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宋嵘  崔莲 《班主任》2006,(8):32-32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位一年级老师,为了让学生集中精力看她板书生字,写前告诉学生:"同学们,老师写字的时候,你们都要认真看,不能做小动作.如果你们做小动作,我就能看见,那你们可要受批评了."老师讲完,就转过身去板书生字.  相似文献   

2.
故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小学一年级的教师,为了让孩子集中精力看她板书生字,写前告诉学生:“同学们,老师写字的时候,你们都要认真地看,不能做小动作。如果你们做小动作,我就看见了,那你们可要受批评了。”老师讲完,就转回头去板书生字。老师这一番强调果然奏效,同学  相似文献   

3.
故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一年级的教师,为了让学生集中精力看她板书生字,写前告诉学生:“同学们,老师写字的时候,你们都要认真地看,不能做小动作。如果你们做小动作,我就看见了,那你们可要受批评了。”老师讲完,就转回头去板书生字。老师这一番强调果然奏效,同学们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写字。可刘刚同学突发奇想:老师回头写字,怎么能看见我们做小动作?难道她脑后还长有眼睛?他这样猜想着,就想验证一下。于是,他故意小心翼翼地做了一个鬼脸。老师板书完毕,转回身来继续讲课,对刚才发生的一切,全然不知。下课后,刘…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位一年级老师,为了让学生集中精力看她板书生字,写前告诉学生:“同学们,老师写字的时候,你们都要认真看,不能做小动作。如果你们做小动作,我就能看见,  相似文献   

5.
案例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18课《借生日》。师:(导入)同学们,你们会唱《祝你生日快乐》这首歌吗?生:会唱。(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高声齐唱)师:看来同学们都对生日很感兴趣,都会唱这首歌,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借生日》这篇课文(板书课题)。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己认真地读一读,边读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并将生字多读几遍。(学生开始读课文,基本上是以齐读的形式进行的,能在书中“画出生字”的少。然后老师又要求学生俩人一组互相读一读,你读我听,我读你听,学生时有将生字读错、将句子读断的现象)反思这是一则典型的“学生主体式”…  相似文献   

6.
一、导入课题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吗? 生:一分钟等于60秒。生:课堂上一分钟是很短的。师:一分钟有60秒。我们在这短短的一分钟里能创造多大的价值呢?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它。生:齐读课题:“4.一分钟的价值”。师:先让我们来试一下。看同学们在一分钟内能做多少事。请第1、2组同学轻声朗读这篇课文。请第3组同学做口算(出示口算题10道)。请第4组同学抄写生字词(课文中的生字词) (老师看马表,生分别读、算、写) 师:一分钟过去了,你们觉得它长不长? 生:不长,一会儿就过去了。师:请同学们交流一下,你们一分钟做了多少  相似文献   

7.
女巫老师     
<正>许大林一直认为,他们的班主任贾老师是个女巫。传说中的女巫都穿着一双尖尖的长筒靴子,贾老师脚上穿的就是这种靴子,虽然许大林的同桌周小妞辩解说这是今年最流行的款式。传说中的女巫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贾老师如果不是女巫,她在黑板上背对着同学们写字的时候,为什么也能知道班上有哪个同学在做小动作?有一次同学们碰到了一道很难的数学题,怎么想都想不出来,正准备去问数学老师,结果被刚到教室来的贾老师知道了,她把题目拿过去看了一眼,三下两下就做出来了,还详细地给同学们讲解了一遍呢。如果不  相似文献   

8.
《小学青年教师》2013,(7):83-86
师:同学们,请看汪老师写字。(板书:玩)你们平时都喜欢怎么玩?  相似文献   

9.
片断一:让学生在读中识字。师:想听老师读读课文吗? (教师配乐入情入境地范读,学生陶醉于教师的范读) 师: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能把课文读好吗?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老师和这课的生字是好朋友。你们要想也把课文读好,首先就得认识这些生字朋友。请把你刚才标△的字多读几遍,自己读完后,再跟同桌互相检查,看是不是把这些字都读准了。老师相信大家会想出办法把这些字记住。 (生自己识字,同桌互读互听) 师:下面老师检查一下,看同学们能不能把本课的生字读准。电脑依次出示:脚、步、悄、丁、冬5个课文第一小节的生字,指名认读,又把生字放在诗句中让学生认读。之后,出示第一小节,让学生练读。  相似文献   

10.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生活,培养热爱农村,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学生唱歌)同学们,从你们的歌声中,老师感觉你们就像是一只只快乐的小鸟。你们能说说哪些事情使你们感到很快乐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朋友——(板书:乡下孩子)(多媒体演示)让我们先和她打个招呼(你好,欢迎你们!)你知道乡下孩子的生活是不是和我们一样快乐呢?今天就让我们学习课文,了解一下乡下孩…  相似文献   

11.
案例内容《用数学》练习课(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1~22页练习四3~7题。)案例描述〔片断一〕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20以内的加减法,不知道同学们掌握得怎样,老师想通过口算比赛来检查一下同学们掌握的情况,敢试一试吗?(生:敢。)请翻开课本第21页第3题,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师:开始。(约1分钟后,老师喊停。)师:你们做了几道题?生1:我做了5道题。师:这是一条信息。(板书:已做)没做的有几道题?生1:没做的有7道题。师:这又是一条信息。(板书:没做的)一共有几道题?生1:一共有12道题。师:这是第三条信息。(板书:一共有)你们能不能根据这三条信…  相似文献   

12.
课文《桂林山水》教完了,我特意上了一节写字指导课。过程如下:师:同学们,我们来个小比赛:谁会读下面这些字?(老师把该课的生字工整地板书在黑板上:漓澜瑕翡峦障筏绵。)(学生纷纷举手,进行赛读。)师:下面我们继续进行小比赛:每个组派一个同学到黑板前书写以上的字,看谁写得最好看。(老师也参加比赛。)师:接下来,让我们比较一下谁的字写得最漂亮。(学生一致肯定老师写的字最漂亮。)师:谢谢同学们对我的夸奖。其实呀,我们学习语文,对文字不但要会读,而且要会写,写得越漂亮越好。这节课老师想教大家写好这几个字,你们愿意跟老师学吗?生:(众口同…  相似文献   

13.
一、导言、揭题——走进文本师:听说我们四(1)班的同学最喜欢读课外书,那么喜欢读民间故事吗?生:喜欢。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民间故事,好不好?生:好。(师板书课题:九色鹿;学生齐读课题)二、自由练读,整体感知——读通课文师:同学们课前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看看你们是不是能把课文中的生字词的音读正确。(出示带有生字的一组词语,学生练读)师:你们真聪明,不要老师教就能把课文中的生字词的音读正确。课文中还有一些长句子,看看你们是不是也能读好。(出示能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两个长句子,学生练读)师:读得好!如果把这些词语和…  相似文献   

14.
课例1:《百以内加减法综合练习》师:同学们想认识钱老师吗?你们想知道钱老师的哪些情况?生:您有多大了?师:你猜猜,钱老师几岁了?生1:42岁。师:比42要大一些。(教师根据学生的猜测板书:42,49,45)师:这几个数都是几位数?告诉同学们,钱老师今年46岁。你们认为谁猜得最准?为什么?生  相似文献   

15.
老师的眼睛     
勤老师的眼睛和其他人的眼睛没有什么两样,可你仔细一看,勤老师的眼睛会说话哩。有时上课我做小动作,被勤老师看见了,她的眼睛就盯着我,好像在说:“陆则远,你怎么又做小动作了。”我赶紧不做了。有时上完唱游课,我跑到勤老师办公室去问几个问题,她总是笑嘻嘻地为我解答,她的眼睛好像在说:“你真好问!”有一次,我听见勤老师和周老师在讲上海话,我叫了起来:“老师,您怎么讲上海话?”勤老师说:“你就饶了我吧!”那时她的眼睛好像在说:“陆则远,下次我不会再讲上海话了。”还有一次,我问勤老师一个问题,把她给难住了,她的眼睛好像在说:“这个问…  相似文献   

16.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 生:喜欢! 师:好,我们今天就要用磁铁做几个小游戏。这节课的题目就叫《磁铁游戏》(板书)。 师:磁铁的“磁”字我们没学过,认真看老师怎么写。实验桌上,每个同学的面前都放着几样东西,是我们游戏中要用的。请先把1号盒子打开,把里面的东西一件一体摆出来放到桌子上,看看有你们  相似文献   

17.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生:喜欢。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童话故事《狐狸和乌鸦》。(板书课题)(指导学生观察放大插图,了解狐狸和乌鸦的特点。) 师: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听老师读课文。要注意听准生字的读音;想一想:课文讲了狐狸和乌鸦之间的什么事? 生:这篇课文写乌鸦找到一片肉,高兴地站在树杈上…… 师:能用一、两句话简单地说一说吗?[初步训练  相似文献   

18.
一巧妙导入,激发情趣师:同学们,昨天,我和你们的数学老师吵架了!生:(吃惊地)为什么?师:我做了一道数学题,可是你们的数学老师说我做得不对,于是我们就争吵起来了。现在请小朋友们给评评理。请看黑板。(板书:一=20)我的这道数学题对不  相似文献   

19.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个标题"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会想到一个关于影子的成语吗? 生:形影不离 (师板书"形影不离".) 师:我很开心你们的回答,说明你们都不是孤独的人,都有伙伴,也都有阳光的心态.老师好像有些悲观,我想到的是"形影相吊".(师板书"形影相吊".)不过老师也是有依据的,课文中说盲孩子是寂寞的.你们看看老师的依据在第几小节? 生:第六小节. (学生读"他的日子过得很寂寞".师在"形影相吊"的下面板书"寂寞".)  相似文献   

20.
课堂再现师:有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只要一提起它,同学们可能就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可爱的动画形象——米老鼠和唐老鸭。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生:我知道这个地方是迪斯尼乐园。师:对,这个地方就是令全世界男女老少都心驰神往的迪斯尼乐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与迪斯尼乐园有关的。看老师写课题。(板书:最佳路径)师:一起来读读这个课题。生:(齐读)最佳路径。师:课文预习了吧?那我选几个生字来考考你们,怎么样?(媒体出示:踩、窄)谁来读?生:(字正腔圆地读)cǎi,zhǎi。师:平舌音、翘舌音,读得真准!奖励你当回小老师,来带大家读一读。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