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有丰富的地上、地下文物资源,这些文物资源如何能做到有效地保护,是目前亟需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当前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已经公布了几万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力做好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工作,建立健全文物保护单位的记录档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的含义和价值 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是专业人员用文字、图表、摄影材料、录像、拓片、摹本、计算机磁盘等形式,对文物保护单位本身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进行的科学、准确、翔实的记录.一份准确科学的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是文物保护单位价值呈现的重要实物载体,不仅完整地记录了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演变历程,而且传递着真实的历史信息,与历史遗存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一提到“四有”,凡从事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人员都会很流利回答出有:保护范围、标志说明、记录档案、保护组织这几句话。但一涉及到“四有”的具体实施和执行,特别是基层的文博人员,往往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种种困难,由此而制约了我们正常文物工作的开展,为此,本文结合多年的工作情况,谈一谈如何做好“四有”工作。  相似文献   

3.
“文物保护单位”一词,是文物界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专用名词,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遗留或保留下来的具有价值的实物和相应它的环境与地域。开展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工作,是在保护文物本身的同时,延长和保留它们在有限的物理生命之外的历史信息,能保证为在一些极端情况下(例如自然灾害、战争、盗窃等),文物遭到破坏后进行维修、追索等行动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档案时空》2007,(2):11-11
《中华人民共和目文物保护法》 第十五条 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市、县级人民政府划定必要的保护范围,作出标志说明,建立记录档案,并区别情况分别设置专门机构或者专人负责管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记录档案,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备案.……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规定:"全民所有制文物收藏单位应当具备确保文物安全的设施和必要的技术手段,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文物档案,对文物进行分类分级保管.[1]博物馆作为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它围绕文物的收藏、保护管理、陈列展览等业务活动,形成了大量的文字、照片、拓片、图表、音像等文物档案,其具体内容有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藏品档案、征集档案、保管档案、修复档案、陈列档案等.  相似文献   

6.
曹晋 《档案管理》2015,(6):53-54
2003年11月,国家文物局发布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工作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首次提出建立文物修复档案管理系统.但是,由于长期对文物修复档案的忽视、技术的保守等原因,导致大多数博物馆和修复组织都没有严格按"规范"执行,文物修复档案管理仍然处于缺失状态,非常不利于文物保护,也阻碍了文物工作的发展.所以,建立健全记录文物修复详细过程、科学方法、使用材料以及具体措施等的档案管理系统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档案工作和文物事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今天的档案,就是明天的文物,有些东西既是档案,又是文物,具有文物、档案二属性的特点.国家文物工作的方针是"抢救第一,保护第一."因此,文物保护宣传教育是博物馆的一项常抓不懈的内容.在博物馆内部形成一种象保护文物一样保护档案的氛围是博物馆档案室一直追求的目标.其手段主要有三个:  相似文献   

8.
文博单位作为国家负责文物保护和管理的法定机构,形成了大量的文物档案。笔者作为一名文博单位档案工作者,就新时期如何搞好文博单位的档案工作,谈一点认识。 一、文物档案的分类与管理 按档案学的分类方法,文博单位中完整的文物档案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有关文物本体的  相似文献   

9.
<正>《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革命文物大数据库,推进革命文物资源信息开放共享”。党领导人民进行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革命历史档案和革命遗址,这些记录着、铭刻着全体党政军民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是一笔宝贵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充分挖掘、利用、保护红色档案史料,把红色档案及资料扫描电子化,建设红色档案数据库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文保单位是专指各级政府按照法定程序审核公布的历代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革命遗址、纪念建筑物、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等一般不能整体移动的文物.宁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丰富的文物遗存遍布宁波城乡,根据<宁波市2009年文物事业发展蓝皮书>统计,宁波共有各级文保单位324处,其中国家级22处,省级34处和市级268处,它们既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文物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下称“国保单位”)记录档案包括对“国保单位”本身的记录和有关文献.形式有文字、图纸、照片、拓片、摹本、电子文件等.早在1961年国务院就要求“国保单位”建立科学的记录档案.漯河有“国保单位”7处8项,其中有出土国宝七音骨笛的贾湖遗址,有被称为“文表绝”、 “书法绝”、 “镌刻绝”的“三绝碑”.因此,对漯河市“国保单位”记录档案现状进行调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照片作为真实、直观的档案,能客观地反映照片对象的历史本真,是保护相关历史文化遗产的科学档案和第一手研究资料。本文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昭通龙氏家祠的文物维修保护工程为例,论述照片档案在文物维修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物保护工程是针对文物建筑进行的保养、修缮、抢险、迁移等工程。不同于一般的新建工程或房屋的维修工程,文物保护工程档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一部文物保护工程档案验收规范守则,在日常的工作中尚未形成统一、规范和标准的管理模式,仅在2003年文化部公布的《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提到:文物保护工程的业主单位、勘察设计单位、  相似文献   

14.
王幸 《陕西档案》2020,(1):42-43
博物馆是集历史文化、历史文物研究与陈列布展于一体的场所,而连接这三者的桥梁就是文物档案管理工作。可以说,文物档案就是文物的“身份证、名片牌”,每一份文物档案都详实记录了该文物的相关资料——调查、发掘、修复等情况,最终以照片、图纸、文档、报告、摹本等不同记载方式进行汇总归类,最终为科学管理和妥善保护文物提供保障,为文物工作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程莺 《浙江档案》2001,(6):26-26
文物档案是记载、记录和反映文物工作中直接形成的并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卡片、图表、照片、录像、实物等的材料.它是进行文物考古、发掘、保护、修复、研究的依据和必要条件.科学地整理并保管、利用好文物档案是文物单位和文物工作者的义务和职责.  相似文献   

16.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北京市文物局王辅宇《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九条中规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划定必要的保护范围,作出说明标志,建立记录档案,并区别情况分别设立专门的机...  相似文献   

17.
文物藏品档案是与文物藏品相关的、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历史记录,具有原始性、历史性和记录性与凭证价值;具有知识性与信息价值;具有工具性与动态特征。文物藏品档案工作是文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物行政部门、文物收藏单位,以及收藏保管国有文物的国家机关和国有的企业、事业组织,负有建立和管理文物藏品档案的责任。加强制度建设和完善标准规范,是全面提升文物藏品档案质量和文物藏品档案工作水平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8.
王茜 《兰台世界》2023,(S1):21-22
<正>文物修复档案真实全面地记录了文物保护修复的详细过程,是掌握文物基本情况的第一手资料,是科学修复的重要参考依据。当前文物修复档案的管理尚未得到重视,因而加强文物修复档案的标准化与规范化管理是文物修复实践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博物馆文物保护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文物修复档案管理面临的挑战1.档案来源广,覆盖专业多。修复档案包括:修复点交单、文物修复方案、修复日志、修后总结。具体涵盖:文物基本情况、历史与艺术价值、保存现状、检测分析、修复目的、修复流程、修复使用的材料及工具。以故宫博物院为例,文物修复涉及多个门类,  相似文献   

19.
文物建筑保护工程的档案管理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建筑保护工程是针对文物建筑进行的保养、修缮、抢险、迁移等工程,不同于一般的新建工程或房屋的维修工程,其工程档案有一定的特殊性,目前尚未形成规范、标准和统一的管理模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文物保护事业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国家和地方对文物建筑保护工程的投入逐年成倍增长,文物建筑保护工程的数量和规模大幅增加,与之相关的工程档案的数量和种类也大量增加.如何对文物建筑保护工程档案进行科学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新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文物档案.是记述和反映文物事业管理和文物的保护、研究、利用等工作的历史记录。文物档案的管理应按照“分散建档,集中归档”的原则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