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相互套牢的创业企业控制权最优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不完全契约为基础,在金融契约和控制权配置理论的框架内,从缓解企业家与投资家相互套牢问题的角度,在扩展企业家风险偏好、假设企业状态变量不可证实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企业家事前努力水平、企业家与投资家讨价还价能力、企业中期绩效信号、投资家投资额、管理监督成本、项目清算价值等变量,建立了创业企业控制权动态配置模型,通过比较不同控制权配置方式下的双方收益与企业价值,确定控制权最优配置,研究表明:相机控制与投资家控制交替实现控制权最优配置;当企业家讨价还价能力较强时,或较弱时,如果绩效信号较低,投资家控制最优,企业价值不会随之变化;当企业家讨价还价能力较弱并低于临界值,如果绩效信号较高,相机控制最优,反之投资家控制最优,企业价值随之发生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2.
王雷 《科研管理》2014,35(5):107-117
文章分析了创业企业控制权类型、控制权收益构成及其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建立控制权共享收益函数将人力资本专有性与专用性、投资专用性、信任度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构建了以金融工具为载体的两类控制方式下,两类控制权的两阶段配置模型,分析各因素对不同控制权配置的作用机理,并运用Mathematica软件对理论模型分析结论进行数据模拟。研究发现,受两类控制方式下企业家与投资家控制权收益不同的影响,关键因素对企业剩余控制权配置的作用机理存在显著差异,但对特定控制权配置的影响基本一致。具体表现为,随着创业企业绩效的改善与创新项目成功概率的增加,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专用性、信任度与投资家获得的剩余控制权在联合控制方式下呈先增后减的非线性变化关系,在相机控制方式下呈先减后增的非线性变化关系;人力资本专有性与投资家获得的剩余控制权在联合控制方式下呈先减后增的非线性变化关系,在相机控制方式下呈先增后减的非线性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3.
以不完全契约为基础,在金融契约和控制权配置理论的框架内,运用博弈分析方法,基于附属公司或银行的创业投资机构(长期投资家)与独立的投资机构(短期投资家)在投资金额、增值服务等方面存在的差异,通过引入企业家事前努力水平、投资家投资额和管理监督成本、项目清算价值等变量,构建了两类投资家下创业企业控制权动态配置模型,研究如何设计短期与长期投资家下的创业投资契约,确定企业控制权最优配置。研究表明:当企业家选择长期投资家,不论企业家或投资家谁拥有控制权,均可实现控制权相对较优配置;当企业家选择短期投资家,由企业家拥有控制权可以实现控制权相对较优配置。  相似文献   

4.
基于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家之间存在的双重道德风险,构建多阶段动态博弈模型,通过逆向归纳法分析该模型,讨论股权收益、清算收益对两方的激励作用以及风险投资家的资本结构对其总收益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就如何通过签订最优融资合约以达到最优激励效果进行分析,验证风险投资家采取股权—债权相结合的投资工具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家之间的控制权分配以及风险企业股权结构形成了风险投资的有效激励机制.在风险企业家拥有完全控制权的情况下,讨论了事前合约中风险投资家的持股比例问题.与传统的风险投资激励机制研究不同之处在于,综合考虑了控制权分配以及持股比例对激励机制的影响,关注在一定控制权分配下,能规避事后再谈判的风险投资家持股比例的约束条件.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当风险项目满足一个强约束时,不会发生道德风险;当风险项目满足一个弱约束而不能满足强约束时,存在一定约束下的持股比例以规避道德风险;而当风险项目甚至不能满足弱约束时,则事前持股比例的约定并不能规避道德风险,此时事后再谈判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
赵炎  崔浩  陈晓剑 《软科学》2006,20(3):72-76
通过对风险企业整体收益最大化与风险企业家出于个人利益最大化两种情况的比较,分析了风险企业家的努力程度随风险投资家的管理监控而变化的情况以及在此基础上对风险企业收益的影响,认为风险企业家的努力程度对风险投资家管理监控的敏感性处于关键性地位,并且建立了风险企业的要素序贯投入模型。  相似文献   

7.
《软科学》2015,(7):83-88
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并采用Matlab仿真方法,探讨了相机控制模式下科技型创业企业的控制权配置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创业企业获得融资额与剩余控制权(λ1)呈正向关系,与特定控制权(λ2)呈负向关系;清算价值、创业企业收益、项目成功概率与剩余控制权呈负向关系,与特定控制权呈正向关系;风险投资家获得的剩余索取权、固定收益与剩余控制权呈负向关系,企业经营状态、共享收益与特定控制权呈正向关系;企业经营状态、共享收益、创业企业家私人收益、风险投资家战略收益与λ1、λ2并非简单的正向或负向关系,而是需要满足特定的条件时才能反映其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8.
买忆媛  李云鹤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127-129,137
创业企业里的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之所以不匹配,是因为在创业企业里要求控制权与企业家才能必须匹配,而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匹配通常不完全重合所致。受无差异曲线理论的启示,通过引入风险投资家与创业家两种企业家才能变量,构建了创业企业的等效企业价值曲线与企业家才能投入约束曲线的模型,分析说明了企业家才能与创业企业控制权匹配问题。  相似文献   

9.
创业企业里的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之所以不匹配,是因为在创业企业里要求控制权与企业家才能必须匹配,而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匹配通常不完全重合所致.受无差异曲线理论的启示,通过引入风险投资家与创业家两种企业家才能变量,构建了创业企业的等效企业价值曲线与企业家才能投入约束曲线的模型,分析说明了企业家才能与创业企业控制权匹配问题.  相似文献   

10.
张新立  陈辉 《软科学》2008,22(4):24-27
运用博弈论中委托-代理理论对股权-债权的风险投资激励机制进行了研究。根据风险投资家提供股权-债权与风险企业家提供股权融资的假设条件构造了一个基本博弈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推广。结果表明,风险企业家的投资不仅有融资功能,而且还可以作为一种信号传递改变风险投资家的投资信念,使之对项目前景更乐观;扩展模型比基本博弈模型更能改善风险企业家的投资行为,使之投入更多资金和给予风险投资家更高激励;此外,扩展模型更能消除股权-债权投资比例的相互替代性。  相似文献   

11.
由于国防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高度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性,使得国防风险企业中的所有权配置,成为能否在国防领域内成功引入风险资本的首要问题。本文引入决策权与剩余索取权配置的连续变量,导出了风险投资者与国防风险企业内部成员所有权分配的均衡,对如何在我国国防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引入风险资本,建立合理的风险投资契约,推动国防科技成果转化,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丁川  李爱民 《科研管理》2020,41(5):213-230
企业家(EN)的努力对项目的现金流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将EN的努力分为:质量努力和管理努力,并研究了三种控制权安排(EN控制、投资家控制和条件控制)中的合同设计问题。通过建模分析研究表明:(1)EN拥有控制权的合同很难达到社会有效率,出让部分控制权的条件控制权安排总是社会有效率的,出让全部控制权虽然不能保证社会有效率,却大大扩大了融资范围;(2)再谈判虽然能保证EN控制事前、事后有效率,但再谈判不总是可行的,而且再谈判成本也会造成效率流失;(3)股权分配虽然能解决风险投资家(VC)控制下的事后无效率,但这以牺牲事前效率为代价;(4)VC拥有控制权时,如果VC获得的支付大于好状态下的清算值,那么合同是社会有效率的,如果VC获得的支付不大于好状态下的清算值,那么合同事前激励为零,事后无效率,最终项目必然清算;(5)VC的保留效用会影响控制权的安排,如果VC的保留效用高于一阶努力水平下的社会最优福利时,VC拥有控制权是最优的控制权安排。当VC的保留效用低于一阶努力水平下的社会最优福利时,并且再谈判成本趋近于0时,EN拥有控制权是最优的控制权安排;当VC的保留效用低于一阶努力水平下的社会最优福利时,如果再谈判成本不是无穷小量,则条件控制是最优的控制权安排。  相似文献   

13.
基于项目特征和风险投资家的双重视角,建立了创业企业项目的两阶段融资序列模型,分析了联合风险投资结构下风险投资家的努力水平决策及其均衡解,研究了项目复杂性、联合风险投资结构与项目成功率的关系,研究表明:联合风险投资这种契约结构使得高成本的风险投资家提供低水平的努力,低成本的风险投资家提供高水平的努力;项目复杂性越低,所需要的异质性专长就越少,越有可能采取单独投资。项目复杂性越高,所需要的异质性专长就越多,越有可能采取联合风险投资;联合风险投资结构与风险投资家的努力水平交互影响项目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通过构建控制权动态配置模型,采用数值分析,寻求能使VC和EN达到次优努力水平的控制权配置类型及其激励机制。结论显示,通常情况下以企业业绩为信号的相机控制是最优的,当且仅当VC和EN之间谈判力悬殊时由谈判力弱的一方控制是最优的。研究结论验证了风险投资中广泛采用相机控制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资源是建立新创企业的关键,而创业者是创业资源的组织者。资金是一种财务资源,新创企业常常陷入融资困境。由创业者能力与创业者动机构成的创业者特征,不但影响融资方式的选择和资本的配置,也影响新创企业绩效,而不同的融资方式影响新创企业绩效。本文将创业者特征、融资方式与新创企业绩效作为关键研究要素,建立各研究要素间影响的概念模型,提出了创业者特征、融资方式对新创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6.
牛华伟  顾铭 《科研管理》2020,41(3):110-118
摘要:作为创业企业的重要融资方式,天使投资存在显著的信息非对称,由此导致的代理问题对天使投资融资合约产生影响。针对创业企业家的道德风险问题,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一个理论模型,研究并求解出天使投资最优融资规模及最优股权分配比例。研究发现:最优融资规模及最优股权分配比例是存在的,且能够有效缓解企业家的道德风险问题;当道德风险问题严重时,最优融资规模及天使投资人的最优股权分配比例均减少;优质的创业项目能够提高融资规模并提升企业家的股权分配比例;创业企业家良好的创业能力与经历,能够提高融资规模但会降低企业家的股权分配比例。由此,本文研究结论较好的解释了国内外天使投资的投资实践,并且为天使投资合约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团队生产理论,把风险企业家的过度自信和风险投资家的监督努力两个重要因素结合起来,建立了符合风险投资实际运作情况的契约模型.证明了风险投资家存在一个最优监督分配比例,进一步分析了过度自信和监督努力这两个因素对风险投资参与者行为策略及代理成本的影响.理论研究分析表明,风险企业家的过度自信行为和风险投资家的监督努力均有助于刺激风险企业家提高其努力水平以及降低风险投资家的代理成本,从而增加风险投资家的投资期望收入.研究结果为风险投资家设计合理的激励契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