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档案馆接收档案的期限,在《机关档案工作条例》和《档案馆工作通则》等法规性文件中,都有明确的规定。按要求,省级以上档案馆接收立档单位保存二十年左右的永久保存的档案;省辖市(州、盟)和县级档案馆接收立档单位保存十年左右的永久、长期保存的档案。  相似文献   

2.
《档案馆工作通则》规定:省级以上档案馆接收立档单位保管二十年左右的档案;省辖市(州、盟)和县级档案馆接收立档单位保管十年左右的档案.  相似文献   

3.
张宝莉 《浙江档案》2005,(10):24-25
北京市档案馆依照国家档案局颁发的<档案馆工作通则>第六条、第七条之规定,一直以来对同级各机关、团体及其所属单位保管的二十年左右且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档案(以下简称"永久档案">进行接收.  相似文献   

4.
为了保障档案的齐全完整,不断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工作服务,作为国家综合档案馆的县级档案馆要负责收集和永久保管本地区多种门类的档案。按照国家规定,立档单位应向档案馆移交保管10年的档案进馆,做好档案接收工作,确保档案质量,应认真解决好两个问题。第一,解决好立档单位领导的思想认识及接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档……  相似文献   

5.
《档案馆工作通则》规定:县级机关需要长期和永久保管的档案,在本机关保存10年左右由县档案馆接收.这就是说,县级机关,永久、长期档案进馆,短期档案不进馆.为使应进馆档案顺利进馆,综合档案室档案的分类必须把进馆档案与非进馆档案区分开来.为此,文书档案的二级类目应按保管期限分类设置.  相似文献   

6.
接收档案进馆工作是档案馆主要业务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第十三条明确规定:“立档单位应当白档案形成之日起满20年即向有关国家档案馆移交”。黄河档案馆作为治理黄河的专业档案馆,1987年开始第一次接收黄委所属各立档单位1966年以前形成的档案,1992年底完成,共计接收84个立档单位的16683卷档案。  相似文献   

7.
乔佳 《北京档案》2012,(5):34-35,38
我国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绝大部分来源于立档单位档案室。国家综合档案馆按照有关规定,通过正规接收途径将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档案接收进馆保存。进馆环节的档案鉴定工作直接关系到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的数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次对我国进馆档案鉴定政策做一概述,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从四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笔者做档案业务指导工作十七年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档案馆重复接收档案情况严重,下面,就如何避免这一现象讲几点想法。1有关档案法律法规《档案法》第十三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按照国家档案局关于档案移交的规定,定期向有关的国家档案馆交档案。属于中央级和省级、设区的市级国家档案馆接收范围的档案,立档单位应当自档案形成之日起,满20年即向有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第13条规定:“属于中央级和省级、设区的市级国家档案馆接收范围的档案,立档单位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20年即向有关的国家档案馆移交;属于县级国家档案馆接收范围的档案,立档单位应当自档案形成之日起满10年即向有关的县级档案馆移交。”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要求政府机关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呼声越来越迫切。  相似文献   

10.
大连瓦房店市档案馆自1997年7月到1998年5月底.历时10个月,完成了对96个市直一级立档单位档案的移交和接收进馆工作,共接收永久和长期档案15325卷,进一步丰富了馆藏档案.  相似文献   

11.
1馆(室)藏档案结构不合理、量少与治黄工作需求量大的矛盾黄河档案馆是一个治黄专业档案馆,馆藏仅是黄委机关和黄委属各单位1966年以前的档案,那些与治黄工作密切相关的水文、水保、测绘、地质、规划、设计、科研等最近形成的档案和资料,都还保存在形成单位的档案室,这就造成馆藏结构不合理,馆藏量不丰富,与当前治黄工作需求档案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广泛之间产生了矛盾。2档案时效性与进馆时间的周期过长之间的矛盾一般档案馆所藏的档案,按照《档案法》的规定,都是20年以前的档案。由于进馆时间拉的比较长,档案时效性差,档…  相似文献   

12.
根据《关于向省档案馆移交档案的函》(浙档函〔2005〕1号)的精神,2005年2月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被确定为档案进馆单位,要求我中心按照《浙江省档案馆接收档案的规定》向省档案馆移交1990年以前形成的各种门类载体的档案。  相似文献   

13.
为夯实县级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基础,尽快建立起档案电子目录中心,实现档案馆、室信息资源共享,浙江省嘉善县档案局根据《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建立了立档单位档案电子目录报送制度。该制度要求从今年起,所有一级立档单位必须按时向县档案局报送档案电子目录,并将报送工作列入档案工作年度检查的内容之一。要求凡是采用《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的单位报送文件级电子目录;采用传统方法立卷的单位原则上报送案卷级电子目录,有条件的可报送文件级电子目录。列入县档案馆接收序列的单位,2003年向档案馆移交档案时,可移交案卷级电子目录…  相似文献   

14.
全宗是一个独立的机关、组织、单位或重要人物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全部档案的有机整体,是档案馆档案的第一层分类。全宗所处的地位决定了在档案编研工作中将全宗作为报导对象的重要性。随着市、县机构改革的进行和撤并单位档案的接收进馆,一部分馆藏档案《全宗介绍》的重编和续编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一、《全宗介绍》的结构和内容要素《全宗介绍》应首列全宗的全称、简称,全宗保管机构及全宗号。《全宗介绍》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立档单位历史沿草简介。这部分一般由立档单位的名称和性质;立档单位成立时间、地点及相关历史背景;立档单位…  相似文献   

15.
档案移交进馆,是我国档案事业各项工作的重要一环。《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明确规定: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向档案馆移交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及《机关档案工作条例》等,也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档案馆的接收范围和接收时间。但是,从目前情况看,还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6.
1文档一体化对机关归档工作带来的影响 随着机关办公自动化进程,电子文件的大量产生,带来如何解决纸质档案与其对应的电子文件归档的问题.1983年国家档案局制定的《机关档案工作条例》第十三条规定,机关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一般应在第二年上半年向档案部门移交档案(指的主要是纸质文件归档),而按国家档案局2003年下发的《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第六条规定,电子公文一般应在办理完毕后即时向机关档案部门归档,实行实时归档(主要指电子文件归档),这归档时间的不一致将带来什么样的困难?《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第七条规定,电子公文形成单位必须将具有永久和长期保存价值的电子公文,制成纸质公文与原电子公文的存储载体一同归档,并使两者建立互联.  相似文献   

17.
最近国家档案局印发了《关于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 (征求意见稿 )》。新的保管期限表将档案的保管期限由原来的永久、长期、短期改为永久和定期 ,在定期中又采用标时法分为 50年、30年、15年、5年。笔者认为 ,新的保管期限表执行后 ,县级档案馆的接收范围应调整为接收机关永久和保管期限在 30年以上的定期档案。理由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从县级机关档案工作的现状看 ,档案馆必须接收部分定期档案。《档案法》颁布实施以来 ,我国的许多机关都建立了档案室 ,配备了档案人员。档案的收集、整理等项工作也逐步走向正规。但…  相似文献   

18.
1 室藏档案提前进馆的实践 随着到档案馆查找利用档案人数的逐渐增多,档案馆的馆藏档案信息资源匮乏,不能及时满足人们对档案资料利用的需求的问题就显现出来了.为改变这一现状,新郑市档案局(馆)积极创新,采取有力措施,从2012年开始大量提前进馆接收档案资料.具体方法是结合各立档单位的实际情况,经过协商,将各立档单位2010年以前的文书档案中的永久、长期(30年)档案和文件汇编提前进馆.并大量接收进馆民生档案和专业档案,如,婚姻档案、林权改革档案、社保档案等.同时,对提前进馆利用频繁的一些档案实现了档案数字化,以更方便、更快捷的方式为查阅者服务.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中规定:归档文件是指立档单位在职能活动中形成、办理完毕、应作为文书档案保存的各种纸质文件材料。这就表明了《规则》仅适用于文书档案的整理。将《规则》给档案工作带来的简化工作程序与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推进文件档案管理一体化与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的优越性扩大到科技档案和其它专门档案,实现立档单位全宗内各门类档案实体管理模式的统一,推进立档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就科技档案和专门档案利用《规则》标准进行整理的有关主要问题作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20.
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特别是向各级各类档案馆移交档案,是我国档案事业各项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三章第十一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定期向档案馆移交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及《机关档案工作条例》等,也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档案馆的接收范围和接收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