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曹蕊 《大观周刊》2012,(32):196-197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条建杖)中指出 “我们教给学生的东西不是什么与人截然公开的东西.它是同人的情辟世界溶合在一起的。舢教师的话语中不仅包含了学科的意义与内容,而且包含了思想的情薅色彩。”教学不仅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摩情与思维的交流。师生关系直接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注重情感,讲究情感。使整个教学弥漫着一种和谐、融合、振奋、饱满的情感,才会以情激情,以情澈趣,以情促知,以情育人,实现知与情的统一和谐化。  相似文献   

2.
吴丽娟 《大观周刊》2012,(47):389-389
“新课标”要求我们突破以往传统教材的框架模式.突出以审美为核心.深刻体现“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观。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每一个学生.注重师生双方平等的相互交流.沟通与合作,交流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对学生的学习加以引导.对学生的学习给予肯定和赞赏。提倡、引导并促进学生建立“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对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教师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探索、思考、  相似文献   

3.
海内外图情界的相互交流由来已久,交流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图书馆之间互派访问学者、专业学会之间互邀出席会议、更有世界性的国际图联大会等,大大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对于国人而言,有机会亲赴海外者毕竟还是太少,绝大多数的国人还是通过资讯来了解海外图情事业的发展状况的。为此,本刊与e线图情(http://www.chinalibs.net)从2006年第3期起合办“海外采风”栏目,希望有助于读者更加深入、系统地了解海外图情事业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4.
海内外图情界的相互交流由来已久,交流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图书馆之间互派访问学者、专业学会之间互邀出席会议、更有世界性的国际图联大会等,大大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对于国人而言,有机会亲赴海外者毕竟还是太少,绝大多数的国人还是通过资讯来了解海外图情事业的发展状况的。为此,本刊与e线图情(http://www.chinalibs.net)从2006年第3期起合办“海外采风”栏目,希望有助于读者更加深入、系统地了解海外图情事业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5.
海内外图情界的相互交流由来已久,交流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图书馆之间互派访问学者、专业学会之间互邀出席会议、更有世界性的国际图联大会等,大大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对于国人而言,有机会亲赴海外者毕竟还是太少,绝大多数的国人还是通过资讯来了解海外图情事业的发展状况的。为此,本刊与e线图情(http://www.chinalibs.net)从2006年第3期起合办“海外采风”栏目,希望有助于读者更加深入、系统地了解海外图情事业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6.
沈长华 《大观周刊》2011,(30):225-225
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倡导让我们的课堂回归生活,属于生活。它要求教育提供给学生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土壤,要求教师的教学成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的育人行为,使澡堂充满学生情感、智慧、人格成长的阳光雨露.最终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的绿洲。那么,怎样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呢?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通过构建开放的教学空间,让课堂真正活起来.使学生插上创新的翅膀,自由飞翔。  相似文献   

7.
贾蕾 《晋图学刊》2007,(3):80-80
海内外图情界的相互交流由来已久,交流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图书馆之间互派访问学者、专业学会之间互邀出席会议、更有世界性的国际图联大会等,大大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对于国人而言,有机会亲赴海外者毕竟还是太少,绝大多数的国人还是通过资讯来了解海外图情事业的发展状况的。为此,本刊与e线图情(http://www.chinalibs.net)从2006年第3期起合办“海外采风”栏目,希望有助于读者更加深入、系统地了解海外图情事业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8.
海外采风     
贾雷 《晋图学刊》2007,(5):80-80
海内外图情界的相互交流由来已久,交流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图书馆之间互派访问学者、专业学会之间互邀出席会议、更有世界性的国际图联大会等,大大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对于国人而言。有机会亲赴海外者毕竟还是太少,绝大多数的国人还是通过资讯来了解海外图情事业的发展状况的。为此,本刊与e线图情(http://www.chinalibs.net)从2006年第3期起合办“海外采风”栏目,希望有助于读者更加深入、系统地了解海外图情事业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9.
那春 《大观周刊》2013,(3):77-77
千百年来,关注每一个生命,让每个生命的潜质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成为人们追求的教育理想。教育应该是像春风细雨,沁人心脾,润物无声。关注生命,才能使教育拨动生命的“情弦”,给顽皮学生以感化,给自卑学生以力量,给胆怯学生以激励,给愚钝学生以智慧。热爱生命,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10.
薛宝侠 《大观周刊》2011,(43):140-140
要想在教改中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效果.分组合作交流讨论法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以富有人性化的举动替代程序化的说教,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熏陶探索生命的情感,获得生命的知识。  相似文献   

11.
张卫谦 《大观周刊》2012,(34):380-380
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尽管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还有好多的问题.制约着他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我们也努力在实现.那么在实现这一改革中.作为在学生进行参与、交流、合作时的思想载体——语言就变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2.
秦林楠 《大观周刊》2012,(20):256-256
世界万物都是有感情的.情感于物尚且重要.更何况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学生。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常常不可避免地受到现实应试教育的羁绊.只注重对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情感与认知的统一,从而难以实现以情辅教、以情助学。现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雷顺锐 《大观周刊》2011,(28):164-164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乐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笔者以为:  相似文献   

14.
李海静 《大观周刊》2012,(33):229-229
新课程理念下.提倡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提倡教学手段的灵活性,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提倡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倡培养学生兴趣与创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这种轻松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马新旺 《大观周刊》2012,(50):264-264
《语文课程标准》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高度出发,加强了课程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强调了语文教学要“注重情感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新课标致力于让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渗透到阅读的内容和方法中去.要求阅读教学要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促进学生融情共鸣.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使每个学生在阅读中能舒展身心.根据自己的体悟来表达自己对情感的意会.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解放。生命主体得到充分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还应充分关注学生心灵的感悟、情感的发展,让教学成为学生愉快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情感呢?笔者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周麟 《大观周刊》2012,(41):395-395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科技更新的时间不断缩短,这就需要我们教给学生学会学习心得事物,在现今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替十分迅猛.终身学习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教学中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会学、善学,让学生终身受益。我已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几年了,现有一些点滴体会与各位同仁交流.不妥之处望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7.
王晓玲 《大观周刊》2012,(28):226-226
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产生新的品质的过程,也是教师在尊重学生情感的基础上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过程。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情感教学,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越来越重的分量.没有情感的语文教学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相似文献   

18.
提高研究素养是图书馆从业人员和图情院系学生都面临的挑战。在2019年8月22~23日的IFLA Journal研讨会上,国际图情期刊编辑与各国代表就如何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如何像讲故事一样研究与写作、如何设计和评估研究以及如何认识学术规范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与对话。文章回顾该次会议议题及其讨论,以期对我国图情研究和研究者如何成功地在国际图情期刊上发表论文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郭松杰 《大观周刊》2012,(43):319-319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学生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荆通 《大观周刊》2012,(35):290-290
物理教学中要让学生参与物理过程的学习.不能让他们被动的听.让学生亲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途径。科学探究活动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它包含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要素。如何在现有条件下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以新课程的理念指导和改进我们的教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探究学习机会.使他们能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自主地获取科学知识,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是每位教学工作者应该探索而急待解决的问题,那么.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