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部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阅读效率不高。要有效提高阅读效率,势必优化期待策略,调整期待视野,有效调控阅读教学,引领学生深度阅读,提升阅读品位。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本来是基于学生阅读的兴趣、期待和不理解才有教学的必要,而当前学生的阅读期待普遍被压抑甚至是被窒息,感悟交流式课堂试图基于学生阅读期待,以预学——交流——质疑——总结为课堂要素,寻找一种阅读教学的课堂突破,并试图在案例研究中寻找一条师生共同自我成长的专业和学习之路。  相似文献   

3.
语文阅读课堂要善于运用阅读期待。期待让学生渐渐"读懂";期待让学生慢慢"读会";期待让学生逐渐"读活"。运用阅读期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达到深化语文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阅读期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教学策略。把握阅读期待的要义,运用好阅读期待,学生与文本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融合必将得到有力的保障,课堂也一定能够因为阅读期待而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5.
阅读期待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激发和调动自己的已有知识、能力,使新信息变得更容易理解和吸收,同时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阅读期待的巧妙运用,能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期待心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凸现学生独特的内心感受,使课堂因此而充满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整本书阅读任务群逐步走进了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每一部作品在内容、语言、结构上都有一定的逻辑性、系统性,教师应从学生的阅读期待出发,选择、确定整本书阅读的内容,设置阅读任务,设计整本书阅读的课型。拟从学生阅读期待的视角,以《傅雷家书》为例,具体阐释阅读问题、阅读内容、阅读目的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7.
将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期待”嫁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期待中投入,在期待中品味,在期待中升华,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寻找乐趣,使数学课堂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8.
日前有幸学习了特级教师金明东执教的《惊弓之鸟》一课的实录。课堂中,教师创设有效情境,利用阅读期待,构建学生的期待视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阅读审美认同能力,课堂因此而彰显出蓬勃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9.
阅读过程是期待唤醒和期待实现的过程.文本意义源于读者用自身期待构建和创造文本.期待的教学功用主要表现为:预期作用、补白作用和选择作用.阅读课堂具有创造性、新颖性,让学生有出乎意料之感,才能超出或校正阅读期待.  相似文献   

10.
郑百苗 《湖南教育》2003,(23):50-51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其中“阅读期待”为新术语,为以往语文教学未涉及的新概念。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它要求教师关注和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兴趣,提高教学效益,让课堂更精彩。浙江特级教师金明东执教的《惊弓之鸟》,创设情景,利用阅读期待,共同构建学生的期待视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审美认同能力,课堂因此充满了生命活力。一、在期待中“倾听”文本师:上节课老师…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头戏,而传统的阅读教学总是以老师的直接分析代替了学生的阅读思考。文章从诱发阅读期待、激活学生期待、加强阅读期待、延伸阅读期待四个方面阐述如何通过阅读期待激发小学生的阅读欲望。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其中“阅读期待”为新术语,它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学会拥有宽厚的期待,关注学生的阅读期待,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教学效益,让课堂更加精彩。金明东老师在浙江省第二届阅读教学大赛上执教的《惊弓之鸟》,创设情境,利用阅读期待,共同构建学生的期待视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阅读审美认同能力,课堂因此而充满了生命活力。一、在期待中“倾听”…  相似文献   

13.
雷喜峰 《教育革新》2007,(11):42-43
阅读期待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是阅读教学得以有效展开的基础。那么,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增强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呢?  相似文献   

14.
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在语文教学中,激活阅读期待对学生尽快深入文本、品读学习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因此,教师应通过质疑、悬念、拓展等手段,激活学生阅读期待,提高阅读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阅读教学中,阅读期待是指教师通过悬念设计、情境创设,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对文本产生的一种期待心理和期待视野。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  相似文献   

16.
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教师应该从阅读之根本——"文本"入手进行深入地解读,找到架起教师、学生与文本这三者间的支点,用期待的目光,审视阅读期待,实现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的有效接轨,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7.
吴朝霞 《家教世界》2013,(4):150-151
新课标在阅读教学建议中提到"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通过研究阅读期待,了解小学生的阅读心理,运用各种策略把学生的阅读心理转化为强大的内驱力,驱动学生积极地阅读。通过研究作者简介、作品简介、封面、插图、故事情节等,总结相应策略促进学生有质量地阅读。  相似文献   

18.
王强善 《教学随笔》2013,(20):12+17
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不同的途径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并利用阅读期待,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阅读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9.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学习内容、效果、目标等受年龄心理特征的影响。阅读内容需适应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违背阅读心理,其阅读效果甚微。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就需要研究学生的阅读心理,恰切地利用学生阅读期待,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本文试从培养阅读兴趣、利用阅读期待、锻造阅读品质、完善阅读策略四个层面进行探讨,旨在总结一些可操作的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期待就充分满足了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借助阅读期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阅读质量。本文对如何借助阅读期待来提高阅读质量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