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建 《新闻记者》2003,(5):47-49
案例1.新报研讨会1999年春,法制日报有关领导提出,《中国律师报》老是赔钱,想改名办成一张走市场的报纸(详见本刊第4期《中国律师报:风雨中走过六年》),算来算去,觉得《法制日报·今日周刊》最有接手的实力。当时,《今日周刊》由法制日报文艺部主办,它是一个有新闻特点又包含文化内容的综合性周刊,每周六出8个版。大约是1999年9月7日,报社开了一个大会,报社主要领导都去参加了,会上让《法制日报·法律服务专刊》主任李玉伟、《中国律师报》总编室主任高秀峰和我发言,各自谈谈创办新报纸的想法。这个时候,司法部党组已经通过决定,新报纸定名…  相似文献   

2.
所谓法制新闻,是指社会生活各方面新近发生的与法制相关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报道。法制新闻必须坚持客观、公正、平衡、理性的基本原则。自1980年我国第一份专业化法制类报纸《中国法制报》创刊以来,法制新闻历经30余年的发展,已进入一个空前的繁盛期,其报道对象范围不断拓展,报道比例不断上升,成为近年来"最能吸引受众眼球"的新闻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3.
魏文欢 《青年记者》2017,(32):33-34
言论版是报纸进行意见整合的重要版面,不仅为各种评论文章及观点提供了重要的传播平台,而且有助于报纸树立品牌形象,因此,言论版是我国报纸近些年来建设发展的重要领域.无论党报、都市报,还是专业性的报纸,都在加强言论版建设的力度,如《中国青年报》的“青年话题”专版、《法制日报》的“声音”版等言论版,在社会舆论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提升了这些报纸的权威性. 然而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壮大,传统纸媒的生存环境、内容生产、传播途径都在发生重大变化,报纸言论版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作为中央政法委的机关报,《法制日报》既是党在政法战线的主要喉舌,又是一张专业性很强的法治类报纸,近几年,该报为应对新媒体的挑战,积极推进媒体融合的步伐,志在打造成“我国法治领域规模最大、实力最强、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现代化法治传媒集团”.  相似文献   

4.
法制新闻采写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 制新闻就是以法制事件、法制问题、法制动态为依托的新近发生的法制事实的报道。法制新闻在国外 ,一般是按社会新闻处理的。在我国 ,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 ,也无法制新闻一说 ,那时有关法制方面的报道 ,也基本上属于社会类新闻 ,而且由于当时的法制建设薄弱 ,这类新闻数量很少。法制新闻之所以成为今天的一个新闻门类 ,其决定性因素是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和法制新闻的大量涌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将全党工作重心转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 ,也明确提出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从70年代末的刑法、刑诉法…  相似文献   

5.
吴翔 《传媒观察》2012,(3):36-37
正一、戈公振——开启中国新闻法制研究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不惟是中国新闻史系统研究的开始,同时也是系统研究新闻法制的开山之作。书中开宗明义指出:"报律一名词,见于光绪二十四年六月二十九日之上谕,至三十三年十二月始行颁布的《大清报律》"①;尤其是第六章《报界之现状》中第十七节《关于报纸之法律》,对于中国新闻法制进程,进行专门的总体记述和讨论。戈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日趋完善,法制新闻也成为一个热门,日益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和重视。各类报刊大量的法制新闻不断涌现。除了《法制日报》和人大、公安、检察、法院、律师等部门及行业的专业报纸外,各省市级党报党刊、经济类报刊和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为增强可读性、扩大读者群,也纷纷开设了法制版和法制专栏。这里,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就如何办好地市党报的法制版说说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并无像中国这样的法制类报纸.虽然金融类报纸在西方的新闻范畴中是一个重要的种类,但法制类报纸却完全没有可类比性,甚至就根本没有"法制类"这样一个概念.如果在美国见到一张报纸名称有"法制"或"法"这样的字眼,实际上称之为"行业报"更准确些.  相似文献   

8.
裴亮 《新闻知识》2001,(11):38-39
法制宣传报道是我们党整个新闻宣传报道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组成部分,在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担负着重大使命。每一位从事法制报道的新闻工作者要积极探索,努力开拓法制报道的新天地。对一些现代都市报、晚报和早报来说,法制类新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法制类新闻因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新奇性吸引着众多读者。然而,综观当前的法制类新闻,有不少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从内容上看,大多是对案件本身进行报道。如某月某日,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一起…  相似文献   

9.
法制类报纸报道离不开案件报道。笔者所在的中共广西区政法委主办的《广西政法报》,除了一些重大案件作为要闻稿发外,还按案件的不同类型设置不同的报道专栏、专版,如:法制焦点、权益关注、经济与法、华夏要案、法制生活、律师广角、律师在线、法海观潮、以案说法等。案件,是指有关诉讼和违法的事件。案件报道属于社会新闻的范畴,是社会新闻中的法制新闻。由于案件报道是曝光社会的假、丑、恶的一方面,其在新闻中的特殊性、重要性,很容易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和震动,以及在新闻实践中其涉讼新闻侵权的比例的增多,有必要引起法制类报纸的新闻记…  相似文献   

10.
荆丽娜 《新闻世界》2012,(11):126-128
本文以“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南方人物周刊》为代表分析新闻类周刊的微博应用情况。认为其成功的微博经营策略使老牌的新闻类杂志焕发了新的生机,且对报纸微博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家司法部法制宣传司与《人民日报》、《法制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农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六家新闻单位联合开展的“12·4”全国第一个法制宣传日征文活动中,我采写的刊登在2001年11月28日《人民日报》上的作品《法律,改变了我的命运》征文,荣获本届征文大赛一等奖。国家司法部还为我颁发了获奖证书和奖金。在此次征文活动中,全国共收到  相似文献   

12.
办好法制报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办好法制报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探讨丁地树刘自贤我国法制新闻作为一项真正意义上的新闻类别,其出现不过是二十年的事,尽管起步迟,发展却很快。目前,除全国性的《法制日报》外,各省都有自己的法制报,大多数省会城市以及一些中等城市也创办了自己的法制报,法制领域的...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大事记 01月1日《宝钢日报》创刊。这是上海150多家企业报中的第一份日报。前身是《宝钢战线》。 01月1日《新闻出版报》评出1991年我国新闻界十件大事。 01月1日天津市新闻纠纷调解委员会开始受理涉及新闻民事案件。 01月ZB《法制文萃报》创刊。该报由法制日报主办。 01月2日我国第一家彩印经济报纸市场报改版。改版前为四开八版,周二刊,改版后为对开四版,周三刊。 01月初《经济B报》开始增加星期三“扩大版”和“周末版”。各地报纸纷纷增出“周末版”。 01月初我国第一家24小时全天候播出的电台广州人民广播电台正式开播。 01月…  相似文献   

14.
宋朝的内参     
这几天回看2011版电视剧《新水浒》,有个镜头让人笑崩了:李逵那大肚子货,打开包肉的油纸,纸上赫然印了4个大字——“法制日报”。宋代没《法制日报》,李逵也无法穿越。但宋代确有报纸,官办报纸多为手抄版,被称为“邸报”;民间或私办报纸,除手抄外,还有印刷版,称为“小报”,偶尔也称“新闻”。  相似文献   

15.
宋歌 《传媒》2015,(5):52-53
商业类报纸是传播商品交换过程中的新闻及相关信息的连续出版物.在报业发展史上,商业类报纸是出现最早的报纸之一,是商品社会形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报纸种类.目前我国大陆约有冠名“商”字号的商业类报纸60家,其中有国家级的《中国商报》、省级的《成都商报》、行业级的《机电商报》等.认真分析这些冠名“商”字号的报纸发现有许多却“在商不言商”,名曰“商报”,但实际上却演变成了都市报、大众生活报,还有的成为“四不像”的大杂烩.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新闻类期刊的真正发展开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有《半月谈》和《环球》两种月刊,以及《嘹望》周刊和《南风窗》共四种新闻类期刊。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下,中国的媒体开始了一系列观念转变和体制转轨,此时,读者也已经不再满足于报纸所提供的各式各样的信息,他们开始关注更加深刻和专业的分析评论。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有影响的全国大报,还是覆盖域集中的地区报纸,都不能忽视法制报道,各报都有专跑法制战线的记者.大都辟有法制专版。《三秦都市报)、《西安晚报》和《华商报)}是西安地区较有影响的三家报纸。它们都不是法制类专业报纸,但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这三家报纸上的法制报道越来越多,今年以来更是突出。本文试以此三家报纸为例,来探求现象背后的原因和后果。法制报道与法制新闻“法制报道”与“法制新闻”这两个概念有区别。它们的内容都是有关法律制度、违法犯罪和立法司法行为,但“法制新闻”是狭义的消息.事件发生后即时见报,…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快,我国法制新闻得到迅速发展与繁荣.从中央到地方,各类法制报刊、法制节目如雨后春笋般纷纷面世.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名政法记者,笔者比较关注法制类报纸的发展。但在全社会法律意识高涨的今天,它们大都在读者中缺乏影响力,在报业市场上难以形成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一些报纸甚至以“案件纪实”为主,格调低下,沦为“地摊报”。一方面,各地法制类报纸种类繁多,另一方面,读者又抱怨看不到高质量的法制新闻。这是为什么?究其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20.
《环球时报》是中国目前最具权威性的国际新闻类报纸,其权威性与认可性不容置疑。本文选取2007年上半年的《环球时报》,结合平时的阅读理解,随机抽取22份样本,对这些报纸的头版版式进行分析,并试图对其他报纸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