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报纸副刊属性的认识一直不十分清晰。通常,新闻同行会将它归于文学一类。而文学界虽然承认报纸副刊的文学性,但也只是将它作为文学的边缘地带。尽管有大量作家在报纸上大量地发表作品,然而真正代表他们文学水准的作品却不在副刊上——文学奖也从来不与报纸副刊结缘。  相似文献   

2.
报纸文学副刊整体式微 报纸副刊的历史已有100多年,"五四"时期、上世纪30年代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前20年,报纸副刊发展得如火如荼,成为各家报纸不可或缺的版面,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新文学的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那时的副刊,基本上都是文学副刊,其品位成为报纸品位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3.
侯力明 《传媒观察》2004,(12):44-45
报纸文学副刊在经历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繁荣和九十年代前半期平稳发展后,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逐渐显现出萎缩的迹象,一方面,报纸文学副刊整体版面数量大幅减少,有些地方缩减了版面,更有甚者,取消了文学副刊;另一方面,文学爱好者的热情和投稿量也明显下降,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报纸文学副刊的“营养”不足。  相似文献   

4.
一、报纸副刊不应成为小众文化 在大众传播媒体日益强调新闻性、信息性、休闲性的今天,曾经占有报纸一定版面的副刊正逐渐丧失文学品性。报纸副刊分为文学副刊、亚文学副刊和非文学副刊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5.
办副刊也要注意导向问题——由副刊文学与图书、期刊文学的差异谈起刘小莽报纸副刊界今天已逐渐形成一个共识,即报纸副刊(这里主要指文学或文艺副刊)是文学与新闻的一种结合体,或者说,她是附在新闻纸上,也讲究一定新闻性的文学。这个概念应允许探讨,本身或许并无错...  相似文献   

6.
中国报纸文学副刊自20世纪初叶盛起,走过风雨百年.一度被誉为“报纸灵魂”、“作家摇篮”、“读者精神家园”的报纸文学副刊,不但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创下不可磨灭的功绩,在近现代文学史中也占有重要的席位,贡献巨大.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始,随着经济大潮下社会文化转型、报业新闻改革以及互联网的迅速堀起,文学副刊逐渐呈现萎缩退化之势.至新世纪初,全国报纸更出现“减副热潮”,一边是娱乐、消闲、家居、汽车、旅游合炖的“周末版”占领了高格调的文学阵地,一边是文学副刊招牌依旧,“园子”不再是原来的“园子”,变为消遣性、低级无聊、喁喁私语的“聊天室”.文学副刊全国山河一片红的风光似乎一去不返.面对文学副刊在“减挤砍”下所处的尴尬局面,台湾作家龙应台发出了“副刊没落了”的叹息,一些文化人甚至喊出了“保卫副刊”的口号.唱“挽歌哀调”者认为,文学副刊的衰落是商业时代快节奏下的必然.拥有百年辉煌史的文学副刊,重创之下,真的会一步步走向消亡吗?  相似文献   

7.
报纸的文学副刊,内容属性是文学艺术,表现形态则是媒体方式.这种边缘性的兼济身份,曾经令报纸的文学副刊魅力独具,卓然生色.  相似文献   

8.
偏爱副刊     
于冠深 《青年记者》2009,(14):124-124
我之所谓副刊也者,是指报纸的文学副刊。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副刊议论不少。有论者著文,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文学的式微,报纸的副刊也衰落了,此乃新闻规律使然。诸如此类。单从现象入眼,有些报纸的确对副刊压缩版面,减少期数,甚或干脆取消。我认为这样做是一种失误。文学发展的轨迹,不是直线型的,有起伏乃正常现象。不是说文学就是人学?那么,也许可以这样认为:在人类消亡之前,而且文化素质不断提升的情况下,文学便不会式微,副刊不应该也没有衰落。  相似文献   

9.
对报纸副刊,尤其是党报副刊均定位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运作理念。有些人主张报纸副刊就是文学副刊,必须刊登“纯文学”的东西,甚至大声疾呼副刊不能离文学越来越远,报纸要为文学留下“一方净土”。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当今时代文学“式微”态势明显,报纸副刊应该逐步走上专刊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报纸文学副刊萎缩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有些报纸索性将副刊一刀砍掉.副刊的留与不留,最终取决于报业管理者的办报理念,但笔者以为,保留副刊对提高报纸的影响力,还是有其特殊的作用的.  相似文献   

11.
不论是从报纸的属性还是从报纸的功能角度看,新闻性都是报纸的灵魂.所谓新闻性,即新闻的写实性、重要性、新颖性、时效性等要素的总和.在很多人看来,报纸的新闻性集中体现在报纸的新闻版面,而实际上,作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报纸的副刊特别是报纸的传统文学副刊,同样也具有强烈的新闻性.  相似文献   

12.
文学副刊在报纸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人们带来高品质生活的享受。文学副刊如何赢得更多的读者?这里粗略谈谈编辑文学副刊的一点体会。 文学副刊也要有指导性 文学副刊作为报纸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样担负着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任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无条件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办好文学副刊无需争辩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对报纸副刊,尤其是党报副刊的定位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运作理念。有些人主张报纸副刊就是文学副刊,必须刊登“纯文学“的东西,甚至大声疾呼副刊不能离文学越来越远,报纸要为文学留下“一方净土“。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当今时代文学“式微“态势明显,报纸副刊应该逐步走上专刊化的道路,以更宽的范围、更多的容量,最大程度地适应和满足读者的精神文化需求。笔者结合多年的办报体会,就报纸副刊的定位和运作问题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副刊是我国独有的报纸现象,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目前存世的中国报纸副刊,累计已经超过5000种."在这些报纸副刊上,传播了进步的革命的思潮,弘扬了科学与民主的思想,针砭了时弊,呼唤了救亡,促进了文学的改良,繁荣的文学的创作,发展了文学的流派,培养了好几代的青年作家,同时了教育和滋养了一个世纪的报纸读者."[1]然而,随着报业经营日趋商业化,作为报纸四大部件之一的副刊,在商业化的冲击下,整体上越来越萧条,日益边缘化,甚至有许多报纸已经取消了副刊版面.  相似文献   

15.
崔伟 《新闻爱好者》2012,(22):66-67
报纸文学副刊整体式微报纸副刊的历史已有100多年,"五四"时期、上世纪30年代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前20年,报纸副刊发展得如火如荼,成为各家报纸不可或缺的版面,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新文学的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那时的副刊,基本上都是文学副刊,其品位成为报纸品位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6.
报纸副刊是报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办好副刊,对于一张报纸来说,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历来诸家办报都重视副刊。副刊有自己的个性(文艺性),又有与其它版面相同的共性(新闻性),报纸副刊既是文艺的,又是新闻的,具有双重属性。(一) “新闻”是报纸的本名,报纸副刊也叫新闻副刊。无论是文艺副刊,还是分类专刊,都属新闻副刊。副刊上刊登的文艺作品,应立足新闻,没有新闻的报纸便不成为报纸。副刊要在一张报纸上“站住脚”,要赢得广大读者的信赖,靠得就是自身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决定于新闻,新闻是副刊的灵魂。所以报纸副刊与文艺杂志和文艺期刊是有所区别的,以纯文学、纯  相似文献   

17.
周俊芳 《编辑之友》2013,(7):52-53,63
副刊是现代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吸引和培养固定读者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与普及,报纸副刊的生存与发展受到巨大冲击。网络时代报纸副刊的创新之路,首先是要改变副刊定位,其次是版面设定不能为文学而文学,第三是编辑策划丰富多彩的副刊内容,第四是要有针对性地向读者提供副刊资讯。同时,要努力挖掘"草根文学",使其成为副刊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8.
报纸的文学副刊,以其文学性、趣味性、知识性及娱乐性,广受读者喜爱。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常读报纸副刊的优秀作品,能让人更加热爱生活。但一些文学副刊的业余作者,对其应有的特色缺乏了解。常常把稿子写成了表扬稿或事迹材料。这使得很有意思或很感人的一件事,变得清汤寡水,索然无味。报纸文学副刊上所发表的作品,既不同于大部头的文学作品,也不同于一般的新闻稿件。它是另一种言说方式。有另一套话语系统。  相似文献   

19.
我国报纸的文学副刊勃兴于上世纪20年代,它承载了新文化运动的历史重任,一度成为提倡、传播新思想、新思潮的绿洲。此后,文学副刊以其思想性、知识性、情感性、审美性、休闲性见长,而长时期地成为广大读者的精神家园。曾经,一个优秀的文学副刊会成为一张报纸的品牌和标志;也曾经,文学副刊的编辑们对自身的工作充满了自豪感和神圣感。但是,  相似文献   

20.
在办报的实践过程中,报纸副刊与专刊的概念常易混淆。报纸上的文艺副刊属于副刊,对此很少有人有异议,一些人甚至认为副刊就是报纸上文学稿件的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