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业是学生获取、巩固、应用知识的一种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所以作业也是师生交流互动的又一种方式,评价是向学生反馈学习情况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长期以来,批改作业,评定成绩几乎由教师包办,呈现的评价方式,是填写单一的"优、良、中、差"等级,这样单一的等级评定,已成为广大学生的"家常便饭",而学生对教师大量时间批改后的作业,只看成绩,并不加反思。这主要是因为学生错误地认为,作业是自己的事对错与否是老师的事,与自己不相干,没有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也没有形成评价与反思意识。  相似文献   

2.
目前,小学数学作业绝大部分都是书面作业,分为课堂作业与课后作业.这种作业的形式虽然可以培养学生一定的演算、解题技能,却激发不起学生的作业兴趣和热情,对作业的评价也比较单一,既影响学生作业的兴趣,又制约了学生作业的积极性.我在教学中,不断创新,给学生创设鲜活灵动的作业,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  相似文献   

3.
<正>数学作业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复习与巩固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作业的评价形式单一,教师往往采取作业批改的形式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且评价缺乏激励与导向性。这种单一化的作业评价模式使学生对作业感到单调乏味,失去兴趣,也影响数学整体成绩与数学能力的提高。新课标提倡教学目标的多维度、教学方法多样化与评价方式多元化,这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策略。如何实施初中作业多元化评价模式,提升学生数学  相似文献   

4.
数学作业是数学课堂的延伸,起着巩固新知识的积极作用,也是师生交流互动的一种方式。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是反馈小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的一种形式,是实施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教学中,批改作业、评定等级几乎由教师包办,呈现的评价方式是单一的"优、良、及格、不及格"等级。学生对教师花大量时间批改后的作业,只看等级,并不加以反思。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教学中,作业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价值,但面对作业统一的内容、单一的形式、同一的目标、划一的评价,晚熟型学生却叫苦连天。晚熟型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主要体现在不及时交、不认真做、不自主改、不反思。为改变现状,教师可采用变"一"为"多"的策略,通过多彩的内容、多种的方式、多层的目标、多元的评价,让学生对作业产生浓厚的兴趣,收到较好的作业效果。  相似文献   

6.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在传统分数和等级这种单一、枯燥的作业评价方式下,"做作业"被学生视为"学习苦旅"。在教学实践中,我用有情感的语言打动学生,将"作业苦旅"变  相似文献   

7.
唐青云 《成才之路》2010,(20):46-47
长期以来,批改作业,评定成绩几乎由教师包办,呈现的评价方式.是填写单一的“优、良、中、差”等级。这样单一的等级评定,已成为广大学生的“家常便饭”,而学生对教师用大量时间批改后的作业,只看成绩。并不加反思。这主要是因为学生错误地认为。作业是自己的亭,对错与否是老师的事,与自己不相干,没有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也没有形成评价与反思意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要让评分成为人精神生活唯一的、吞没一切的领域,如果一个人是在分数上表现自己,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等于根本没有表现自己.而我们的教育者在人的这种片面表现的情况下。就根本算不得是教育者。我们只看一片花瓣。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数学作业批改以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和学生及时弥补知识漏洞为主,是师生间一种“我判你改”的简单的相互信息反馈,呈现的评价方式基本上都是单一的“对、错”或“A、B、C”等级,而学生对教师花费大量时间批改后的作业,往往也只看成绩,不加反思,很难起到反馈、调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作业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师检测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是学生独立进行知识运用,巩固所学知识并形成技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必要手段。但大多初中数学教师对作业深层次的思考还存在不足:作业布置单一,缺乏层次性,对各层次的学生顾及不够;作业设计机械,趣味性不足,未注重学生学科素养的养成;批改形式单一,关注答案的对错,轻视错因分析;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发展水平、教育任务关注不够。所以,引导数学教师研究作业设计、学生发展,科学撰写作业反思,指导教学改革,让学生能有更多时间思考知识原理、开展社会实践,对学生提高核心素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提出,对学生数学学习进行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情感和态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侧重地体现在作业之中,作业为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自我反思的平台,为教师提供了掌握学情的途径。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只用“√”“×”批改或只写“查”“阅”评价的单一形式,应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下面,笔者就对学生作业的评价,详细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11.
<正>苏教版数学从五年级上册开始,在单元整理与练习中编排了"评价与反思"栏目。但有部分教师对此重视不够,认为可有可无,在平时的教学中没有利用好"评价与反思",甚至不知道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评价与反思。我们认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一栏目,指导好学生进行评价与反思,增强学生评价与反思的意识与能力,且能在评价与反思的过程中将所学知识整合建构到原有的知识体  相似文献   

12.
吴国 《中学教育》2008,(2):43-45
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课堂教学的自然延续和补充,是巩固、理解、掌握、深化和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必不可少的手段和途径,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衡量学业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天经地义,无可厚非。但反思现在的作业存在的种种问题:作业是老师布置,学生被动完成;作业多机械模仿,少创造活动;多题目陈旧,少思维训练;作业大多是课本中的习题或相关练习册中的习题,形式单一枯燥、一成不变,较少出现变式题和开放题;作业评价形式单一,这些问题致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低,学习兴趣淡,视作业为负担。如何科学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让学生在数学作业中历练能力、张扬个性呢?笔者愿以一管之见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13.
<正>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是实施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是学生获取、巩固、应用知识的一种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所以作业也是师生交流互动的又一种方式,评价是向学生反馈学习情况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长期以来,批改作业,评定成绩几乎由教师包办,呈现的评价方式,是填写单一的"优、良、中、差"等级,这样单一的等级评定,已成为广大学生的"家常便饭",而学生对教师大量时间批改后的作业,只  相似文献   

14.
数学作业是数学课堂的延伸,起着巩固新知识的积极作用,也是师生交流互动的一种方式。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是反馈小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的一种形式,是实施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教学中,批改作业、评定等级几乎由教师包办,呈现的评价方式是单一的“优、良、及格、不及格”等级。学生对教师花大量时间批改后的作业,只看等级,并不加以反思。这主要是因为学生错误地认为,做作业是自己的事,对错与否是老师的事,与自己不相干,没有形成积极有效的评价与反思意识。新课程提倡评价手段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因此,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呈现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有效性方式,发挥评价的导向、调控、激励等功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多年以来,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和实施已有较大改进。与课堂教学相比,教师在作业的设计与评价上,关注度与研究度明显不足,"题海战术"仍大行其道,成为加重学生学业负担的主要因素。也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采取了以"问题串"和"问题群"相结合的作业设计和评价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一题"作业——以"问题串"为载体优化作业设计初三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经常暴露出以下问题:对知识点的掌握零散,不能灵活地将所学知识用于解  相似文献   

16.
<正>《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要使学生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数学学习反思的内容包括过去的学习对象、过去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心理行为方式。"可见,为了避免学生反复地出错,帮助他们构建数学作业反思策略体系,是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的责任。所谓反思,就是指主体自主地对自身活动进行回顾、思考、总结、评价、调节的过程,是辩证思维的一种体现。培养学生数学作业中的反思能力,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整理意识与检查意识、纠错能力与批判优化能力,而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教学作业批改形式都是对学生的作业做出权威性的判断,用红笔打上“√”或“×”。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使师生间缺乏情感的交流,老师和学生容易形成对立,老师几乎成了判断正确与否的机器,老师的绝对威望让学生感到惧怕,尤其是那些经常迟交、订正作业的同学。而在批改中加以朋友式的评价,或鼓励学生对老师做  相似文献   

18.
黄军山 《甘肃教育》2011,(22):60-60
一、坚持由封闭性走向开放性,由单一性走向多样性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作业仅仅被视为巩固和强化课堂知识的手段,作业内容多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社会实际。作业的评价忽视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激励功能"。这种封闭单一的作业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也使很多学生经常复制他人的作业.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相似文献   

19.
提提高表现性评价结构效度应把握五个关键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传统的纸笔测验或标准化测验相比,表现性评价更系统、全面、真实,所以有时也被人们称作真实评价.这种称谓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似乎就是对学生表现的真实测量.实际上,表现性评价在运用的过程中,也存在周期性长、类推性不够等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在面对学生作业的时候,多数教师往往只追求学生知识层面的合理或正误,对者打“√”、错者打“×”。虽然错对符号不失为是对学生作业的一种评价,但这种单一的、没有感情色彩的评价方式越来越使学生的情感趋于麻木状态。错题较多的学生,得到的“×”越多,压力也就越大,自信心也越加缺乏,它往往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所以我们要力求变革,谋求学生能力最大限度的发挥。综合以上观点在面对学生作业的时候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