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上世纪30年代四川作家的异军突起,以独特的风格在文坛的各个领域独领风骚,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本文着重从作家的出身、教育背景、成长环境和主要活动区域等方面探悉成就四川作家的成因。  相似文献   

2.
王朝堂小传     
王朝堂,特级教师,1939年生于四川盐亭,1960年南充师院(今四川师院)毕业后,即在德阳二中任教,现为该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四川作家协会会员,省教科所特约研究员,德阳市人大代表,德阳市科技拔尖人才,德阳市劳动模范。  相似文献   

3.
《初中生》2010,(5):4-9
周闻道,本名周仲明,现供职于四川省眉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作家,经济专家。“在场主义”散文流派创始人和代表作家。先后获得孙犁散文奖、首届中国西部散文奖、四川文学奖等。  相似文献   

4.
乐山本土作家、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林雪儿长篇小说《妇科医生》作品研讨会在乐山举行。此会由四川作家协会、中共乐山市委宣传部主办,全国22位著名作家、评论家齐聚乐山,对林雪儿小说中表现出的理想之光、诗化特色等主要成就给予充分的评价,也实事求是地指出在艺术结构等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正>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不久,北京作家、学者萧斌臣、邢文祥和四川作家袁亮深入灾区采访,并完成了长篇报告文学《烛泪如歌——"5·12"汶川大地震中的教师群像》(已于2008年12月由东方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6.
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第五届名誉委员,四川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名誉副主席高缨同志于2019年2月22日在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因病逝世,享年89岁。闻讯我们悲痛万分。高缨同志,原名髙洪仪,籍贯天津,1929年12月出生于河南焦作,抗日战争时期流亡到四川,1944年进入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创办的育才学校学习文学,1947年8月参加革命,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6月离休,高缨同志参加工作以来,历任重庆市文化接管委员会文艺处干事,重庆市团市委、重庆市委宣传部研究组长,中国作家协会重庆分会、青年作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星星》诗刊副主编、文学创作一级专业作家,四川人民广播电台编辑部副主任,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名誉副主席。  相似文献   

7.
为加强长篇小说创作艺术研讨,增进作家之间的交流,进一步推动全国长篇小说创作,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作家协会、人民文学出版社长篇小说创作基地主办,《当代文坛》杂志社、四川省作协巴金文学院承办的“2009长篇小说创作研讨会”于2009年i1月9日在四川成都召开。  相似文献   

8.
为加强长篇小说创作艺术研讨,增进作家之间的交流,进一步推动全国长篇小说创作,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作家协会、人民文学出版社长篇小说创作基地主办,《当代文坛》杂志社、四川省作协巴金文学院承办的“2009长篇小说创作研讨会”于2009年i1月9日在四川成都召开。  相似文献   

9.
看《当代》     
本期《当代》和其他一些期刊一样,有“汶川地震专辑”,专辑收录了三位四川作家和以为军人的地震亲历记。小说部分只有两篇东北作家的作品:刘国民的《首席记者》(长篇)和周建新的《街灯不语》(短篇)。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文学研究的科学化,立体的多角度的宏观系统研究日益受人注意。本文从动态的、大文化角度着眼,探讨现代四川作家生成的历史文化背景、地域性格精神,及其与历代巴蜀作家创作风貌、文化品格等的沿承关系,希望为繁荣今天的文学事业寻求借鉴。  相似文献   

11.
现代四川期刊抗战文艺,因抗战主题与作家生存困境的契合,使作品在彰显时代精神的同时,又有自由的审美观念和浓郁悲凉的美感色调;既具丰富的蕴涵,又具引人沉思的内容;既有民族的责任感,又兼顾文艺的美感,体现了现代四川期刊抗战文艺独特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偏居西南的四川与重庆,到抗战时期,集中了全中国文化与文学的精华,因文学大师的纷纷到来,期刊迁至,四川期刊文学迅速发展,作家把巴蜀地区的人生感受与地域体验与启蒙、救亡、民族关系为主题的抗战文学融为一体,抒写了中国现代文学新的辉煌,谱写了现代四川期刊文学新的乐章,彰显了时代的最强音。  相似文献   

13.
明代四川的作家在地理分布上形成了四个中心,并体现出一种崭新的发展变迁趋势。作家的地理分布重心逐渐东移南迁,从而呈现出一种各地区均衡发展的状况,地域之间的差距有了大大的缩小。相对于前代严重的不均衡状态来讲,这更是一种健康的发展格局,有着不可忽视的区域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4.
《峨眉道上》是作家玛拉沁夫在游四川峨眉山时写的一篇游记。课本上的《峨眉道上》是原文的节选。在这篇游记中,玛拉沁夫详细地描写了在崎岖陡峭的峨眉山  相似文献   

15.
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邓小平同志在郭沫若逝世后举行的追悼会上致悼词说:“郭沫若同志是我国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和古  相似文献   

16.
在四川三岔湖文学周的一场“网络时代的文学处境”座谈会上,传统作家和网络作家之间就网络文学展开激烈的“舌战”。网络文学作家针对严肃文学提出他们的看法.他们认为:  相似文献   

17.
沙汀文集     
《学苑教育》2012,(14):F0002-F0002
沙汀 沙汀(1904~1992)作家。原名杨朝熙,安县人。毕业于四川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参加中共组织领导的革命活动。历任西南文联副主任,中国作协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文联主席,中国作协四川分会主席,中国作协第二届理事和第三、四届副主席,中国文联第二至四届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相似文献   

18.
李致 《红领巾》2011,(1):24-25
作家巴金是我的叔父,我叫他四爸。 四爸在一九二三年离开四川去南京读书。以后又到法国留学。我出生的时候他在上海,所以,我十一岁前没有见过他。  相似文献   

19.
编辑大朋友说:本文选自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少年英雄传》。作者黄庆云系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家。这是一篇纪实性很强的少年英雄传记。它真实、生动地记叙了海  相似文献   

20.
1924年,罗素怀着"拯救中国人民于水火"的宏愿来到了中国,在几位中国作家的陪同下去农村访问.在四川,罗素看到两个衣衫褴褛靠卖苦力养家糊口的农民,十分同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