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势”的观念,在汉魏六朝时期,被移植到传统的几种艺术门类中。音乐讲究体势之美,舞蹈强调动感的态势之美。武术、围棋无不重视“势”的发挥。书法对“势”有更高的追求,要求以形造势。在许多书法论著中都提到书势、字势、笔势、体势、气势、形势等等。在画论中,“势”可以称得上是最早的理论术语,人们将“势”与“理”相结合,以能否得势,作为艺术层次高下的标准。文学领域的“势”论晚于书法和绘画,是由齐梁之际的理论家刘勰在巨著《文心雕龙》中给以确立的。《文心雕龙》论到“势”的地方很多,含义也比较丰富,基本是指事物运动的自然趋势和规律,主张文学创作要遵循自然之势。唐宋两朝,诗词发展到鼎盛时期,著名诗人王昌龄总结了诗歌“十七势”;皎然则提出了“明势”论,齐己和惠洪分别有“十势”和“四种势”用以论诗。明清之际小说和讲唱艺术大兴,有经验的作家,艺术家们也意识到“用势”、“取势”、“得势”对于创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一) 在诸多艺术门类中,和播音艺术一样具有形态美的,是书法、音乐和围棋。在艺术的简约与素朴方面,播音和书法最接近,书法和播音都是“点”与“线”的艺术,书法是“无声之音”,播音则是“有声之象”;在艺术的辩证关系上,播音和音乐最沟通,他们都追求对立之中的  相似文献   

3.
王林 《大观周刊》2013,(5):36-36,45
中国书法是具有生命意义的线条美的艺术,书法线条之气质美的构成主要表现在线条的方圆、粗细轻重、中侧藏露等方式来抒发情感,把具有生命的活体注入单纯的线条中,从而体现中国书法线条富有生命之气质美。  相似文献   

4.
叶武 《大观周刊》2012,(8):249-249
语文教材本身颇具情感性,如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道德之美、人生之美。这些深具美感的文章,多是古今中外名篇精粹,且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在美的世界里感受真、善、美,那么在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5.
承德外八庙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和驰名中外的风景名胜旅游区,它是融汇我国多民族建筑艺术精华的古建筑群,亦是祖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外八庙始建于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竣工于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营建外八庙是清王朝联络各族王公贵族,实现民族团结的措施之一,其建筑都是依山就势,环绕避暑山庄以“众星拱月”之势。它规模之大、数量之多、技术之高、景色之美,不愧为我国劳动人民智慧、辛勤创造的古建筑艺术杰作。  相似文献   

6.
集安,有吉林省“小江南”之美称,它是上千年前古高丽族部落十九代王朝定都的地方。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在这片散发着浓郁文化气息的土地上,许多有志青年为之耕耘,在书法篆刻艺术道路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姜荣华便是其中一位值得介绍的青年书法篆刻家。荣华自幼喜爱书法篆刻艺术。从小学开始就没淫于涂抹之中,但他真正涉足于书法篆刻艺术之河却是在解放军这所大学校里。他认为:书法是纯粹的艺术。其玄妙的艺术境界陶人情操并令人激动不已。那一幅幅线的轨迹,乃书家心灵的低语,并非作者故作姿态的“天真”。他先习“二王”,后临…  相似文献   

7.
风格是艺术家创作个性在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中的体现,是艺术家创作的独特标志。罗丹说:“的确,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算是美的”。欣赏刘泽荣篆刻作品,使我感触最深者,便是其作品中凸现的那种清刚俊逸,豪爽率直的艺术“性格”之美,而这种“性格”在其作品里则集中表现为一个“爽”字。即点划结构之爽快,章法构成之爽朗,刀法运用之爽劲。爽快的点划结构美。篆刻艺术之美,首先是文字点划结构之美。点划结构可以反映出客观事物的形体美。篆字具有很强的象形因素,每一点划都构成一个形体,并能引起人对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形体美的联想。在篆刻创作中,联想、想象、回忆等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8.
艺术与“静”之美静之美是与淡泊的人生哲学联系在一起的。要领悟到静之美,不但需要艺术素养,尤其须具备恬淡宁静的胸襟、操守。徐复观先生曾说:“静”的艺术作用,是把人所浮扬起来的感情使其沉静、安静下去,这才能感发人之善心。但静的艺术性,也只有在人生修养中,得出人欲去而天理天机活泼的时候,才能得以领受。(《中国艺术精神》) 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发  相似文献   

9.
书籍装帧是一个综合的视觉传达艺术,它包括绘画、设计、摄影、书法等艺术形式,是用这些艺术形式和具体的表现手法,塑造图书的“体”和“貌”。体,既是图书的开本,是盛纳其精神内容的容器;貌,则是将内容传达给读者的外表。优秀的书籍装帧是用“体”和“貌”的艺术构成将精神内容与物化的载体完美地统一为一体,为读者提供一个阅读时产生愉悦的“外在”空间,是读者步入精神殿堂的门户和长廊,是图书精神内容的张力所在和延伸。书籍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孕育而生,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象征,是人类前进步伐中不可或缺的原动力。现代制版技术和印刷…  相似文献   

10.
我国首档书法美育交互式综艺《妙墨中国心》,由浙江卫视与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袂出品。这档电视艺术节目开中国“书法”专题综艺之先河,围绕“中国墨宝”展开了一场场溯源寻根之旅,借古今艺术的形式跨界与类型融合,彰显出华夏书法技艺历久弥新的人文魅力。《妙墨中国心》打造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书法传播矩阵,联合中国美术学院、西泠印社等一众专家、青年学子,共建“妙墨赏习屋”,由艺人担任“寻墨团”,以“寻墨”与“解墨”的故事性叙事,为艰深晦涩的书法艺术开辟了大众视角和扩散式传播路径,突显了电视艺术节目“活化”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杨燕 《大观周刊》2012,(39):265-265
世界上受禅宗思想影响最深的国家恐怕非日本莫属,到了当代,禅宗精神已经深深地印入日本人的情感和生活习俗之中,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东西。日本在俳句、绘画、书法、建筑、茶道、花道等各个艺术创作、艺术理论领域及美学领域都受到禅宗美学的影响。在其影响下,日本艺术呈现出一种“残念”之美。  相似文献   

12.
(五)书法和绘画艺术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名家辈出,书林繁茂,在我国书法艺术史上是一个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对后世书法有很大的影响。唐初,盛行江南的“二王”(王羲之及其子献之)书法,唐太宗尤其酷爱王羲之的书法,他“尝以金帛购求王羲之书迹,天下争赍古书,诣阙以献。”唐太宗还亲撰《晋书·王羲之传论》,文中论述  相似文献   

13.
展览演出     
吴昌硕艺术特展 在近代中国艺术界,吴昌硕无疑是光芒四射的。他在书法、绘画、篆刻等多个领域的成就,至今都令人难以逾越。在书法上,吴昌硕的“石鼓文”体篆书久负盛名。作为中国近代重要画派海派的名家,吴氏的写意花卉成  相似文献   

14.
王熹 《群文论苑》2003,(3):64-64,63
江泽民同志提出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书法是公认的高雅艺术,是中华民族奉予世界文化艺术之林的瑰宝,理当归于弘扬之列。所谓“弘扬”,即在继承的前提下将其发扬光大。而继承的第一要务和途径是培训教育,笔者就此谈一些看法,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5.
<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中国书法大会》第一季,以中国书法发展源流为主线,聚焦呈现了中国书法史上极具代表性的18组作品,综合运用音乐、舞蹈、戏剧等现代艺术形式和科技手段,让书者与观者在笔墨唱答之间相互致意,共赴一场“游目骋怀”的心灵之约,使书法这门落笔无声、发于心诉于眼的艺术迸发出更加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6.
曹丕《典论·论文》中提出了著名的文气论。文曰:“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由此来看,曹丕认为文气大体是先天禀赋所定。文体与文势的提法初见于刘勰《文心雕龙·定势》:“夫情致异区,文变殊求,莫不因情立体,即体成势。势者,乘利而为制也;如机发矢直,涧曲湍回,自然之趣也。圆者规体,其势也自转;方者矩形,其势也自安。文章体势,如斯而已。”但是文体论观点最初见于《文赋》。其文曰“体有万殊,物无一量。纷纭挥霍,形难为…  相似文献   

17.
武警安徽省总队司令部警士长曹永胜是一位颇富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的军旅书法家。他的书法在美中蕴藏着粗矿,阴柔中含有刚烈,古朴中流溢着洒脱,营造了一种古朴而又优美的艺术氛围,读之令人心旷神始,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灵魂的陶冶。曹永胜接受笔者采访时说:“艺术的感召力是巨大的,我1984年入伍后,正赶上部队开展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的活动处于高潮。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现代书法大家吴玉如的字,那俊秀飘逸、灵动欲飞的线条,引发了我内心深处对书法美的强烈向往和追求。”从此,无论执勤训练多么累,他都要坚持每天2小时习字。微薄…  相似文献   

18.
四、具有美化版面的作用 一张好图片,不仅是一件艺术品,反映着事物丑与美的形象,安排得当,还会起到调节版面艺术气氛,增加版面美感程度的作用。这和现代设计者把版面设计列入艺术范畴有关。报纸版面就是艺术品。在版面上,文字是“白”,是“抑”,图片是“黑”,是“扬”,合理巧妙布局之,就可形成节奏美。 节奏,就是适合人的生理需求,使人能够产生快感的和谐而有规律的运动。表现在版面布局上,要张弛结合,开合自如,有铺张收束之妙,起伏抑扬之美;在色彩对比、结构层次上和谐匀称,体现有机统一之美。  相似文献   

19.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几千午来,它以其美仑美奂的艺术魅力和深厚广博的文化内蕴而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推动书法艺术登临一个个时代高峰的是层出不穷、名扬百代的书法大家,魏晋钟王、盛唐虞欧颜柳、宋元苏黄米蔡、明清董傅石郑……他们用临章飞舞、出神入化的一双巨擘,托起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也创造出《兰亭序》、《淳化秘阁法帖》、《三希堂石渠宝芨法帖》、《快雪堂法书》等一篇又一篇艺术神话。进入20世纪,中国书坛一扫百代帖学独步、偏尊书圣的旧习,掀起了由尊碑抑贴走向南帖北碑自然融合、篆隶行草楷并用的新风。放眼望去,百年间名家辈出,成就蜚然。中国书法千年未遇的伟大变革时代,乘社会革命迸发之风,挟人文精神毕现之势,翩然来到了。  相似文献   

20.
刚过而立之年,便已跻身于中国书法家协会,这所令许多泼墨挥毫者苦苦追寻的大门。他就是解放军老干部俱乐部青年书法家邹正桃。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李铎谈起爱徒,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正桃之书法,落笔、收笔直率,稳重扎实,以章、楷、隶之点画入行、草书,七分古、三分今,青到老成,堪称上乘之作”。艺术的神奇魅力,让我们不得不来回眸这位书法“苦行僧”的艺术之旅。墨海初航艺术家的成功,是与痴迷和勤奋分不开的。邹正桃也不例外,少年时代的地,虽然家境贫寒却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上小学用竹节做笔,摔坏的碗底作视台。下学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