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宴席曲是青海河湟地区社会的、集体的音乐文化现象,作为表现各种复杂内容及情感的民间说唱性歌唱艺术,青海河湟宴席曲在歌词上涉及内容非常广泛,展现了当地人民所处时代生活中的甘甜和苦痛,也能看出各民族同化的痕迹。宴席曲具有明显的叙事性和说唱性特点,歌词中渗透着高原文化心理特征和高原民族特有的气质。在文学表现手法上更是独具特点,朴素自然、富有生活气息,且方言特点很浓厚。将一个故事从头到尾以朴素坦率的语言叙述下来,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且易于理解和传唱。  相似文献   

2.
宴席曲是流行于河湟地区回族群众中的一种集说唱、舞蹈、表演于一体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曲词健康的婚俗性民间曲艺。为了给喜庆的婚礼助兴,宴席曲极尽贺喜戏耍之能事,而在尽情嬉闹之余,更多方面呈现理性欢娱的态势。厚重、中庸的回族文化是宴席曲理性欢娱的根本,文化机制的具体规范和发挥效用使宴席曲思无邪。  相似文献   

3.
河湟“花儿”具有较高的生态文化价值和人文价值,由于河湟“花儿”艺术依然保持着古朴原始的风貌,从中体现了青海各民族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特征和审美情趣;从文化学角度看,河湟“花儿”艺术积淀厚重,内容丰富,形式独特,它凝聚着青海各民族群众的理想与感情,在青海区域性文化圈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对河湟“花儿”应予以充分地保护与发展,使之成为西部民歌中的标志性艺术精品。  相似文献   

4.
河湟花儿是花儿三大体系之一。其词式独特,曲令众多,风格鲜明,影响至深至广。它的形成和发展有特定的地理、历史背景,是河湟地区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结果,也是该地区各族人民向着文化一体化方向前进的突出标志。因此,对河湟花儿体系的探讨,其所涉及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某些多民族共有的民歌品种及其规律的认识。河湟花儿发源于甘肃和青海交界的黄河、湟水流域,这里山川壮丽,民族众多,是一极有特色的历史文化区。自古以来,众多民族的历史在这里展演,不同族属的文化在这里交  相似文献   

5.
在青海河湟地区,文献记载和现存着一定数量的明清时期的祠庙戏楼,但没有受到戏剧研究者的关注。本文运用文献和文物(现存戏楼)相印证的方法,阐述了青海河湟地区古祠庙戏楼的特点。祠庙中酬神演戏是一项重要的宗教活动内容。祠庙演戏是青海河湟地区戏曲演出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6.
自赵充国率兵进入河湟屯田,汉王朝在此建县设郡后,汉语就已扎根于河湟。河湟汉族来源于中原各地,自西汉以来汉族一直是河湟地区的主体居民,汉语一直在该地占主导地位。河湟汉语随本地政局的变化和中原移民的到来而不断演化,青海方言的形成不会晚于东汉末年。青海方言与甘肃方言关系密切。而河湟汉族来自于明初的南京,青海方言形成于明初,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青海河湟地区“乡人傩”作了介绍,通过对其所表现的民俗内涵及功能的分析,认为青海河湟“乡人傩”是多民族文化、多种信仰融合的产物,为我们研究戏剧原型的内在意蕴和普遍意义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青海河湟地区农业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具体表现在耕地、人口、物种及粮仓建置等方面,这些不仅得益于河湟地区相对有利的自然优势,还与政府的扶持、民族贸易等有相当大的关系。河湟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且促成了经济多元化结构。  相似文献   

9.
南凉为秃发鲜卑所建立的政权,其统治以乐都(今青海乐都)为中心,主要集中在河湟地区,全盛时期曾统治了包括今青海东部、甘肃中部等地区。建于公元397年,灭于414年,立国18年,但是秃发鲜卑在此繁衍生活了近两个世纪之久。在这期间,南凉虽以武功为主,四面扩充疆土,但是在东晋十六国这个民族融合的大背景下,南凉为了让自己能在河湟地区争霸处于优势地位,也采取了许多措施,对河湟地区的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时期,河西地区佛教尤其流行。受益于青海道取代河西道成为联系东西方的交通孔道的交通优势,河湟地区成为东西方僧侣往来的必经之处,而地区统治者对佛教的笃信,使得佛教在河湟地区大行其道,形成了浓厚的宗教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1.
大力推动民间射箭体育产业化发展对于河湟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研法,在系统梳理河湟地区民间射箭特征的基础上,对河湟地区民间射箭体育产业化发展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民间射箭体育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吕家河地处武当后山,在古房陵与汉江之间,当地民歌中,阴歌最具历史古老性和本土性,其音乐不仅保留了古楚地的音乐特征,也构成了吕家河民歌独特的阳刚气质.  相似文献   

13.
宋代大曲考     
通过全面考索正史、民间性的相关记栽,较为详尽地对宋代创作和演出的大曲进行了考证,对王国维《唐宋大曲考》一文作了呼应与拓展,为进一步认识中国古代音乐体裁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14.
在侗族浩瀚的音乐文化中,其中侗族多声民歌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它的和声织体丰富立体,演唱声腔独特韵味,衬词应用纷繁多变,具有独树一帜的民族特色与和谐的审美追求,是侗族音乐中一枝绚烂的奇葩,从它的成因、表现形态、声腔特点、衬词特点来探讨其丰厚的艺术底蕴。  相似文献   

15.
位于湖南怀化南部的通道侗族自治县是一民族文化保持相对较为完整的侗族地区,这里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侗歌、侗舞、侗琵琶都是民族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研究价值,其侗族喉路歌鏊是侗族多声民歌的典型代表,歌唱形态,在歌唱表演、曲式结构、和声织体等多方面都有着鲜明的特色,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笔者通过实地田野调查,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对侗族喉路歌蓥的调式特点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元代的乐府诗,无论是旧题乐府还是新题乐府,大都是可以配乐而唱的。在"乐府音节,自宋已失其传,生今之世,无复能辨之者"的文化背景下,元代乐府诗所具有的这一特点,成为了乐府诗史上的一个奇迹。元代乐府诗所配唱之乐,主要是诗人们(含坊间乐工)创制的"今曲"。因而,"今之曲歌于古,犹古之曲也,古之词歌于今,犹今之词也",就成为了当时诗人们的共识。在这种乐府观念的指导下,元代诗人们无论是于乐府诗还是古诗,大都称之为"歌",即认为其都是可配乐而唱的。于是,元代乐府诗可入乐而歌的现实,与盛行于当时的散曲、杂剧、词体艺术等互相融合,从而构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个"音乐文学王国"。  相似文献   

17.
唃厮啰政权是在宋代河湟地区出现的一个吐蕃政权,学术界对这一政权的研究涉及多个方面。但是对它的统治疆域以及统治区域内的民族与人口这一问题,研究并不多。本文首先根据各种零散的材料对这一政权的统治疆域进行初步探讨,并以此为基础对在这一政权疆域内所居住的民族与人口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河湟“花儿”体现了青海各民族生产、生活的特征和审美情趣,凝聚着青海各民族群众的理想与感情,在青海区域性文化圈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川江号子是船工在奔腾的川江上航行时传唱的民歌。本文从川江号子的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作了较全面的论述。并对船工演唱号子时的内心情感作了心理分析,旨在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20.
宋代音乐文化和唐以前的音乐文化比较而言,具有明显的两大特征:一是音乐不再纯粹是为统治阶级粉饰门面的贵族文化,而成为普及到全社会的平民文化;二是音乐文化的普及对宋代经济繁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