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新教育的发起人朱永新教授曾反复强调:"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在我看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阅读。对于学生来说,这句话更为重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相似文献   

2.
朱永新教授曾经说过:“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在我的从教生涯中,如果说我的教育观念有些许重大改变的话,那是从读书开始的。  相似文献   

3.
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教师们为什么拒绝读书》(本期第31页附有原文),深受震撼。朱教授坦言教师拒绝读书除了闲暇时间少外,还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是他们缺乏阅读的需要,二是他们缺乏阅读的环境。这两个缺乏引起了我的思考。我认为这两个原因第一个为重,要拯救教师读书,首先就应该让阅读成为教师的一种需求,从而实现内在的拯救——自救。  相似文献   

4.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可以改变命运,成长不可无书。新教育实验专家朱永新教授认为,要把全民阅读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没有阅读就没有精神的发育,一个没有阅读  相似文献   

5.
吴开宇 《生活教育》2012,(17):85-87
阅读共16本的《朱永新教育作品》无疑是一次精神上的"饕餮盛宴",更妙的是还可以"挑三拣四",由此,《朱永新教育作品》之《我的阅读观》成了我踏上全新阅读之旅的"第一本"、"第一思"、"第一记"。阅读的"沙化"现象从百家讲坛盛行一时到国学的"回温",实际上都折射了一个事实,阅读的"沙化"、"荒芜"现象。  相似文献   

6.
袁蓉 《语文天地》2011,(6):38-41
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阅读担负着构筑学生"精神家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大使命。但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7.
有资料表明,中国人年均读书只有0.7本,与以色列人均每年读书64本相比,我们的阅读量少得可怜。同样,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小学生的阅读情况也不容乐观。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其实就是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发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8.
托尔斯泰说:"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年龄的增加,身体的长高,也不仅仅是知识的增多,阅历的增广,更重要的是心理的成熟,精神的丰满。我很喜欢朱永新教授常引用的一句话: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读书习惯是一个人一生的财富,必须从儿时养成。培养孩子读书习惯应该从购书、阅读开始。亲子共读不失为融洽亲子关系、提高孩子阅读品质的好方法。著名的教育学者朱永新说过,一个民族的阅读史就是这个民族的精神发育史。我很赞同他的这个观点。阅读必须要从小抓起,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的培养从认字之后,有了初步阅读能力时就要正式开始。  相似文献   

10.
一、读点书苏州大学教授、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在一定意义上说,读书就意味着教育,甚至意味着学  相似文献   

11.
一、低年级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曾说:"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在先进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浓郁的书香飘进校园;越来越多的老师推崇课外阅读,不惜时间让孩子自主阅读;越来越多的家长支持课外阅读,不惜钱财购置课外书籍。但在这热闹的读书背后,我发现孩子们对读书总是敷衍了事,浮于表面。  相似文献   

12.
在首届全国教师阅读与专业成长高峰论坛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作了《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学术报告,其中“多渎书学习就能使你精神充实,幸福成长”的渎书箴言让我记忆深刻。如何才能让教师在阅读中幸福成长?笔者以为管理者们开展的读书活动要扎实有效。如何实现有效?“四大策略”给力有效阅读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的。"阅读朱永新教授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教育讲演录一书,感慨颇多。 "教师工作的幸福在哪里?""学生学习的幸福又在哪里?"不知从何时起,这两个问题就盘旋在我的心底。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我也一直在为解决这两个问题而努力。  相似文献   

14.
<正>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读书不一定成就名师,但读书一定能够促进教师实现专业成长。读书的教师内心是平和而幸福的,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喜欢阅读,一天不看书就感到生活中缺少了什么。在我看来,闲暇时光还真找不到比翻书更有意义的事情。回眸自身的读写经历,昨日仿佛就在眼前。儿时,图书匮乏,除了课本,难见课外书。记忆最深的就是巴掌大的图画书,我们又称"连环画""小人书",上面配图下面文字,一本  相似文献   

15.
"书香校园"是具有创造浓郁的阅读氛围、丰富的阅读资源、多彩的读书活动的校园。2005年前后,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新教育理论的事件及推广研究》课题组召开了第一届"营造书香校园"研讨会,苏州大学教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就提出了"建设书香校园、创学习型学校"的倡议。 近十年时间过去了,书香校园建设推进得怎样了?书香校园建设有以下阶段。  相似文献   

16.
<正>有资料表明,中国人年均读书只有0.7本,与以色列人均每年读书64本相比,我们的阅读量少得可怜。同样,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小学生的阅读情况也不容乐观。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其实就是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发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毫无疑问,阅读会让人获得智  相似文献   

17.
正朱永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市副市长。在中国众多的市长中,朱永新是学教育、研究教育、主管教育的第一人。因其《我的教育理想》《新教育之梦》《创新教育论》《享受教育》等著作的相继问世和"新教育实验"突飞猛进式的发展,被人视作当今中国教育上的一匹黑马。近期,我拜读了朱永新教授《改变,从阅读开始》的文章,文章主要包括:阅读  相似文献   

18.
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理念倡导我们要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倡导大家做喜欢读书、享受阅读快乐的人。为了推动阅读活动在我园以及每个家庭的深入和持之以恒地开展,我校迎着秋日的阳光,伴着桂花的飘香,举办的"快乐阅读"活动隆重开幕了。  相似文献   

19.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多次提到读书的重要性,他认为学生智力发展的主要途径就是阅读、思考。朱永新教授也说过,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可见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活水之源。尤其在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涌现的今天主动地开展课外阅  相似文献   

20.
一、教师要带头读书 朱永新教授有一句话经常被引用:“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阐述了阅读对一个人的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广大教师并没有对读书引起足够的重视,至少从实际层面上看,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读书的状况不容乐观,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教育管理者和广大教师的发展甚至整个教育的发展那么,教师应该读什么书?怎么读?本刊约请了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局长、校长和教师,他们根据自己的读书经历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