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标准在香港称为“课程指引”,承担公民教育的课程标准香港称为“学校公民教育指引”。1985年5月,中英联合声明生效,香港进入回归祖国的过渡期。根据香港政府对教育署提出的通过学校承担公民教育的任务,教育署于1985年8月20日颁布了《学校公民教育指引》(以下简称《85指引》),在全港中小学推行。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香港回归在即,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修订《85指引》,1996年编订新的《学校公民教育指引》(以下简称《96指引》),并于1996年12月由香港教育署正式颁布实施。《96指引》把基本法教育、爱国教育及政治教育列入公民教育,基本完成了公民教育预期的使命。1997年香港回归后,为进一步推进学校品德教育和公民教育,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于2012年4月编制完成《德育及国民教育科课程指引》,拟独立设置学科课程,但在征询意见过程中有各种不同的声音,最终能否得到社会各界理解与认同尚待时日。  相似文献   

2.
在八十年代,世界各地尤其亚洲地区,不约而同地对价值教育或道德教育加以特别的重视.在日本,教育审议会于1986年发表的《第二次审议会报告书》特别加入了“加强道德教育”一节,提出中小学德育发展的方向.在星加坡,继1979年发表了德育报告书后,1981年即刊行新的德育课本,1982年在高中开设广泛的宗教知识课程,后来更加入儒家伦理科目.在香港,教育署也颁布了好些关于价值教育的指引.例如在1981年颁布《学校德育指引》,1985年颁布《公民教育指引》,1986年颁布《中学学生辅导工作——给校长和教师参考的指引》等.在台湾,1982颁布《公民教育》供中小学使用,1983年,推行“推展公民教育、发展训导功能”教学实验,1984年再引人“生活与伦理”科价值教学实验.在中国,德育一向备受重视.1982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86年再颁布修订大纲.1985年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1988年又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  相似文献   

3.
在香港,学校公民教育是涉及到儿童、青少年的国家、民族观念和政治、民主意识培养的大问题。因而,它是近年来香港社会的热门话题,它的发展也颇为迅速。在香港学校公民教育的发展中,有两份文件产生了较大影响,一份是八五年颁布的第一个《学校公民教育指引》,另一份是九六年新近颁布的《学校公民教育指引》。八五年《指引》是一份开创性的文件,对香港学校公民教育起了开绿灯的作用,对此,笔者已作过专门的评述。九六年《指引》则被誉为“香港学校公民教育的新里程”,对香港学校公民教育的未来走向有较大影响。结合八五年《指引》,对该指引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它对香港年轻一代政治态度、思想面貌的影响,也可以为内地的学校德育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美国是现代公民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策源地,其公民教育的核心教育理念是:尊重公民个人的价值与追求,一切从“你”——一个具体的人开始。注重培养公民的“自律”和“规则”意识;引导公民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政府的关系;致力于培养公民“清醒的思考能力”;重视隐性课程与仪式教育对公民的影响。美国公民教育的成功,极大地加快了其国家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香港学校公民教育新指引中的国家民族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香港学校公民教育新指引中的国家民族教育李荣安一、引言1996年香港《学校公民教育指引》①(以下简称《九六指引》)可以说是面向香港回归祖国而编写的,正如指引的序言所说:正当香港为1997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作准备及迎向二十一世纪的种种挑战之际...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学校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也是培养公民的教育。公民性是人性的合理延伸,都具有“独立性”(私人性)与“完整性”(公共性)两大特征。实质上,培养人就是培养公民。通过对人及公民特性的分析,我们认为作为道德认同感的友爱观念与作为公共认同感的正义观念应作为学校公民教育的两个核心。同时,学校要把“重构”学生社团与学生会作为友爱与正义观念的有效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7.
<正>课程标准在香港称为"课程指引",承担公民教育的课程标准香港称为"学校公民教育指引"。1985年5月,中英联合声明生效,香港进入回归祖国的过渡期。根据香港政府对教育署提出的通过学校承担公民教育的任务,教育署于1985年8月20日颁布了《学校公民教育指引》(以下简称《85指引》),在全港中小学推行。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香港回归在即,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修订《85指引》,1996  相似文献   

8.
<正>湖南省长沙市周南秀峰学校作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自2015年创办以来,围绕“让学生享受最前沿教育”的办学理念,把学生培养成格调高雅、学业优良、体魄强健的合格公民,成为学校办学的追求。一、策略选择:源自需要(一)夯实“秀”校本课程研究基础成立校本课程实施领导小组。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秀”校本课程实施领导小组,确立开发与实施的基本理念,制定《“秀”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总体方案》,部署分工,分头实施。  相似文献   

9.
台湾地区现行学制内的戏剧教学是依《艺术教育法》(1997),在《国民教育阶段九年一贯课程总纲纲要》(1998)、《国民教育阶段九年一贯课程纲要》(2003)中,正式纳入于国民教育“艺术与人文”学习领域之内;高级中学(含高职)则设于《普通高级中学艺术生活科课程纲要》(2008)“艺术生活”科内的“表演艺术”类课程中。这些法令确立了戏剧课程为新增的一门通识艺术教育。依表演艺术教学的法令规章与学理内涵的探讨可知,这种表演艺术的核心是在“表演学”(Acting)的学习。其教学以创作性戏剧、教育戏剧、教育剧场、儿童剧场、青少年剧场等方式实施,以避免表演艺术成为专业职业的训练导向之教学。在实施方面,建议对学校排课、师资、辅导员职责与奖励制度、课程系统化以及培养表演艺术高级人方面做考虑。  相似文献   

10.
提高每个人的公民意识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造就更多合格公民是现代社会努力的方向。我校一直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不断搭建各种平台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并在实施公民教育的过程中,努力将公民教育向家庭延伸。2005年,根据学生意见,学校讨论并通过了《家庭行为规范准则》、《家长行为规范准则》(简称“双准则”)。这两项准则的颁布,促使学校的公民教育又上了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11.
教育时事     
《陕西教育》2009,(10):4-4
教育部决定从2010年开始,进一步扩大“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简称“硕师计划”)规模,并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简称“特岗计划”)结合实施,从具有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资格的高校中,选拔部分优秀应届普通本科毕业生,录取为“硕师计划”研究生。并与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签约聘为编制内正式教师。在县镇及以下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三年,并在职学习研究生课程。第四年,到培养学校脱产集中学习一年,毕业时获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硕师计划”研究生在学期间免缴学费,在三年服务期内,按照在职教师相关政策待遇执行。  相似文献   

12.
<正>下篇主要从课程设计思路、内容范围、实施建议三个方面明确《思品课标》与《96指引》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以便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有效推进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和公民教育。一、《思品课标》与《96指引》课程设计思路的比较(一)相同点1.《思品课标》和《96指引》都明确阐释了课程设计思路。《思品课标》辟"课程设计思路"专题加以阐释,《96指引》明确阐释了设计思路。《96指引》指出:"本课程范围根据上一章的理念架构而设计,内容涵盖了公民教育本土环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学》2014,(7):83-84
“模范公民教育”是一种植根于素质教育内涵的个性化学校教育理念,是“模范教师”运用“模范课程”培养“模范学生”的学校教育工作系统。我们将“模范公民教育”的培养目标设定为培养面向“模范公民”的“模范学生”,并将“模范学生”定义为:“素质全面、人格健全、基础扎实、乐于奉献的优秀学生”,并确立“三个模范”作为评价的要求,即做人的模范——具备信心、爱心、责任心;做事的模范——学会自理、自律、自强;学习的模范——践行主动学习、主动实践、主动探究。围绕上述办学理念与育人目标,我校构建并实施了“模范公民教育”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14.
公民教育在英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国学校公民教育,其实施体现出这样三个特点:一是以公民科和历史科为专门课程;二是以宗教教育和道德教育为主要手段;三是以个人、社会与健康教育等为辅助课程。  相似文献   

15.
1998年《科瑞克报告》发表之后,公民教育被纳入到英国国家课程之中,其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在多元化社会中共同生活的技能与态度,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主要措施有政府和学校领导的支持、教师的培训、校园文化的建设、其他学科的渗透等.经过十年的实施,学生的政治和社会参与意识逐步提高.然而,根据英国国家教育研究基金会(NFER)的多份报告,公民教育远没有达到政府的期望.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参考》2011,(6):11-15
进入新世纪以来,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一直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课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政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又一次明确指出要“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并就此提出了具体要求。为什么要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相似文献   

17.
从儒家仁爱思想出发,以学校思想品德课的改革为例,与《香港学校公民教育指引》作比较,反思学校德育。提出学校德育要既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又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既坚守做人的基本原则,又兼顾心理健康教育、法律教育等,从而彰显“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时代主题。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特别是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已日益凸显出来。国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实验稿”)的制定、颁布与实施,就是一个鲜明的体现,表明我国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把中小学艺术教育改革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走进艺术课程,我们会惊奇地发现,一个以信息化时代为背景、立足于我国学校艺术教育的深入改革与长远发展、适应未来社会高素质公民培养需要的新型课程,以它独具特色的课程性质、课程价值、课程理念、课程设计,把我们带入了一个五彩缤纷和充满生命活力的艺术教育天地。  相似文献   

19.
台港澳之窗     
台港澳之窗香港修订《学校公民教育指引》香港教育署《学校公民教育指引》修订小组于1995年11月召开会议,并宣布:全新的《学校公民教育指引》初稿的研究讨论工作已完成,决定付印,按计划于1995年12月起进行公开咨询,咨询期约两个月至两个半月。在新的《学...  相似文献   

20.
九七回归之前,1996《学校公民教育指引》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该文考察了《九六指引》的背景、内容及对它的相关评论,指出香港的公民教育应该在“两制”下寻求“一国”性,在“两制”的差异性之外寻求“一国”的共同性、统一性,应该将面向回归的短期目标与超越回归的长远目标结合起来,应围绕香港基本法对公民的界定与权责要求来设定公民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