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危机管理动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将企业发展分为创业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四个阶段。危机也可分为危机潜伏期、危机征兆期、危机发生期、危机总结期和危机恢复期五个阶段。不同阶段的企业在不同的危机阶段会有不同的注意重点。抓住这些注意重点,可以使企业危机管理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系统方法和比较方法,将分类的逻辑规则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实际相结合,分别以引发公共危机的因素和公共危机爆发的范围为标准,以公共危机主管部门为第三维,构建了公共危机种类三维体系,为在法律法规、组织设计和工作流程方面采取相同或相似的危机管理措施,构建系统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试论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效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是成功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关键。构建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应完善公共危机管理预案,强化信息公开机制,建立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保障机制,并设立专门的危机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4.
运用平衡记分卡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中国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绩效评价模型,共有7个一级指标、34个二级指标;并以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为案例,对我国政府危机管理能力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得出我国政府应急机制的灵活性和效率、制度建设和经验积累都有了很大提升的结论.并提出今后仍需全方位加强公共危机管理,尽快建立健全灾害的预警和应急体系、危机的治理体系及国家综合减灾管理的"大部委制".  相似文献   

5.
公共危机的利益相关者分析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危机的利益相关者是指诱发公共危机、对公共危机做出反应以及受公共危机影响的组织或个人。本文提出了公共危机的利益相关者分析模型,根据公共危机利益相关者的三维属性将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的利益相关者、边缘的利益相关者和潜在的利益相关者,在此基础上对兰州“9·16”公共安全危机事件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调策略。  相似文献   

6.
运用平衡记分卡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中国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绩效评价模型,共有7个一级指标、34个二级指标;并以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为案例,对我国政府危机管理能力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得出我国政府应急机制的灵活性和效率、制度建设和经验积累都有了很大提升的结论。并提出今后仍需全方位加强公共危机管理,尽快建立健全灾害的预警和应急体系、危机的治理体系及国家综合减灾管理的“大部委制”。  相似文献   

7.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元 《今日科苑》2007,(20):225-226
本文从公共危机、危机管理、公众参与的知识角度,分析了公众参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必要性。从加强宣传、增强危机意识,完善信息沟通机制,组织公众参与危机训练、培养应对危机的实践能力等三个方面对公共危机管理中加强公众参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公共危机治理网络:框架与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当前我国的危机应对仅处于"管理"而非"治理"的现状,提出中国需要建设由公共部门、非政府组织、私营部门、社区为单元的公民个人及家庭、国际组织为全主体,针对全危险要素进行全阶段应急管理的危机治理网络,并通过制定国家应急反应框架作为应急行动的最高战略计划和协同预案,以配套的国家应急管理系统下统一行动模板,实施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核心战略和行动策略:着重演练和整合现有预案体系、夯实公共危机治理网络的行动基础,采用大部委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建立公共危机治理网络的核心机构,以细化《突发事件应对法》为契机,完善公共危机治理网络的制度框架,与电子政务建设相结合,打造公共危机治理网络的应急平台。  相似文献   

9.
危机情报可靠性对公共危机伪信息管理绩效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了危机情报与公共危机伪信息管理的密切联系,认为公共危机伪信息管理同时也是一个危机情报活动过程;进而从准确性与全面性两方面研究危机情报可靠性对公共危机伪信息管理绩效的影响,并构建了混沌情景仿真模型,形成4个仿真方案;在此基础上利用所构建的仿真模型对4个仿真方案进行唯象仿真,最后得出相应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0.
2008年我国公共危机的频繁发生,以及近期的四川大地震给我国带来的巨大损失,对于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能力作出了考验,也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公共危机的突然爆发,我国政府应该从危机发生发展的各阶段给出对策,抓住公共危机的契机,不断创新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制,提升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公共危机伪信息及其管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文献检索发现有关谣言、流言的管理学研究较少且非常零散,认为相关概念较多且界定不清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归纳并整合了谣言、流言等众多相近概念,从而提出公共危机伪信息的新概念,进而分析了公共危机伪信息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对公共危机伪信息进行界定;提出并界定了公共危机伪信息管理的涵义,进而分析了公共危机伪信息管理特征。  相似文献   

12.
从SARS危机谈政府危机公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兰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12):109-110
由SARS危机引致中国政府两个阶段的危机公关开始论述,运用危机公关的原理和方法,针对政府处理SARS危机的举措,分析了政府危机公关的失误和成功之处,并提出了改进政府危机公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郑方  寇晓适 《内江科技》2010,31(5):137-138
本文简要地阐述了公共危机的概念、特征及信息管理在公共危机中的作用,分析了目前投国地方政府公共危机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结合现代信息发展趋势,地方政府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公共危机中信息管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张璐 《科技管理研究》2008,28(2):46-47,53
加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对于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安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应对之策:建立政府危机管理系统,提高公共危机管理的科学性,增强对公共危机的可预见性;强化危机发生后政府处理危机的能力;动员全社会参与危机救治,增强社会认同等.  相似文献   

15.
以2006-2015年CNKI数据库收录的2698篇国内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研究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法和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该领域文献增长规律、来源分布、主题内容和前沿热点等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十年国内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研究整体处于稳定发展阶段,初步形成核心研究机构群,研究内容主题结构趋于明显,并挖掘出该领域在"基础理论研究"、"新媒体下信息传播与新闻报道研究"、"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危机管理中政府信息公开研究"、"公共危机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等5个方面的前沿热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情报是研究重大突发公共危机预警问题的重要支撑,而信息空间论是近年来新兴的理论范式,旨在分析社会中信息和知识的生产交换问题,与重大公共危机预警问题研究高度契合。因此,探讨公共危机预警情报服务模型,有助于增强情报工作服务应急预警的能力和水平,更为研究公共危机治理提供新的思路。[方法/过程]首先,界定了公共危机预警情报的内涵,指出在危机预警工作中,情报是基础,研判是关键,方法是工具。其次,基于公共危机事件演变过程,运用情报生产链,构建了公共危机预警情报模型,并着重对危机情报源、筛选原则、危机信号发现/挖掘、预警情报等级划分进行概述。最后,通过三鹿集团毒奶粉事件验证和阐述所构建的公共危机预警情报模型。[结果/结论]模型从技术、管理和组织三个层面分析了安全情报感知、智库协同和匹配化情报应用的动态协作过程,进而为建立常态化危机应急预警机制与公共危机治理体系提供了多层次的动态危机预警情报服务。  相似文献   

17.
提出基于知识管理的公共危机动态控制策略,在总结以往公共危机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构建危机知识库,引入关联规则挖掘思想、关联事例属性特征对比分析法、SWOT决策思想,解决危机预警环节、危机识别环节、危机决策环节的知识管理问题。另外,论文以吉林市为实例,实证研究基于知识管理的动态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8.
分析危机潜伏期的危机特征和危机处理;采用案例分析法选择华为海外行贿风波事件进行分析,为危机潜伏期企业竞争情报顸警机制的设计提供支持;设计危机潜伏期的企业竞争情报预警机制;希望通过建立有效竞争情报预警机制,帮助企业在危机潜伏时期提高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的效率,解决危机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复杂特性分析的危机信息流及其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  靖继鹏  魏仲航 《情报杂志》2007,26(10):105-106,110
从公共危机的复杂特性出发,探讨了危机传播流的构成和影响公共危机演化的动态因素,构建了公共危机演化的信息动力模型,并对模型的功能进行了分析,针对影响危机演化动力机制,提出了危机管理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传统公共危机管理的分析,指出了其不足,同时通过对电子政务的探讨,发现了其作用和潜在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电子政务作为公共危机管理平台、以电子政务来提升政府应对公共危机能力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