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少数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我国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流行音乐在大学生几乎成了大学生音乐欣赏的主旋律,而对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却往往知之甚少。本文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出发,对少数民族音乐与大学生音乐素养培养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进而根据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目标,探究高校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音乐作为我国民族的瑰宝,对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许多少数民族音乐逐渐消亡,高校音乐教育作为音乐的传播者,有责任发扬和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本文首先对少数民族音乐在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阐明少数民族音乐对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最后结合实际,提出开展少数民族音乐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的推行使得高校越来越重视音乐教学,目前高校音乐教学还在改革阶段,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逐步运用起来。高校音乐教学中运用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还比较少,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实现高校音乐教学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统一。因此,要根据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现状进行探索,加强高校音乐教学中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入。  相似文献   

4.
高校开展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是透过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学习,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开拓音乐视野,深入了解民族音乐文化,从而实现音乐文化价值,其目的是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本文通过对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现状的评述,论述了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学科特色、模式特色、生源选拔特色和教学特色,说明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在中央民族大学发展的同时,其音乐价值观也随之植入学生的内心并得以确立。此案例可为高校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份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校是培养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的重地,以教育来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既是有效的传播途径,也是有效的传承方式。将本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教育,培养大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喜爱,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认同。通过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音乐文化审美能力,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创新发展与传承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是我国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音乐艺术宝库中的华丽瑰宝,是我国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教育发展的核心体现。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稳步提升,不少地区的少数民族音乐呈现逐渐下滑的发展趋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边缘化"、"遗产化"、"交响化"等种种传统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无论是从大学生自身建设还是高校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完善,对高校艺术教育的继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校科技》2017,(Z1):109-110
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精髓所在,是各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所以,文化具有历史性以及民族性等特性。音乐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可以充分反映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特征。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少数民族由于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以及环境等差异,形成了内容和形式不一的少数民族音乐,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弘扬与传承实质上就是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本文在高校钢琴音乐文化的视野下对于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与音乐教育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民族音乐是世界民族音乐之林中一棵古老而长青的参天大树,是我国乃至世界音乐文化中的一笔宝贵财富。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民族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高校音乐教育是民族音乐传承、传播的主渠道,民族音乐应成为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资源,因此,高校音乐教育应提高对民族音乐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民族音乐特别是少数民族音乐的收集和整理,加强高校民族音乐教学师资的培训,努力提高音乐专业学生的民族音乐素质。  相似文献   

9.
新疆各少数民族有着其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在我国音乐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钢琴作为西方音乐的代表,如何使独具特色的民族音乐同钢琴这种艺术形式巧妙的结合在一起,焕发新疆民族音乐新的春天,这就成了摆在我们高校少数民族声乐教学中现实而又迫切的问题。本文从实际出发,研究了两种音乐各自的特点,为钢琴和民族音乐的融合探索了一定的道路,希望能够为高校少数民族声乐教学的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广西拥有11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歌,如何把广西的少数民族音乐引入大学生的课堂,让大学生了解自己本土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的自信心,不仅能弘扬广西各族民间音乐的优秀传统,同时也为活跃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1.应当树立起广西少数民族音乐在教学中的地位。2.根据广西少数民族音乐的特点,积极编写适合广西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教材。3.注重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在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正>少数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行少数民族音乐资源的保护和传承是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课题。在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音乐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面临着诸多保护和传承的困难,《我国少数民族音乐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一书分析了少数民族音乐保护和开发的挑战与机遇,积极探索了少数民族音乐资源保护和开发的有效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普通高校是进行音乐教学的重要场地,属于人类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改革的主要改革内容。民族音乐也是普通高校音乐教学的一部分,在我国古代教育中讲究教学六艺,具体包含礼、乐、射、御、书、数,现代的教育体系追寻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不管从哪个时代来说,音乐教育都是教育事业中重要的一环。民族音乐是我国五千年历史文化中关于音乐文化的凝练,在普通高校音乐课程设置中要加强民族音乐课程的设置,民族音乐概论是我国关于民族音乐教学的基础课程,对于普通高校民族音乐概论课程的设置要做到统筹兼顾,从民族音乐教学中寻找突破口,进行民族音乐课程教学改革,让学生的学习目光回转到音乐教学课堂,让学生感受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生产力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在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似乎并不尽如人意.西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西北各民族鲜明的性格特征与审美情趣.当前,西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现状几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现状相一致,这让人们开始思考,必须要行动起来,采取一切措施传承与保护西北少数民族音乐与音乐文化.马希刚著作的《西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版)一书,就是从文化视角出发研究西北少数民族音乐的专著.作者在探析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基本概况的前提下,详细阐述了扎根在西北地区的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同时,通过具体的音乐作品向读者呈现了一幅西北少数民族音乐发展的美好画卷,为西北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提供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透过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在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中的现状,分析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在高等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改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学的四大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音乐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民族音乐文化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高校的关注与重视。传承与发展民族音乐文化对提高个体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阐述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高校音乐教学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高校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音乐是中国民族音乐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对1979年至目前中国学术期刊网的有关藏族音乐及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文献进行梳理,从文化认同的视角对目前国内关于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研究进行分析,以期为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跨文化研究提供理论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音乐是一个独有的音乐形式,代表着各个民族独有的文化印记,音乐中也融合了各个民族不同的民族文化信仰、生活方式以及风俗习惯,是我国文化中不可缺少的宝贵财富。但是现在世界文化交流越加频繁,音乐也是文化交流的一部分,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使得一部分民族音乐在失传的边缘徘徊。因而,对于少数民族音乐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本文对介绍了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现状,也说明了少数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对于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有哪些发展途径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音乐的本质是文化内涵的体现,是文化层次的升华。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中的瑰宝,高校民族音乐课程的开设对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组织、提升民族文化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高校民族音乐教学工作的开展尚处于起步状态,民族音乐教学工作仍然存在诸多不足。音乐人类学自出现以为探索音乐奥妙提供了途径保障,同时也为提升高校民族音乐教学效率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本文从音乐人类学视野下高校民族音乐教学作为具体的研究方向,结合个人教学工作经验就当前高校民族音乐教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国家,我们有五十六个民族,这就使得我们的少数民族音乐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少数民族音乐在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中占有很大的地位。在历史的洪流中,国家分分合合,少数民族与汉族产生了文化和艺术的交流,音乐也产生了相互交融,在这个伟大的交流中,人们却常常忽视了少数民族音乐独特的史学价值与艺术价值,忽视了少数民族音乐背后蕴含文化内涵,我们只有真正深刻了解和学习少数民族音乐的价值与内涵,凝聚全国人民力量创作,中国音乐才能真正唱响在世界舞台。  相似文献   

20.
国内真正意义上的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是伴随着上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后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的兴起而萌芽的.20世纪50年代,在民族音乐理论研究的关注下,系统的少数民族音乐研究逐渐确立,至今已成为音乐学,乃至民族学、人类学等学科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伴随着对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把这些民族音乐文化带进课堂的实践也随之而来.但就目前国内的进展而言,学界对这种做法褒贬不一,各高校相关的实践也有好有坏.因此,本文立足于国内少数民族音乐进课堂的理论与实践,以海南、新疆、内蒙古地区为例,浅析我国近年来相关实践的得失,希望能勾勒出一幅民族民间音乐进课堂的局部画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