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宓子贱为单父宰的故事,《吕氏春秋》和汉刘向所编《新序·杂事》中均有记载。宓子贱是孔子的学生,受鲁君命“为单父(今山东省)单县宰(县邑长官)”,“将辞而行”之时,虽”恐鲁君之听谗人,而令其不得行其术”,但却没有向君主提出任何异议,只是“请善书者二人,使书突  相似文献   

2.
《大连大学学报》2016,(5):16-24
中国史上仅次于南北朝《颜氏家训》的家训类书籍是南宋《袁氏世范》。本文着眼于古代中国基层社会的秩序问题,考究著者袁采的生平事迹与政治教化行为。袁采是南宋衢州西安县人,家世及生殁年不明,入太学读书,隆兴元年(1163)进士,乾道四年(1168)起历任萍乡县主簿,乐清、政和与婺源知县,登闻鼓院或登闻检院职务。每任官一地,均有切于政治文教的著述。县政方面,在赋税水利之外,尤其注重教化设施的建设,虔诚敬神以为民请命,题匾以鼓励清明恤民的吏治。尤其保留前代知县的遗迹,显得袁采政治行为充满深沉的温情。这样的基层政治令人深思和感怀。  相似文献   

3.
李焘生于北宋徽宗政和五年,死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15—1184),正值祖国山河、赵宋政权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他是个爱国主义者,“甫冠,愤金仇未复,著《反正议》十四篇,皆救时大务。乾道三年(1167)召对,首举艺祖治身、治家、治吏典故,以为恢复之法”(《宋史卷388李焘传》)。他是真正对国家兴亡,匹夫且有其责  相似文献   

4.
一屠隆其人屠隆,明代的一位杰出文学家、戏剧家、书画家和哲学家。鄞县人。据《甬上屠氏宗谱》记载,他原名“儱”,后更名“隆”,字长卿、纬真,号赤水,又号“弢光道人”,晚年自号“鸿苞居士”生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六月十五日,卒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八月二十五日,享年六十有三。他秉性放达,才华出众,被族人屠大山誉为“苍龙入梦”的奇才;又被邑人张时彻了所极力推崇,早年就在文坛享有盛名。万历五年(1577年)中进士。曾任颍上知县和青浦县令,政绩卓著,旋晋升为礼部仪制清吏司主事。屠隆在青浦任职期间,公余之暇,常约请吴越名士同游“九峰”“三泖”,自称为“仙令”,人们则称他为  相似文献   

5.
朱熹于乾道七年(1171),在福建崇安(今武夷山市)开耀乡五夫里创办“五夫社仓”,并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订了一个《社仓事目》,于淳熙八年(1181),呈请孝宗皇帝批准“行下诸路州军”。此后,社仓也就成为农村储粮备荒及社会救济的主要形式,朱子社仓法(后人把《社仓事目》连同“五夫社仓”经营管理办法统称“朱子社仓法”)即成为一个以实物形式的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6.
宋代乡兵中的“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可先生《述“社邑”》(《北京师范学院学报》85年第1期)一文,概述了从西周到明清两三千年间“社邑”的产生、发展、变化以及各个朝代“社邑”的特点。但是,因为该文的时间跨度很大,不可能对每一个时代的“社邑”都进行全面而详尽的论述。笔者不揣浅陋,拟对《述“社邑”》中有关宋代的一些问题,分两个专题做一些补充说明;其一是《宋代乡兵中的“社”》(即本文),其二是《宋代的秘密社会》(另文论述),聊为《述“社邑”》的续貂之作。其间或有异同,则姑备一说而已。  相似文献   

7.
司马迁的《太史公书》在完成之后的处置情况在《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中均有交待。《自序》曰:“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报任安书》曰:“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自序》所言“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两名互文见义。前者称“藏”,即藏本,后者则应是传本。《报任安书》谓“传之其人通邑大都”(案:“通邑大都”指京师),正与《自序》“副在京师”相互发明。又,“在京师”者既称“副”本,“藏名山”者则应是正本。可见《太史公书》原有正、副两本,正本…  相似文献   

8.
高中语文第五册《促织》这个短篇文言小说,故事结局部分有这么几句:“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抚军亦厚赉成。”课本特意为“又嘱学使”安排了一条注释,注曰:“又嘱,是抚军嘱。学使,提督学政(学台),是专管教育和考试的官。”笔者认为注释有误,“又嘱”的嘱者应是“宰”,不是“抚军”。理由有三:  相似文献   

9.
一、清乾隆十年本《铜山县志》清代乾隆十年(1745年)铜山在任知县张宏运主修的《铜山县志》是现今世存五种以“铜山”命名的铜山县志书中版本最早的。铜山县境即古彭城县境,一度裁县入州,至清代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升州为府时,又复置县,始取境内铜山为名。而本县志书亦始有以铜山为名者。北京天文台主编的《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江苏部》中并列著录有陈振藻纂修的乾隆十六年本《铜山志》,有误。观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资料室之原本,此乃  相似文献   

10.
《宰惠纪略》是光绪年间柳堂任山东惠民县知县时的县政纪实,其详细记载了晚清地方州县有关行政、司法、教育、治乱等方面的内容。作为晚清极具影响力的官箴书之一,《宰惠纪略》为晚清县政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原始资料。  相似文献   

11.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选入了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注释丰富,对师生帮助极大。但对其中一处注释,我却有不同看法。原文中有“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的语句,注释中对“通邑”的解释为:“通邑,大的城市。通,指四通八达。”这个注释,乍一看,似乎说得过去。“通”解释为“四通八达”,而“邑”在《辞海》中的义项之三为:“泛指一般城市,大曰都,小曰邑。”据此,则可推定,“通邑”为四通八达的城市,而“四通八达”的城市就可理解为“大城市”。但稍一细想,就会发现这一…  相似文献   

12.
《宋史·儒林传·杨万里传》载杨万里曾向丞相王淮推荐朱熹,袁枢等60人才,“淮次第擢用之”。周汝昌先生《杨万里选集·前言》将此事系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杨万里”条又云:“(淳熙)十三年,迁枢密院检详官兼太子侍读,向宰相王淮推荐朱熹、袁枢等16位人才。”今案:杨万里向丞相荐人才之事本在淳熙十二年(1185),不在十三年;所荐乃60人,而非16人,迁枢密院职乃在荐人才之后(次年),而非其前。检《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宋钞本《诚斋集》卷113《淳熙荐士录》,  相似文献   

13.
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号板桥,自称板桥道人。江苏兴化人。板桥少颖悟,家贫而好学。赋性旷达,落拓不羁,“日放言高谈,臧否人物,以是得狂名”。乾隆元年(1736)四十四岁方中进士。乾隆六年至十七年(1741—1752)先后于山东范县、潍县任知县,逢荒年则开仓赈贷,救民无数,“时有循吏之目”(上引均见《清史列传·郑燮传》)。  相似文献   

14.
清末,主管教育(当时称学务)的部门,中央一级的称“学部”,省叫“提学使司”,县称“劝学所”。各级都设有视学,省视学每年都要进行一次检查,对各县教育作出全面的评价。因当时教育是知县(县太爷)直接管好,所以对知县,好的表彰、记功;差的批评、记过。下边摘引宣统元年(1909)《山西教育官报》(全省教育刊物)所载省提学使司上书省督抚,(省行政长官),关于各知县办理教育的评估呈请。这一年,全省表彰、记功的,14个县,批评、记过的16个县,均写清知县姓名、评语。中等的未列。  相似文献   

15.
清《神池县志》卷六"职官"中同在雍正五年任命了两位知县,首先通过对前后任知县的考析,推断雍正五年确实有位知县被任命;然后以相关档案、旧志文献等进行考析,确定汪志备于雍正五年任神池知县;最后追溯文献出处,推断知县离任及赴任的时间差,得出张国正短暂署理过神池县事,进而剖析同载之因。  相似文献   

16.
林旭,字暾谷,号晚翠,福建省侯官县(今福州市)人,著有《晚翠轩集》。祖父福祚,字畴九,清道光己酉(1849年)科举人。以团练议叙知县,谒选知安徽东流县。为官不为权势所屈,平东流狱事,颇称廉正。父百敬,福祚长子,邑诸生,曾随侍东  相似文献   

17.
叶宪祖于天启六年(1626)迁工部主事后,旋即升为该部郎中,晋升时限当在天启六年十月到七年八月之间。黄宗羲《改葬墓志铭》和《明史》的相关记载均不误,只是因为其中省略了一段事实过程。宪祖起复年份在崇祯元年,而他任南京刑部之职则应在崇祯三年(1630),且所任为刑部主事一职,而非“部郎”或“侍郎”。《明诗综》等对之未加考究,以致以讹传讹。应当结合《四艳记》的结构形式,以“南曲十一折(出)”的标准来确定其剧类。该剧内部结构明显呈现“块状”。将《四艳记》定为杂剧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8.
《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是南宋孝宗年间修成的一部编年体的著名历史著作,它的作者是李焘。李焘(公元一一一五年至一一八四年),字仁甫,一字子真,自号巽岩,学者称巽岩先生。眉州丹稜(今四川省洪雅县境)人。中南宋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年)黄公度榜进士。历官内外,悉心任事,不畏豪强,颇有政声。累官礼部侍郎,进敷文阁学士兼侍讲,同修国史。《长编》于孝宗淳熙九年(一一八二年)最后写成进呈。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年)病死。他的著作除《长编》外,还有文集五十卷、奏议三十卷、易学五卷、春秋学十  相似文献   

19.
《江海学刊》八二年第四期所载孙必有文称:秋瑾之绝笔诗“秋风秋雨愁煞人”“可能是别人伪造的。”论据有:(一)故宫档案馆所存“秋案”档案中无此记载;(二)秋瑾之友徐自华、吴芝英、王璧华在有关文章中或未提及,或否认有此诗句;(三)光复会领袖陶成章在《浙案纪略》中说:此诗句“不知系何人造作”;(四)孙必有分析称:“从秋思想看,不可能唱出此悲观之句。”笔者所见史料,多证其确有其事,摘其要者如下:(一)秋瑾之妹宗章在其《前清山阴县知县李钟岳事略》中记述了李钟岳“以  相似文献   

20.
正屏上鉴语《屏风帖》,草书,唐太宗李世民撰文并书于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四月二十二日。宋淳熙九年(公元1182年)祝宽天借观于从兄季平处,言于绍兴初得之于北人南渡者。姜尧章曾分别于宋淳熙十四年(公元1137年)、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获观题识,称其高古,不乏风致。宋嘉泰四年(公元1204年)王允初刻石于临安余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元延三年(公元1316年),县令尹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