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高等学校的教师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级人才的“工程师”,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是顺理成章的。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天职。我国唐代文学家韩愈曾指山:“师者,所以传道、授也、解惑也。”这句名言,说明从古代起,人们就已认识到教师是既当“经师”,又当“人师”。经师教学问,人师则要教行为,教道德,教学生怎样做人.高等学校教师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他们应当既是学术方面的专家,又是培养造就人才的行家。培养德、智、体、美全…  相似文献   

2.
徐特立同志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朱德同志赞誉他是“当今一圣人。”徐老积几十年办教育的实践经验,对如何做一个好教师的问题有不少精湛的见解。他曾指出:“教师是有两种人格的,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人师就是教行为,就是怎样做人的问题。经师是教学问的,…我们的教学是要采取人师和经师二者合一的,每个教科学知识的人,他就是一个模范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有学问的人。”把徐老有关师德的论述概括起来,他对教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要求。  相似文献   

3.
漫谈教师要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高玉海,李向阳教书和育人,是教师义不容辞的天职。每个教师都应该做到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才能成为合格的教育人才。教育家徐特立同志认为教师的职责应是“人师”和“经师”的统一。他说,教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经师(因为过去教...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其中“育人”是核心,教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正如我国杰出的教育家徐特立所说:“教师应该既是‘经师’,又是‘人师’。‘经师’是教学问的,而‘人师’就是教行为,是教学生怎样做人的——教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二者的合一。”学生的内心世界是极其丰富的,也是多变的,而且学生不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把心灵的窗口向老师敞开,所以要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中国师德教育古今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伟大的教育家徐特立先生说过:"教师是有两种人格的,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经师是教学问的,人师是教行为的。我们的教学是要采取人师和经师二者合一的。每个教科学知识的人,他就是一个模范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但就我国教育界的现状,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教育教学中暴露出来的许多问题来看,要求教师要真正做到"经师"  相似文献   

6.
知书还须识礼教书更要育人华东冶金学院韩贤强经师、人师是我国传统文化赋予教师的两种人格。老一辈教育家徐特立说:经师(中国过去教经书的称经师),是教学问的;人师,教行为,即教怎样做人。怎么会有两种“师”?学问与人品、治学与做人,是两个问题,而不是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名教师,教书时是经师,育人时是人师。如果经师和人师集于一身,那么一个教师就可以成为名师。教学实践告诉我们,经师好做,人师难当。人师必须懂得并真正落实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教师,教书时是经师,育人时是人师。如果经师和人师集于一身,那么一个教师就可以成为名师。教学实践告诉我们,经师好做,人师难当。人师必须懂得并真正落实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9.
加强师德修养教书亦育人姚本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和人民把儿童托付给教师,也就是把自己的希望和自己的未来托付给教师,这是伟大责任在教师身上的一种重托。教师不但是经师,而且是人师,除了教学问以外,还要教怎样做人。从建设高度物质文明与建设社会主义精...  相似文献   

10.
小议教师"厚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振生 《江苏高教》2005,(2):135-136
师德的好坏,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所谓“经师易求,人师难得”,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经师教学问,人师则要教人为人之宜,教人做人做事。江泽民同志指出:“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不仅能给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能以自身高尚的人格成为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进而对学生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经师易得,人师难觅。”魏书生教书育人的艺术是人师的艺术而不是经师的艺术。“经师”和“人师”的区别,简单地说:人师既教书,又育人;经师只教书,不育人。在中国,人师有着深厚的传统,一部教育史主要是由他们写下的;孔子是人师,颜之推是人师,蔡元培是人师,陶行知是人师,叶圣陶也  相似文献   

12.
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教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天职是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古以来,为人师表就有两个人格内涵:一是“经师”(教知识),二是“人师”(教做人)。古人有“经师易遇,人师难求”之叹,是在强调教书容易育人难。所以,为人师者当正心...  相似文献   

13.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前瞻性的眼光指出:“未来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未来的摇篮,每一个能够作用于这个摇篮的人,都应该想一想,怎样“摇”,才有民族的未来?确实,作为新时期的教师,不能“埋头拉车不看路”,而应像“温度计”,主动适应飞速变化的社会环境,把自己的形象也摇身变一变。做学生灵魂的“领航人”———人师我国有五千年的悠久文化,这文化的根基就在于教育和教师。古人云:“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教师不但应该在学识上使学生有所进步,更重要的是“教学生行”,行做人之…  相似文献   

14.
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师者必须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行。唐代的韩愈明确地提出教师的首要职责是“传道”,其次才是“授业”、“解惑”。现代教育家徐特立认为教师的职责是:“人师”和“经师”的统一,当“人师”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当“经师”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教师同时肩负着既教书又育人的两副重担,而且无不要求以育人为先导。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教师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典范,是直观的最有益的楷模,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要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首先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师…  相似文献   

15.
社会转型时期教师人格的自我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人格的自我完善是个永恒的主题。我国西汉时期学者杨雄曾说过:“师者,人之模范也,人之楷模也。”我国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先生也曾说过:“教师有两种人格,一种是经师,是教学问的;一种是人师,是教行为的。所以,人们称教师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多少年来,许多教师正是在教书育人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健在教师."而教师在职进修,又是大面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但当前,教师在职进修,有几个问题很值得研究.专业素质与思想素质教师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国的教育方针对青少年的要求,也是对教师的要求."名师出高徒",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在谈及对人民教师的要求时指出:"采取人师和经师二者合一的,每个教科学知识的人,他就是一个模范人物,也是一个学问的人."人师",是对教师?想素质的要求;"经师",是对教师业务素质的要求.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教师要做到"又红又专".教师当前的素质状况怎样呢?从我们对140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结果来看:当前的  相似文献   

17.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两大基本职责.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革命的人生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我国老一辈教育家徐特立,在讲教师的任务时提出,教师既要做“经师”,又要做“人师”,应该做到“经师”与“人师”的统一。“如果只传授点知识,而忽视培养方向,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邓小平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无产阶级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  相似文献   

18.
班主任,首先是老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就是传授为人之道,就是育人,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授业解惑”,就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就是教书。古人称“授业解惑”者为“经师”,称“传道”者为“人师”,我们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应该同时具备“经师”和“人师”两种品格。班主任老师既应当好“经师”,尤应当好“人师”,还要学会在当好“经师”的教学活动中当好“人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学生提出的严格要求,班主任自己首先要带头履行,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自己首先要带头做到、做好,处处给学生树立榜样。  相似文献   

19.
教师是教育学生的主体力量。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教书和育人实质上是一个问题,教书的过程也是育人的过程。从教书的角度来说,教师是“经师”,从育人的角度说,教师则是“人师”。 作为教师,要想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就必须提高自身的文化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以自己的博学去武装学生的头脑,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教育对象,因此教师  相似文献   

20.
本文拟着重探讨如何运用教育学科知识,全面提高德育效果。一、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用当今的话来说就是“教书育人”,要求教师,一为“经师”,二为“人师”。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一方面,作为教师应该时刻认识到通过各科教学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德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它符合“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教育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