历史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然而,转换角度审视当下的历史课堂,我们发现它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本文拟结合教学实践,从课堂教学公平的角度,对一堂“好课”的标准谈几点看法。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指正。  相似文献   

13.
一堂好课的课堂应该是轻松愉快的,但在知识目标的要求下,要经过怎样的过程才能实现快乐呢?我校一年级数学组教师在组内研讨“认识钟表”的三次教学实践中有了深深的体会:好课是“放”出来的。  相似文献   

14.
尤学文 《宁夏教育》2008,(10):64-65
我认为,一堂好课应该是“三个为主,两个层面,三条标准”的和谐统一。 “三个为主”虽然是老话,但是,所揭示的内在规律却永远是新鲜的。即便是在新课程条件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仍然是支撑一堂好课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5.
在课程教材改革的教学实践中,什么是一堂好课,是大家探讨最多的话题,有人说,一堂好课要有丰富的知识含量,这是任何时候评价一堂好课都必须守住的底线;有人说,好课是追求学生收获的,如同农民没有收获的耕耘是徒劳的一样,学生没有收获的课是失败的,收获才是教学的真正目的;也有人说,一堂好课不仅是解决了学生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提出新问题的课,教师不但能答疑,而且还能启疑,能引导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还有人说,一堂好课,学生应当觉得轻松,感到兴奋,感到自信,好课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不满足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相似文献   

16.
因工作的需要,我经常要下校听课,经常要组织各种公开课观摩活动,也经常要开展或参与一些诸如优质课、教坛新秀、优秀教师评比的听课活动,不少青年教师总这样问我: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简称“品德课”)教师要从哪几个方面去把握和驾驭课堂教学才算是一堂好课?针对这些问题,我有时感到很茫然,无从回答,因为“精彩源于细节”,涉及一堂好课的细节实在太多了。但有时我又感到不难回答,因为作为一名品德课教师,不能老是被好课的各种细节所束缚,如能做到一些品德课教学的基本要求,也不能不算是好课。一堂好课对于…  相似文献   

17.
一堂真正的好课,应该是“学习课”。而不是单纯的“教学课”。一堂好课给人的感觉,师生都应该是学习者,都在超越自我,同时互相帮助和交流。学生不但能看到教师思维的结果,而且能看到教师思维和探索的过程。教师不应摆出一副专门教导别人的架式,学生也不可以摆出等待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架式。在一堂好课上,教师首先是个学习者(学者),其次是个引导者,最后才是个管理者和领导者。这样的课,才是“学习社会”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18.
在各种示范课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课堂上学生“热闹”的场面。每当看到“热闹”的课堂,我不禁庆幸这个班的学生遇到了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堂好课,诸子百家,各有说法。但我认为物理中的很多知识点抽象难懂,不少学生有畏难情绪,必须有幽默风趣的授课教师,在一堂充满知识容量的课上,保证让看门道的学生看到门道,同时又让喜爱热闹的学生感受到了热闹,这就是我对一堂好课的基本要素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更是这艺术中的翡翠珍品。一堂好的语文课本身就是一篇意趣横生的美文,秀外而慧中,文美质亦美。一堂好课就像一串精美的珍珠链,是由许多精致的珍珠连缀而成的。因此,一堂好课也是由一些精美的“细节”因素组成的。在此笔者就构成好课的一些重要的细节因素,作一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的核心问题是“引导”做一个好的语文老师,上好课是一个基础。但什么样的课算是好课?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是什么?关于这一点见仁见智的观点都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