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忠 《编辑之友》2022,(11):63-68+112
文本不仅是媒介内容的承载体,也是媒介内容生产的逻辑显现。罗兰·巴尔特在其摄影文本研究专著中提出的文本“展面”与“刺点”概念,较好地揭示了视觉媒介内容生产背后的文本逻辑。文章认为,短视频的文本形式实际决定了文本内容的表达,短视频特殊的文本生产机制是对传统视听文本生产模式的颠覆与重构。与电影等传统媒介文本相比,短视频本质上是一种弱意图文本。因而短视频文本生产的核心是对文本意图性的弱化与弃置,从而制造出文本“刺点”狂欢。但随着短视频时长递增,剪辑技术的全面应用,以及短视频商业化浪潮来临,短视频的文本意图性得到进一步提升,逐渐呈现出文本的“展面”狂欢。这一现象使中国当下的短视频生产面临文本特异性消失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的数字化时代,以重复性展演为主要形式的短视频传播已经成为中国传播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参与性网络文化分析的重要概念,“米姆”为考察短视频重复性展演提供了一个重要理论视角。短视频米姆式传播是通过对源自短视频或其他媒介形式的原生米姆的继承、扩展或修改而进行的短视频内容生产与传播,其集中表现为对米姆文本的差异化重复。短视频米姆式传播在行动逻辑上,既源于满足个体认同和群体情感连接的需要,也有着技术成本与文本设计成本的考量,更是对注意力资源的争夺和对原创性风险的规避。同时,这一传播方式也与社会文化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连接的关系,在促进文化的创造性、多元化发展以及参与公共话语建构方面有着独特的社会文化意涵。  相似文献   

3.
短视频内容生产的社交属性、技术维度以及多元主体逐渐凸显的同时,也面临着异化危机。娱乐异化、技术异化与价值异化,成为智能传播时代短视频内容生产主要伦理问题。重建平台责任伦理、重现技术人文伦理以及重塑受众价值伦理,成为抵抗短视频内容生产异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陆窈  羊晚成 《东南传播》2021,(2):130-135
为提高共青团短视频号的传播力,本文以六个典型省级共青团短视频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法,从表现形式、内容呈现、标题文本和地方特色四方面,探究热门共青团短视频的特征及传播力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省级共青团短视频传播力与视频时长、表现形式、视频内容、标题文本、地方特色、情感等方面均存在相关性,与标题形式无明显正相关。省级共青团短视频党媒定位鲜明、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创新多样,但存在"青春"属性模糊、地方特色缺乏、受众互动欠缺等问题。本文提炼了优秀共青团短视频的特点,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短视频是当前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媒介,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短视频平台涵盖了多类主体所创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作品,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在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文化典籍等领域所取得的“双创”进展。探索短视频内容生产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从文化保护、研究阐释、技术展示、美学表达,以及可见的影像与不可见的文化土壤间的辩证关系等方面入手,思考分析短视频内容生产的创新路径,对于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的质量,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积极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邱立楠  顾倩莲 《中国编辑》2024,(4):84-89+96
网络空间已成为民众重要的“精神家园”。但随着短视频传播景观和新闻形态对短视频内容生产活动的持续驯化和强劲规训,大量价值导向失范和不良内容在短视频平台不断涌现,严重危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在平台算法和流量利益驱动下,短视频内容生产在形式和内涵两个层面都悄然发生价值转向。而生产可供性与被技术赋权“激活”的用户、社交可供性与内容的“可见”、移动可供性与具身传播等三个维度,是不良短视频内容频发乱象的生产逻辑,给短视频带来庸俗化、理性话语被湮没、算法偏见消解短视频的新闻性等现实忧患,亟须补齐优质内容生产短板、矫正底层生产逻辑、祛魅流量分配机制与价值建构、强化平台审核规范,形成多主体全链条的营造合力,为网络空间注入清朗力量。  相似文献   

7.
罗人杰 《视听》2023,(9):118-122
从媒介文本来看,美食短视频的视觉修辞体现在视点、视角、视域和蒙太奇上。视点提供一种纪实框架,特殊的视角和视域使烹饪仪式化;蒙太奇激发了视觉补偿;慢镜头则提供了时间维度的特写。从视觉文本来看,美食短视频的空间、时间、人物等视觉符号通过视觉修辞产生了额外意指并反作用于文本,提供丰富的文化解读。综合来看,美食短视频通过视觉修辞强化了身体性感知,同时构建了一个视觉景观,使视频文本在传达美食内容之外为观众提供想象依托与视觉享乐。  相似文献   

8.
5G技术再掀短视频的发展浪潮,短视频成为国内外媒体机构融合转型的重点方向。本文通过探讨Vice传媒集团、《经济学人》、AJ+移动新闻平台等国外媒体机构发展短视频的融合模式及策略,总结了国外媒体机构的短视频融合发展特点:短视频将成为移动用户的第一语言;短视频内容生产将更侧重于创意性、互动性;媒体平台化和平台媒体化的趋势进一步突出。国内媒体可借鉴与汲取国外的成功经验,从增强短视频内容的文化价值、打造短视频的精准差异化定位以及丰富短视频的交互创意等方面着手促进自身发展,在短视频群雄争霸的场域里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9.
短视频在当今国际新闻传播中的角色愈加重要,这与情感因素对其的深度介入密不可分。文章从情感性的线索出发关切国际传播语境下的短视频新闻,解析作为技术形式的短视频何以塑造新闻产品的情感逻辑,在此基础上归纳短视频国际新闻产品响应用户情感需求的语态更新、语态转化、语态升维。语态变革带来形态调适,作为动力机制的“共情”在面向国际传播的短视频新闻生产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深度作用于选题把关、内容生产、文本呈现、产品分发、反馈互动等环节,探索建构基于“共情之环”的规律性的情感化策略,这对于启发国际新闻传播“讲好中国故事”的效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短视频的爆火,建窑建盏烧制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与传播迎来了新局面。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的角度出发,采用问卷调查、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三种研究方法,对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短视频传播现状进行了研究,发现当前该领域的短视频虽然参与主体和涉及内容类型相对完善,但仍然存在商业气息较浓、内容具有偏向性以及文化性与商业性、视频创作与直播“本”“末”倒置等不足。基于此,笔者从账号扶持、创意激发及传播思路三个角度出发提出应对建议,旨在为提升建窑建盏烧制技艺在短视频领域的传播效果,实现建盏类短视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短视频平台迅猛发展,成为了农业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的重要窗口,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短视频质量不断提高,乡村生活、农产品推介、农技介绍等“三农”题材短视频备受大众喜爱,间接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本文基于农业技术短视频中的内容生产和多渠道传播,提出短视频平台要聚力发展,开发以农业技术为短视频内容的新兴领域,以此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整合乡村经济产业链,助力乡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丁冰洁 《新闻世界》2022,(11):19-22
互联网的发展不断为技术赋能,不仅打破了传统传播的时间与空间,也改变着受众对于影像的传统接受习惯。短视频观看时间的碎片化,致使了观看空间的扁平化。在短视频生产层面,空间扁平化为短视频内容的展现构建了新的路径;在视频内容层面,空间扁平化对短视频镜头语言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思维方式;在营销层面,空间扁平化为短视频维持观者的黏性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通过梳理空间扁平化下短视频发展的挑战与机遇,提出空间扁平化下短视频高质量发展的应对方案,以期为解决短视频生产、拍摄与营销方面提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使用,基于移动端的视频内容聚集了大量的注意力,“新闻+短视频”的传播模式成为新闻媒体在移动端进行内容生产的着力点。如今的大数据技术为新闻短视频的内容生产赋能,尤其是新闻评论,不断与技术融合,呈现影像化、视听化、便捷化的特点,开辟了新闻评论的新形式,但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一定的困境与挑战,需要从内容、用户和创新等方面下功夫。本文以深圳《晶报》观点类短视频“晶报说”为例,探究传统媒体短视频新闻评论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短视频是一种以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技术为支撑的新型信息传播方式,它为新闻行业带来了新的信息资源,已经成为许多大型媒体机构重点分析的对象。在“内容为王”的今天,在“品质与效益”的要求背景下,新闻短视频节目应该始终坚持以品质生产为基础,编辑生产出高质量的内容。因此,文章主要对新闻短视频节目的传播优势与编辑生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牛天 《青年记者》2016,(34):11-12
近年来,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冲击着传统的新闻信息传播模式和新闻生产模式,形成冲击与吸纳的一波波浪潮.在新的一轮媒体创新中,视频直播和短视频成为新的风口.新华社以此为契机,在新华社客户端开启“现场新闻”视频直播,把新闻现场实时、全方位、全息化地呈现给受众,链接传播者、文本、事件以及受众,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新闻生产链条,构建出一种新媒体环境下的新型新闻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6.
任孟山  王琳 《中国编辑》2023,(11):77-83
伴随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普通受众有机会通过短视频参与新闻生产。短视频技术的发展既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知识鸿沟,让受众更加快速便捷地获取并理解信息;也赋予了受众“可见性”的权力,使其能够积极参与信息的生产与传播。但受众生产与传播的新闻短视频也存在模糊新闻公共属性、加剧后真相风险、信息侵权和信息虚假等问题。因此,需要监管部门、行业协会、新闻机构、短视频平台、受众等多元主体共同规范新闻短视频的生产与传播,从赋权到规约,形成良性的信息生产与传播秩序。  相似文献   

17.
陶萌萌 《出版广角》2019,(15):62-64
2014年开启的"短视频元年"为进入深度融合阶段的新媒体平台提供了全新的信息交互方式。短视频打破了图文排列的信息文本桎梏,采用低门槛的影像语言为表达方式,以UGC用户内容生产模式为信息源点,借助其内容传播自带的社交属性,逐渐占据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兴媒介C位。第五代通信技术的日渐成熟则为"短视频+社交"的内容传播方式带来更为宏大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5G时代新媒体技术在短视频创作中的应用和发展。【方法】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及实例分析法进行探究,通过收集相关新媒体短视频创作及5G技术等相关资料,总结5G技术优势、短视频创作现状,并分析5G时代与新媒体短视频的关系。结合有关实例提出新媒体在5G时代下的短视频创作中的发展策略。【结果】经过研究发现,新媒体短视频已经成为当前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并且与5G时代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通过利用5G技术以及新媒体,能够丰富短视频内容形式、革新创作方式等。但在实际发展中,仍存在创作内容监管难度大、创作内容版权保护管理不足、创作技术有待创新等问题。对此,需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促进短视频进一步发展。【结论】通过提高创作内容监管力度、完善短视频内容创作版权法律体系、运用先进技术手法创作优质内容等策略,有助于推动新媒体短视频在5G时代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夏丹 《传媒》2021,(2):46-48
随着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以及5G等技术的发展,集图、音、声、像、画等多种表现手段于一体的短视频受到各国年轻用户的喜爱,市场占有率呈几何式递增.参与度高、传播面广、制作精巧的短视频兼具跨文化渗透能力与社交话题演化能力,有利于降低文化折扣,赋能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短视频的传播特点及生产现状,尝试在新技术范式下提高中国文化短视频的对外传播影响力,助力新时期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研究旨在依据短视频创作者的数字素养现状,总结出短视频创作者必备的核心能力维度,如技术维度、内容维度和运营维度。【方法】为了研究短视频创作者数字素养,采用了文本分析、文献调研的研究方法,以寻找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结果】较高的数字素养应是短视频创作者必备的。【结论】只有重视技术培养,提高内容创新,坚持内容为王,加强媒体运营,才能促进数字化时代短视频创作者快速成长,提高短视频创作者的数字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