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课程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旨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和特点解决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动力源,构建优质的数字教育资源及服务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基础,创新教学模式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关键。基于此,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应树立全面的融合观、科学的教学观和正确的技术观;努力营造智慧化教学环境,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提供环境支持;持续完善教学管理,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提供管理支持。  相似文献   

2.
刘伊 《河南教育》2023,(3):74-75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应用型高校利用新兴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开展教学是时代发展的诉求。高校教师拥有与时代环境相匹配的教学能力,是应用型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高校应结合国家政策和校本资源进行顶层设计,分析教育信息化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困境,强化目标与过程管理,以教师发展为本,完善绩效考核指标与标准,构建提高教师内生动力的激励机制等,促进应用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3.
课堂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称为“智慧课堂”。近年来智慧课堂的理论和实操在国外发展较快,常表现为智能性教学环境、智能APP客户端的建设与运用。我国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强化教育信息化对于教学的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的服务与支撑的要求。智慧课堂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学方式变革,使课堂更加高效,培养学生的学科信息...  相似文献   

4.
大数据为高校教育信息化变革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与传统教育数据相比,教育大数据的整合更具备连贯性、时效性和全面性。智慧教学环境的重构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教育信息化的更高形式。基于教育大数据的高校智慧教学环境以"互联互通、服务精准、数据支撑"为建设标准,从重构教学楼宇的实体空间,到搭建智慧教学平台、智慧督导平台、大数据分析平台的虚拟空间,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管理、环境的深度融合。高校应以智慧教学环境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提升高校教学信息化水平,加速推动办学方式、教学改革创新发展,全面提高办学育人能力。  相似文献   

5.
教育信息化是外语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外语教学信息化关键在于实现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的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在现代外语教学中的作用表现为利用信息技术营造信息化的外语学习环境,改变传统的外语教学结构,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外语人才.实现外语教学信息化的途径包括运用先进的外语教学理论指导深度融合;提倡“学教并重”的外语教学设计;探索适合“主导-主体”教学结构的外语教学模式;提高外语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与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6.
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背景下不断优化,通过在课程中融入信息化教学显著提升了教学效果,促进了素质教育的推进。特以信息化发展为背景,阐述了信息化教学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深度融合的必要性,同时结合目前存在的发展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我国信息化教学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深度融合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不是在技术理性的指导下尽力让信息技术"装扮的"更像课程教学,而是要超越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教学环境等条件性要素,从学生发展这一本质性要素出发来考量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方式和路径。聚合和推送优质课程资源,解决课程资源匮乏及共享问题;提供智能化的学习分析,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进行科学合理的人机分工,提升教师在学生高阶思维发展中的贡献力;创建适合教与学的信息化环境,为教与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环境支持是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提升高校管理和教学水平的关键。我院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主要体现在:营造信息化的支撑环境,加快校园网建设;营造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加快信息资源建设;营造信息化的管理环境,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为本地区信息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9.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高校教育信息化推向了改革和发展的风口浪尖,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是我国教育信息化改革的重点。翻转课堂作为信息迅猛发展和高度共享时代的全新教育模式和学习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实践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高度融合。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丰富的课堂教学资源、师生信息素养的提高等是高校教育信息化提升的策略,是推进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数字教材是融资源、平台、数据与服务为一体的课程教材教学体系,是信息化环境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和突破点。数字教材可以为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数字教育资源、智能应用平台、核心教育数据以及教育教学服务,能够推动技术与教育内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深度融合,进而促进教育系统全要素的数字化转型。应以数字教材为核心内容资源,建设高质量数字教育资源体系;扎实推进数字教材全面应用,促进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数字教材应用数据共享,充分释放教育数据的要素价值;创新数字教材教育服务业态,促进数字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合流:反思、批判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合流,是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其实质在于通过教师教育一体化和教师文化创新,提升学生的学习结果。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为了推进两者的合流,需要创建"合作型"制度环境、开发课程与教学论"实验课"以及营造"学习型"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以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成为现代远程教育必需的基础,也是电大进行远程教育的重要技术手段。从学科发展的现状和当前应用环境,特别是从适应电大现代远程教育的目标出发,构建一个全新的课程体系,使两在新的水平上结合成一个整体,已成为电大开放教育工作思索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describes how Turkish teachers of English in state primary education approach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Communicative‐Oriented Curriculum innovation and factors that impact on teachers' classroom practices. Using multidimensional research procedures, including a questionnaire, observations and teacher interviews, a picture has been developed of teachers' instructional practices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their classroom practices. The findings revealed a gap between curriculum objectives and teachers'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novation. Factors that were identified as having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eachers' classroom application of the communicative teaching include teachers'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iculum innovation, their previous training, insufficient instructional support, limited instructional time, large class size and lack of resources. It is suggested that a greater level of support in the form of in‐service training and resource provision be given to teachers to ensure mor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urriculum initiative.  相似文献   

14.
智慧教育作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阶形态和必然趋势,推动了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教学向纵深方向发展。文章利用CiteSpace分析工具,选取了教育技术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六种核心期刊,对中国知网2012年-2019年间与智慧教育相关的167篇文献进行了关键词聚类和时间线聚类的可视化图谱分析。研究发现,国内智慧教育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智慧教育理论、智慧教育环境、智慧教育技术支撑、教学模式及学习方式的转变。针对研究发现的问题,以构建智能化的教学环境、完善教师培训机制、革新教育理念为出发点,对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了相应改善建议,以期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社区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为通用教学设计在社区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在运用通用教学设计方法对社区数字化课程资源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以认知科学的新近研究成果中关于脑学习的三大区域——识别网络、策略网络和情感网络为依据。在理解三大学习网络上学习的特殊需求、认知能力的差异性、数字媒体的互动方式的基础上,对社区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对象、目标、内容、策略、评价等进行通用教学设计,并在学习内容、支持工具、学习情境等方面整合多媒体技术,为社区学员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促进社区每个成员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五育融合”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在教育教学中的整体生成,是“五育并举”政策推动下的理论提升。对学生层面育人价值、学科层面教学价值以及社会层面发展价值的追求,构建起了“五育融合”的时代价值体系。促进“五育融合”的价值在教学中实现,需要从目标、内容、主体、环境四个方面推动由观念到行为的整体转变。它具体包括从国家、地方、学校三方着力,树立起正确的五育融通式教学基本理念;把握五育融通式课程结构体系的价值定位与侧重点,形成纵横交错的立体多维结构;发展好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等多元主体的融合育人能力;注重学校能力建设、搭建五育融合效果评价体系和采用五育融通式教学实践策略,营造出良好的五育融通式教学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五育融合”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在教育教学中的整体生成,是“五育并举”政策推动下的理论提升。对学生层面育人价值、学科层面教学价值以及社会层面发展价值的追求,构建起了“五育融合”的时代价值体系。促进“五育融合”的价值在教学中实现,需要从目标、内容、主体、环境四个方面推动由观念到行为的整体转变。它具体包括从国家、地方、学校三方着力,树立起正确的五育融通式教学基本理念;把握五育融通式课程结构体系的价值定位与侧重点,形成纵横交错的立体多维结构;发展好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等多元主体的融合育人能力;注重学校能力建设、搭建五育融合效果评价体系和采用五育融通式教学实践策略,营造出良好的五育融通式教学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在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可行路径与方法的背景下,研究中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目的是回应现阶段我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目的,探索形成适合于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框架逻辑与可行路径。结合中职教育在层次和类型上的特殊性,中职学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机理包括四个维度:课程建设实现结构性融合、课堂教学实现过程性融合、实践平台实现功能性融合、机制建设实现长效性融合。针对中职学校创业教育存在的“学生难学”“教师难教”“项目难找”“创业难成”现实困境,中职学校应通过改革课程教学、升级师资队伍、打造实践基地、完善支持机制的实践路径,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9.
美国整合性STEM教育框架基于STEM理念,阐明对整合性STEM的共识性理解,首次提供了涵盖K-12阶段的整合性STEM课程资源,绘制了STEM课程路线图,提供在课堂层次实施STEM的课程路线,为整合STEM方法的系统转型提供支持,以数据驱动STEM教学与评价,制定有效的STEM课程项目和STEM教师专业发展框架,推动整合性STEM课程实施与教学方法改革,培养学生运用STEM知识去解决真实问题,提高创新、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21世纪技能。美国整合性STEM教育框架的课程理念、课程路径与课程支持系统,对我国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进STEM教育改革,开发全学段的STEM教育整体框架和课程路线图可以提供有益借鉴,包括基于标准的整合性STEM课程框架,赋能STEM教师的整合性教学实践和推动整合性STEM教育的系统性转变。  相似文献   

20.
产教融合信息化是指产教融合与信息技术的深度结合,是全面提高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真正实现现代化意义上的产教融合。当前,高职产教融合信息化发展尚处于探索阶段,面临产教融合过程中学校与企业之间诉求的多重冲突、高职信息化建设的认知偏差、高职产教融合信息化平台建设不稳固等主要困境。在高职产教融合信息化发展的道路上,要完善相关制度安排,破除制度障碍;优化资源配置,协调多方主体需求;推动信息化平台建设,保障长久稳固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