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索用户对移动健身App的持续使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以技术接受模型为理论基础,引入社群影响、信任等变量对技术接受模型进行拓展。通过对338名移动健身App用户进行调查,采用AMOS 22.0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检验。结果:1)感知有用性、社群影响及信任正向显著影响移动健身App持续使用意愿;2)感知易用性正向显著影响移动健身App感知有用性,社群影响正向显著影响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和信任;3)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对信任的影响不显著。结论:感知有用性、社群影响、信任是影响移动健身App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重要因素。建议移动健身App企业:1)提高移动健身App健身指导的科学性和专业性,拓展其社交、娱乐等功能;2)应注重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提高风险防范能力;3)重视社群影响对用户的影响,加强产品宣传。  相似文献   

2.
“新冠疫情”期间,在线健身服务作为“智慧抗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进一步探究在线健身服务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本研究首先整合了技术接受模型(TAM)和任务-技术匹配模型(TTF),从内外部视角构建了在线健身服务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接着在“疫情”期间通过网络调查的方式对使用用户进行问卷调查,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内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趣味性、任务特征、技术特征和任务-技术匹配度6项;(2)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趣味性以及任务-技术匹配度对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均显著正向影响;(3)任务特征和技术特征显著正向影响任务-技术匹配度,感知易用性则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而感知易用性则不显著正向影响感知趣味性。总之,本研究旨在抛砖引玉,引起在线健身服务行业对于“新冠疫情”过后如何留住用户的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3.
引入感知健康结果和社会比较倾向两个变量对期望确认理论模型进行拓展,来探索用户对健身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持续使用意愿。通过对306名健身智能可穿戴设备用户进行调查,采用AMOS24.0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检验,显示:用户确认程度正向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满意度和感知健康结果;用户感知有用性正向显著影响满意度,感知健康结果正向显著影响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愿;用户社会比较倾向正向显著影响感知健康结果,满意度正向显著影响持续使用意愿。由此认为,确认程度、感知有用性、感知健康结果是影响健身智能可穿戴设备用户满意度的重要前因变量,并对持续使用意愿产生间接影响;感知健康结果、满意度则是持续使用意愿的直接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指出,企业要加强用户数据分析,强化健康结果反馈;注重专业性、科学性设计,提高用户满意度;注重细分市场,加强对不同用户群体期望功能的调研;注重游戏化设计,为用户搭建分享、竞争平台。  相似文献   

4.
运用扎根理论方法,以健身App用户评论数据为样本,对影响健身App用户购买意愿的因素进行识别分析,构建线上健身情景下用户感知对购买意愿影响的模型。从功能设置、软件运行、界面设计等26个范畴中提炼出系统质量、服务质量、功能价值、情感价值、社会价值等10个主范畴。通过典型关系结构进一步验证模型中各类因素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到健身App用户的购买意愿受到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和感知风险3类因素影响,并发现感知价值和感知风险在感知质量和购买意愿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据此提出,应提升软件感知质量,优化用户使用体验;丰富软件价值功能,增强用户使用黏性;保障软件环境安全,改善用户风险感知。旨在助力在线健身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主要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分析了全民健身志愿者激励机制的定义。其次,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全民健身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主要动机,全民健身志愿者激励原则以及全民健身志愿者激励方式。最后,通过分析得出,全民健身志愿者激励机制就是激励全民健身志愿者的一种规律性模式;全民健身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最大动机都是"帮助有困难的人";志愿者激励的原则包括公平原则、区别对待原则、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和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志愿者激励方式包括自我激励、组织激励、社会激励和政府激励四个层次。  相似文献   

6.
利用文献资料、经验总结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近年来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进行全面总结与梳理.结果表明: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有效促成了群众体育发展的社会化,成为全民健身的重要纽带与桥梁;多种形式与内容丰富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带动了社会力量参与到群众体育发展中,科学健身与全民健身深入人心;单一化的志愿服务人群、间断性的活动开展、匮乏的群众体育健身实施、注重城市与农村滞后等问题也同时出现.建议坚持以人为本,全民参与的服务宗旨,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志愿服务群体,建立有效的常态志愿服务机制,依托高校体育专业与地方体育管理机构实施全民健身的可持续化与深入化.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探寻深圳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发展的建议,提出了完善深圳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具体措施:统筹规划公共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促进全民健身供给主体的社会化发展;加强全民健身组织管理体系和人员队伍建设;完善健身信息服务网络体系;保障全民健身服务的财政投入,广辟资金社会化筹集渠道;加大健身锻炼信息反馈力度,形成信息反馈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购买体育用品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选择。为此,分别构建基于 TAM、TPB、DTPB与 TAM-TPB的体育用品网络购买意愿结构模型,并对其适用性和优劣性进行比较,以为今后模型选择问题提供理论参考。采用结构方程模型 (SEM)对445份有效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从模型拟合度和简约性来看,TPB 优于 TAM、TAM-TPB、DTPB。从模型解释力来看,4个竞争模型相差无几,TPB 在购买意愿上的解释力略优于其他模型,但 DTPB 在态度上的解释力优于 TAM 和 TAM-TPB。从路径系数及其显著性来看,态度是购买意愿最为重要的影响变量,感知易用性与感知有用性、感知有用性与态度、态度与购买意愿之间的显著性关系在不同模型构造下具有高度的稳定性。经综合考量,认为 TPB用于分析消费者体育用品网络购买意愿最为恰适。  相似文献   

9.
全民健身运动是群众性的社会体育活动,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全民身体和心理素质的重要举措和途径。全民健身运动需要志愿服务的友爱、互助与支持,只有通过志愿服务者的无私奉献才能促进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及有关赛事的长效发展,以打造出具有带动性和号召力的品牌赛事。由于我国的民众体育活动开展较晚,相应的志愿服务文化与价值观尚未形成,有关志愿服务的制度机制与组织体系并不完善。这就要求必须提高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意识,完善有关制度机制与体系模式使我国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体系得到完善,使之走上长效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在前期研究江苏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的若干建议研究(一)明确"全民健身"权威概念、目标、社会背景等理论指导的前提下,进一步作江苏省(2011-2015)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具体的实践研究,提出了全民健身干预方法包括:1信息干预法;2行为和社会干预法;3环境和政策干预法。归纳出健康促进计划的五步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各种具体的行动计划参与的主要部门及其职责,最后对"江苏省的全民健身"行动提出了保障措施的建议,为江苏省(2011-2015)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作出了具体行动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
根据前人的全民健身服务体育的研究成果,采用问卷调查、专家咨询、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中部地区省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进行调查分析,系统构建我国中部地区省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内容与框架,并对我国中部地区省份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因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全民健身工程建设部分缓解了群众对健身场地设施的需求,促进了全民健身发展;全民健身信息供给系统正在由单一的宣传、传播手段转向多元化发展,基本能满足群众对健身信息的需求;全民健身活动指导数量整体不足,城乡差距悬殊,需大幅度提高日常健身指导的群体数量;群众对健身服务的消费受经济的发展整体水平影响较低,消费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政府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是服务型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新型发展方式,也是体育公共管理改革的重要途径.我国政府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法律监管、职能培育、行政管理、制度模式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瓶颈问题.通过分析政府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内容、标准、模式、参数和范围,对政府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现状与特征进行阐释.研究认为:购买内容是"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购买标准包括质量、计量和结果评价等,购买模式是竞标性购买,购买参数有健身服务、健身保障、健身管理和健身效果,购买范围主要集中在健全的承接主体市场、符合购买要求的资质条件、价格计量标准和计量考核标准.在对实施方案进行肯定的同时,提出合理的保障机制:建立与完善政府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法制体系;给予全民健身社会组织政策与资金的支持与保障;加强绩效评价与监管机制,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公信力;突破现有的背景与制度安排,实现政府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正向嵌入性"程序制度.研究结果旨在为政府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以铜陵职业技术学院接受线上教育的学生为对象,通过调查问卷法获取了591名学生居家线上学习行为习惯、效果及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接受程度等信息。调查显示,在有用性、易用性和使用意愿上,学生对混合模式的接受程度都比较高。但村镇地区网络不畅等问题影响了学生对线上学习的整体体验。  相似文献   

14.
增强人文素养,是国家对医学生培养提出的明确要求。志愿服务具有明显的德育属性,与人文素养紧密联系、互为体现。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志愿服务体制、机制,形成农村义务卫生服务导向;完善高校医学人文培养体系,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方面发挥规范组织作用;引导医学生关注自身人文精神建设,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将进一步增强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摘要:全民健身品牌赛事的实施,对于推进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与引领作用。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质性分析、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就全民健身品牌赛事的构成要素进行了质性研究。旨在丰富全民健身品牌赛事理论体系,为赛事学、品牌学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为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打造提供实践参考。研究表明: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构成要素由基础要素、核心要素、延伸要素、传播要素和个性要素5大核心体系组成,其中基础要素是根基,核心要素是灵魂、延伸要素的生命,传播要素是杠杆,个性要素是风格。多数全民健身品牌赛事在运行过程中,较为重视全民参与、项目普适、社会认同、持久延续、影响效应、赛事竞争、政策保障、积极快乐等构成要素的打造,对激励机制、商业运作、符号标识、历史传承等构成要素的潜力挖掘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重庆农村不同年龄、性别的农民进行有关全民健身的知识、意识和实际行为的抽样调查,发现多数农民对有关全民健身重要政策和重大形势的知晓度较低;对全民健身的知识缺乏了解,受传统社会生活方式所束缚,参与健身活动的意识薄弱.针对这一现状,政府应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健康价值观,建立和完善农村体育指导员队伍,将农民健身活动纳入工作重点加以实施.  相似文献   

17.
摘要:为探讨“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的理论体系,在国家、社会和市场的分析视角下,以“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的理论关系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法和文献法进行研究,认为:1)全民健身的理论框架是政府角色从管理者过渡到治理者,充分利用社会和市场的力量,在国家政策的约束下,充分调动体育社会组织构筑的社会网络的积极性,发挥体育产业网络的行业组织带头作用,满足不同社会阶层的差异化需求;2)全民健身工作的理论思路是支持体育设施的长效发展、减少社会阶层阻隔,整合现有的体育协会或社会组织,构建体育产业的创新体系,既要完成“传统体育产业+互联网”的转型,又要支持“互联网+体育”新兴产业的发展;3)全民健身工作纳入健康中国的总体目标是全民健身意识的提高,体育参与度的提高和参与权利的均等化、体育专业化社工的建设,人们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在线学习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确立了学习行为预测与改进的方向与路径,对于在线学习、学习分析等领域具有重要的价值.本研究基于行为科学的理论视角,系统回顾在线学习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构建所依据的相关理论,并结合具体建模研究进行文献评述.研究结论认为:在行为科学视角下,现有的在线学习影响因素建模遵循"外部变量-个人认知信念-行为意愿-实际行为"的基本路径;行为科学理论建模的核心变量为认知信念,包含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四个具体变量;学习行为影响因素建模应根据行为的发生阶段和学习环境的类型来选择合理的行为理论.后续研究可能的改进方向在于:综合多种模型来提升行为模型的解释力度以及更为全面准确地测量在线学习行为.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和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引入量子区块链技术提高全民健身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的合意性。认为,加强全民健身信息安全保障的关键在于确保群众体育信息数据在流通监管与增值服务中的安全性。针对当前存在公共体育设施服务信息化程度低、群众性赛事活动及户外运动应急响应滞后、相关体育数据及个人隐私保护不足等问题,可利用量子区块链在提升传输效率、提高隐私安全、防范安全漏洞、保证安全评估的比较优势,探索搭建全民健身安全防控信息系统。该系统的核心模块由防控信息采集层、网络数据管理层、系统应用层组成,主要功能包括全民健身信息管理、赛事活动安全监管、场地设施追溯查询、系统用户权限管理、全民健身数据分析。建议:完善体制机制,促进公共体育设施服务信息对等流动;整合基础资源,提高群体赛事活动信息预警响应能力;补齐短板弱项,降低个人运动健康信息泄露风险。  相似文献   

20.
摘要: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分析法对现代休闲体育特质及重点发展策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休闲体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休闲体育具有时尚性、国际性、组织性、和谐性等特质;从新全民健身周期的发展态势来看,国家政策为休闲体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闲暇时间的增多为居民参与休闲体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经济发展为居民参与休闲体育提供了物质基础。为了更好的促进现代休闲体育的发展,提出了加大国民休闲体育宣传力度,倡导积极向上的休闲健身的生活方式;依据国家政策引导休闲体育的健康发展;建立休闲体育产业生态圈示范基地和加强现代高科技休闲体育人才培养的重点发展策略的建议。旨在实现现代休闲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为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