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高中的体育教学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还能陶冶学生情操,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所以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非常有必要。本文分析了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必然性,阐述了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指出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初始起源与最终归宿,对小学生如何看待生命、应对困难的态度构成了直接影响。健康的生命来自于运动,而生命教育和体育教学具有紧密联系,体育运动当中具有生命源起与发展理念,体育运动可促进学生构建起自身正确的生命观。因此,本文从诸多方面研究与论述小学体育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途径。  相似文献   

3.
正确认识健康的概念,树立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新思维、新理念。把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抓住契机,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中体育教学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还应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研究,为此本文对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一些探讨,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具体措施,为高中体育教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体育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教学意义。需要营造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学环境,同时利用娱乐性强、较为新颖的体育教学活动,来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挖掘教材中能够起到心理健康教育价值的内容,利用接力赛的教学课堂模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曹睿 《中小学电教》2014,(2):129-129
本文通过论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与地位,笔者对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的探索与尝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意志品质、塑造小学生健全人格以及健康身心为宗旨。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还有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而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大有益处。文章以高中体育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为主,从各个方面介绍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举措,旨在为高中体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8.
安耀东 《考试周刊》2014,(22):106-107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蕴含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实施良好心理品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针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及成因,提出了创设良好的体育教学情境、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创设成功体验使学生树立信心等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旨在使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陶仁 《考试周刊》2014,(79):110-110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正确认识健康的概念,树立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新思维、新理念。把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抓住契机,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陆一叶 《黑河教育》2013,(10):70-70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体育教学的价值本身是增进学生身体健康,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获得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重视价值引领,让学生树立生命教育理念,利用平时的课堂,给学生渗透生命教育;培养学生生命本位意识,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还学生一个健康的身体、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11.
吴辉 《考试周刊》2008,(17):179-180
文章主要从行为、情感、环境、教法和现代教学理念等方面来探索新课程下的体育课教学,从而不断提高学校体育的教学质量和增强体育教学功能,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标准下,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了教学的重要内容,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客辞的任务,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本文对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措施进行探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指出,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教学中我们应正确认识健康的概念,树立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新思维、新理念。那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呢?我认为,体育教学实际上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利用语言教学、运动技能的教学、学生的身体练习等过程,一方面增长了学生知识,增强身体素质,另一方面塑造了健康的心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讲究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在充满艺术性的课堂环境中,得到美的熏陶和艺术的享受,进而使其良好的心理得到潜移默化的发展。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验,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探索和尝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体育课程的一项重要目标。面对学生中存在的众多心理问题,在体育教学中,必须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笔者结合体育新课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此谈几点实施途径方面的浅陋之见。  相似文献   

15.
杨芳 《考试周刊》2011,(13):169-171
正确认识健康的概念,树立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理念,把握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在体育教育中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等方法对在中小学体育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探讨,认为好的体育教育必须贯彻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教育应是融合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广泛渗透,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高尚的人格是现代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小学体育教学中,以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为依据,根据现代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培养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和进行高尚的人格教育,是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7.
崔世林 《考试周刊》2012,(86):96-96
高中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全面发展,故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极为重要。本文阐述了高中体育教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有效渗透策略。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20,(87):126-127
当今,健康的内容不仅指身体方面,更重要的是心理方面。一个全面健康的人,更重要的是心理健康。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给学生营造良好氛围,从而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渗透到体育课堂中,让学生心理素质变得更加强大,身心更加健康。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7,(21):109-110
小学语文教学以其独特的育人资源和育人特点,注定了它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地位。为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心理健康因素,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科学、系统、有的放矢的心理健康教育,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的: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注重进行情感教育;在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重视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抓住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训练,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多设计和组织各种语文学习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机地渗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实际教学中,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