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篇好文章,一位好的播音员,组合起来应该是一次成功的播音。从拿到稿件、分析准备稿件,到话筒前的播音状态,每个环节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在整个过程中,最后在话筒前的播音状态,应该是“箭在弦上”的关键时刻,是播音成败的关键所在。再好的稿件、再精彩的稿件,如果遇上不好的话筒前的状态,也会使播音功败垂成。而一篇一般的稿件,在好的话筒前的状态,是稿件的“二次创作”,能给播音锦上添花。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话筒前不好的、不正确的播音状态有很多,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1.心理紧张。有不少刚刚入行的播音员,实践经验少,遇到话筒就…  相似文献   

2.
陈晶 《新闻窗》2011,(3):74-75
所谓"临场创作状态",是指播音员的话筒前创作状态和镜头前创作状态。这是全部播音创作成败攸关的关键一环。对这点无论是从事播音工作多年的老播音员还是刚刚迈入播音行业的新播音员都是感受颇深的。那么怎样才能拥有一个正确的临场创作状态呢?  相似文献   

3.
董燕 《新闻前哨》2009,(10):95-95
有人说.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是电台、电视台的门面,这是就播音员这一岗位的特殊性而言的。这一特殊性,体现于对播音员在话筒前的状态,有特殊性和较高的要求。这些年,随着广电事业的发展和广电节目的丰富,一批播音新手进入广电队伍.尤其是在县级台的一些新手.他们往往未经专业培训.对话筒前应该保持什么样的状态.往往有一个熟悉和摸索的过程。因此.有必要把话筒前的状态作为一个话题.和基层同行们进行交流、切磋。  相似文献   

4.
稿件经过认真准备,终于到话筒前播音了,这是播音工作的最后一环,非常关键。于是,在话筒前播音时有一个正确、良好的工作状态就是十分重要的了。有的人认为,稿子的准备只要没问题,播音时就一定没问题。这是不正确的认识。实际中,有的花很大功夫准备的稿子,一到话筒前,就变成了干巴巴的出声念字,久而久之,还可能造成恶性循环,在准备时怎么都好,一坐到话筒前便僵硬紧张,根本谈不上发挥。也有人认为,稿子看多了无益,看一遍就播反而不错。并且举出一些老播音员的  相似文献   

5.
在各种类型的播音工作中,新闻播音都是最基本、最常见、最贴近受众生活的一种很重要的播音类型。在传统的主流媒体中,新闻播音员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贴近稿件内容用心创作并持续保持积极的话筒前状态,才能发出传统媒体应有的声音。  相似文献   

6.
播音主持语言不规范状况及原因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雪松 《新闻传播》2009,(10):56-56
播音员主持人是在话筒前、镜头前从事有声语言创作活动的人,享有巨大的话语权利。但是,当前播音员主持人播音语言不规范状况还比较严重,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播音员是在话筒前工作的。播音员在对稿件做过充分准备之后,走进播音室或录音室。就如同演员登上了舞台。如果播音员在话筒前找不到自如的状态,那么,无论自己的条件多么优越,无论备稿阶段做出多大的努力,都难以在话筒前体现出来。首先,坐在话筒前要松弛。口腔、颈、臂等部分都不要紧张,呼吸要匀畅,深沉,另外,不要有坏习惯。例如,有人一边播音,一边哆嗦腿,有人把上身扒在桌子上,还有人下意识地用脚掌打拍子,等等。这样,自然就不可能高度集中精神,顺畅地表达稿件内容。总之,在话筒前要能做到不怕干扰,眼、脑、口反应灵活,所要播讲的内容在脑子里清晰连贯,备稿时在理解和表达方面所下的功夫能基本体现出来,这就是能驾驭自己,也能驾驭稿件,就是好的状态了。怎样达到这样的状态呢?  相似文献   

8.
在播音室、话筒前,把文字语言转变成有声语言,绝不是“念念稿”就行了。播音是一项很艰苦的创造性劳动,这种创造性的劳动又是严格限定时间的,能不能调动全部精力于创作之中,使之呈现良好的创作状态,是每位播音员在播音前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进行了反复探索。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播音是服务于听众的,要求通过我们的理解与表达,最终引起听众感情上的共鸣。因此,播音员在话筒前,就不是一个人自言自语,对空发议论或自我欣赏。我们不能不考虑到广大的听众,把握好播音时的对象感,并以此为手段,激发播讲愿望,引导自己进入良好的播音状态,选择恰当的语气,以便圆满地完成任务。一、对象感的概念对象感,也有称交流感的。我以为,播音员的  相似文献   

10.
李纳 《记者摇篮》2007,(8):88-89
播音员是在话筒前工作的。播音员在对稿件做过充分准备之后,走进播音室或录音室,就如同演员上了舞台。如果播音员在话筒前找不到自如的状态,那么,无论自己的条件多么优越,无论备稿阶段做出多大的努力,都难以在话筒前这一  相似文献   

11.
状态良好的直播,播音员精神振奋,精力高度集中,较之录音更容易调动起强烈的播讲愿望,从而加强与听众的交流感,获得良好的播音效果。直播是播音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但是一谈直播不少播音员就发怵,思想负担沉重,这和播音员的心理素质有关。要做到直播顺利,培养锻炼稳定的心理素质十分重要。让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些现象: 一些播音员在新闻录音的时候,得心应手,自如顺利,话筒前状态十分稳定,可是直播时却表现得慌乱失控,判若两人。  相似文献   

12.
王媛 《新闻窗》2011,(5):96-97
播音主持的基本意义是播音员、主持人在各类节目中向受众传达信息的有声语言活动,基本表现形式就是有声语言活动,是以广播电视传媒的代言人——播音员、主持人的身份在话筒、镜头前的语言表达。播音员、主持人又是广播电视节目在演播阶段的组织者、指挥者,亦是节目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13.
鹿平 《视听界》2002,(6):55-55
“注意”是播音员对稿件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再现等心理现象在播音过程中的表现,无论是备稿,还是话筒前播出,“注意”都处处显示出它的作用。注意品质好的,拿起稿件,很快就能被内容吸引住,话筒前又能由衷地播出;注意品质低下的,则相反。那么,播音员应该具备哪些注意品质呢?  相似文献   

14.
历史的年轮将我们载向世纪之交,历时多年话筒前岁月的新闻播音员,该如何审视自己?迎接跨世纪的新闻事业的新挑战呢?我们认为,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事业进步,新闻播音还是应该与采访、编辑工作相结合,提高我们的新闻播音员采编能力,使之成为复合型的、两栖型的人才。这样即可一专多用,又可为将来的发展转型奠定基础。首先,参与采访,才能更好地把播音工作做好。播音没激情,关键在于不熟知稿件不能在内容上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客观存在决定意识,欲感动别人,先得感动自己。这就需要我们的播音员要从事采编工作。至少要让播音员与记者…  相似文献   

15.
孙超 《河北广播》2007,(1):68-68,77
做为一名广播电台播音员、节目主持人,不能像电视那样,受众能看到画面形象。我们所传递的信息,大都是通过有声语言进行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听众中树起自己的声音形象。要做到这一点,在话筒前保持良好的状态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播音是一种"说给人听"的语言活动,播音员或主持人是以广播电视传媒代言人的身份在话筒前说话.但由于广播电视的技术手段和传播环境的限制,播音语言与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了的说话不太一样,这使一些人感到播音似乎说的是另外一种"话"了,甚至把拿腔拿调,不说"平常话"当成播音的基本要求,这就背离了播音的初衷.  相似文献   

17.
话筒前的语言创作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中国播音学》认为播音具有多质性的创作特征,“至少直接集语言、新闻、艺术于一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播音员既是新闻工作者,也是艺术工作者。”  相似文献   

18.
周安 《视听纵横》2007,(5):96-97
刚刚工作的播音员会有这样的体会,在直播时常常会出现由于环境嘈杂、身体不适、情绪不佳等主、客观非常因素而影响自己,因此,即便做了充分准备,直播时仍有可能出现紧张、慌乱、甚至无法自持等情况。直播中播音员的种种不良表现,在《中国播音学》中被称为话筒前状态不正确。它们缘于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但是最终导致影响直播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播音主持是指播音员运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进行的传播活动。通过有声语言准确清晰地传达、字正腔圆地播报,成为党和人民沟通的桥梁,因此播音主持对声音的练习尤为重要。本篇文章通过对播音主持练声的过程与意义的探究,达到在话筒前美化声音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一个气场强大的播音员主持人总能在节目播出过程中吸引人,感染人.这种气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能感觉到,它是客观存在的.有的人善于提升自己的气场,使节目更能吸引人;有的人忽视了气场的培养,在节目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方面都有欠缺.研究话筒前的气场,播音员主持人了解播音主持气场的特点,并有意识培养自身的气场,会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进行播音主持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