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向英雄学习始终是少先队工作的优良传统。以英雄的名字命名,用英雄的精神引领,在学英雄活动中成长,这是英雄教育的本质。为此我校始终注重打造"英雄中队",希望"英雄中队"将先锋、英雄、模范、榜样这些光荣的字眼,树立成一个个红色路标,为少年儿童的人生导航。这里以"刘洋中队"为例,谈谈我们是如何开展向英雄学习活动的。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号召全社会铭记英雄、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中学生进行英雄主义教育的重要性愈加凸显。面对时代变迁,我们要明晰在英雄教育中取得的成绩与不足,在承继的基础上更新英雄教育理念,搭建起英雄教育与生活之间的桥梁,让英雄主义在学生心里生根发芽。  相似文献   

3.
论点型的题目:1、理解英雄2、遍地英雄3、感受英雄4、英雄无悔5、莫以成败论英雄6、平凡英雄的礼赞7、英雄者,勇士也8、英雄无名满人间9、英雄甘为梦想痴论题型的题目:1、英雄与枭雄2、英雄如是说3、此英雄非彼英雄4、英雄挽歌5、英雄,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6、英雄成长记7、草原英雄8、悲剧英雄比喻型的题目:1、脱去“英雄”的帽子2、海夜上的星光3、英雄——心灵的明灯4、勇气之花的培养5、山与塔的顶端6、英雄的五味人生7、英雄的帽子和鞋子8、英雄是朵云引用型的题目:1、英雄一去兮不复返2、独怆然而涕下3、遍地英雄下夕烟4、浪花淘尽英雄5…  相似文献   

4.
失败的英雄     
朱玉强 《小学生》2007,(10):23-23
心目中的英雄:我的父亲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何谓英雄?这个话题从古至今都没冷过。英雄是被需要的:舍生取义、保国卫民的是英雄;刚正不阿、惩恶扬善的是英雄;除暴安良、劫富济贫的是英雄;扶危助弱、解困救难的是英雄;挽狂澜于既倒、拯苍生于倒悬的也是英雄……追寻英雄成长的人生历程,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身上闪耀着真、善、美的光辉,和见义勇为、不求索取的优秀品德。[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谢淑芳  李东 《辅导员》2011,(10):18-20
以用英雄的名字命名,用英雄的精神引领,在学英雄活动中成长——这是少先队"英雄中队"所折射出的丰富内涵,更是"英雄中队"集体展现的独特魅力。"英雄中队"将先锋、英雄、模范、榜样这些光荣的字眼,树立成一个个红色路标,为少年儿童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英雄的主体、生成、价值以及如何学习英雄等做出了重要论述。习近平既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指明了英雄来自人民群众,又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阐明了英雄的生成逻辑。习近平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明确了英雄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价值,提出了新时代捍卫、宣扬、学习英雄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英雄观、利用大众传媒等多种手段宣扬英雄、英雄人物事迹学习宣讲常态化等现实路径,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增添动力。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强调:“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英雄是人类和民族理想生命形式的存在。英雄文化的本质是一种民族精神和信仰,是中小学教育场域中的重要力量,是促成师生共同发展、赓续国家精神和民族文化的动力,是解决“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问题的关键钥匙,是帮助青少年汲取健康养料、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载体。研究从教师的观念文化入手,运用人类学的方法,以实在型英雄为主,聚焦英雄形象、英雄品质两大主题,从个体型和公众型英雄分类探明教师观念中的英雄形象特点。研究发现,教师以外显的“英雄行为”和内隐的“英雄气质”作为判断英雄的标准,随着时代的变迁,英雄文化也在逐渐走向平民化、集体化、朴素化和生活化。学校场域中英雄文化的塑造可以帮助学生形成道德自我、引导学生走向自我超越、发展个体的亲社会行为,并可以强化学生的民族和国家认同。英雄文化对民族信仰、精神风貌乃至国家的前途命运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英雄观强调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明确了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正确区分两种对立的英雄观,回答了"谁是英雄"的追问.面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英雄观所面临的英雄含义模糊化、英雄历史作用虚无化和英雄现实意义淡化等多重挑战,必须正确认识习近平新时代英雄观对马克思主义英雄观的继承与发展,通过坚定马克思主义英雄观的立场、加强对青少年群体的英雄主义教育、重视对本民族英雄精神和相关文化产品的宣传,弘扬习近平新时代英雄观.  相似文献   

9.
以英雄的名字命名,用英雄的精神引领,在学英雄活动中成长——这是少先队"英雄中队"所折射出的丰富内涵,更是"英雄中队"集体展现的独特魅力。"英雄中队"将先锋、英雄、模范、榜样这些光荣的字眼,树立成一个个红色路标,为少年儿童的人生导航。创建"英雄中队"活动是对少年儿童进行爱党、爱社会主义祖国教育的有效形式,是实现少先队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我非常高兴参加第十二届全国"火炬引导我前进"夏令营,结合我自己从事30多年对创建少先队"英雄中队"的实践研究,从以下三个方面和大家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0.
在奋斗新起点、奋进新征程的路上,我们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更需要建设新时代英雄文化。新时代背景下,英雄文化的发展历程不仅是机遇和时机,而是充满困难和挑战。构建新时代英雄文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克服错误思潮、娱乐文化和传统传播方式的干扰和冲击,还需在英雄载体、制度优化和精神引领上下足功夫。  相似文献   

11.
英雄的诞生     
英雄有许多种。冒犯天条去盗取圣火的是英雄,罹难死亡替世人赎罪的是英雄,渡尽劫难赴西方取经的是英雄,变革济世而抛家为国的也是英雄。甚至在课堂上,勇敢指出老师错误的学生,同样是英雄;而果断承认错误的老师,又何尝不是英雄的化身呢?英雄表现勇气的方式林林总总,可是英雄何以成为英雄,道路却总是类似。回眸他们的人生经历,无一不是历尽艰辛,终成正果。面对困难压力,体验挫折彷徨,在全世界责难目光的注视下,摇头退缩的是懦夫,而坦然面对、义无反顾的那个人,就是英雄。英雄之于懦夫,决不仅仅是一念之差,而是基于痛苦的积累,源自抗争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注重发挥英雄的典型示范作用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鲜明特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位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制高点,立足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社会现实,在汲取以往理论精髓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对何谓英雄、开展英雄教育何以必要以及如何践行等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系统阐发,为我们深入推进英雄教育提供了基本遵循。新时代英雄教育以此为指导,依托媒体传播、活动承载、文艺创作、制度完善,不断建构良好舆论生态、开辟多元实现路径,在深厚的文化滋养和健全的制度机制中,形成全社会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主流风尚,开辟新时代英雄辈出的生动局面。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英雄"有不同认识。从最初的选择与彷徨,中国共产党将英雄观运用于国民革命、土地革命等,到抗日战争爆发,民族危难之际,利用英雄观服务于抗日战争,发展"群众的英雄"的观点和内涵,不仅歌颂抵抗日本侵略的战场战斗英雄,也赞扬那些后方保障物质的生产战线的英雄,毛泽东据此适时提出"人民英雄"概念。改革开放后,社会发展面临新形势和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国共产党重新思考英雄观,将之服务于新时期各行各业,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共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通过系列重要讲话,弘扬和发展中国共产党英雄文化,将之提升至新高度即新时代英雄文化,提出"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的英雄观,深刻揭示新时代英雄的本质。中国共产党英雄观的百年历史,正是其百年光辉历程的展现。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英雄的民族,要牢记英雄事迹、发扬英雄精神,具有英雄情怀。习近平的英雄情怀从人民立场出发,结合我国国情在时代发展中创造性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英雄观。弘扬习近平英雄情怀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英雄的氛围,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丰富思政教育内容,为青年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励中华民族克服困难、勇毅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5.
李东 《辅导员》2011,(1):26
少先队开展"英雄中队"创建活动56年来,从"一支独秀"到百花齐放,"英雄中队"成为对少先队员进行爱党、爱社会主义祖国教育的有效形式和重要载体。如何搞好"英雄中队"的衔接,开展好"英雄中队"的传承活动就显得格外重要。一、珍惜"英雄中队"的光荣名称喜欢英雄、崇拜英雄是少年儿童的特点,要想让少年儿童学英雄,首先必须了解英雄。用英雄的名字  相似文献   

16.
叶青青 《文教资料》2013,(3):178-179
我校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学校周边"革命遗址多、老革命多、驻军多"。通过充分挖掘本地红色资源,积极开展系列英雄中队活动,引领队员们学英雄事迹、走英雄道路、做英雄传人,以实际行动将英雄精神广为弘扬、代代相传。在研究如何搞好英雄中队特色活动的过程中,我校做了以下探索。  相似文献   

17.
各国神话中最精彩、最有魅力的部分是英雄传说。英雄传说的主角是英雄,这些英雄虽然肖像各异,英雄业绩也有所不同,但颇多共同点。从文章神的血统、有勇有谋的统帅、神的帮助、宝物的帮助、文明的使者五个方面探讨了英雄的共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各国神话中最精彩、最有魅力的部分是英雄传说。英雄传说的主角是英雄,这些英雄虽然肖像各异,英雄业绩也有所不同,但颇多共同点。从文章神的血统、有勇有谋的统帅、神的帮助、宝物的帮助、文明的使者五个方面探讨了英雄的共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辛弃疾把词当作抒怀言志的“陶写之具”,用词来表现自我的行藏出处和精神世界,空前绝后地把自我的人生经历、生命体验和精神个性完整地表现在词作中,既塑造了一系列英雄形象,又淋漓尽致地抒写了英雄情怀。这使他的词中始终充溢着一种典型情绪———英雄情结,具体表现为“英雄志”、“英雄气”、“英雄梦”、“英雄怨”、“英雄泪”、“英雄笑”。“英雄志”是他典型情绪的核心。  相似文献   

20.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诗人臧克家用精辟的语言概括了英雄与“狗熊”的一生。新疆是一个诞生英雄和崇拜英雄的神奇地方,干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新疆的繁荣、和平、安康而不倦奋斗着,有的甚至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而新疆的各族人民也深深地惦记着这些英雄们,如今,矗立在在新疆许多地方的英雄塑像,就记录了英雄的形象、英雄的事迹,在人们心中为英雄、为历史树起了永远的丰碑。新疆的人物塑像@李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