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电视媒体中直接面向受众.以有声语言为主要传播手段.集社会性和人际性于一身的、富有亲和力的传播者。主持人以真实的个人身份出现在观众面前,并与之进行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这种交流更多的是通过主持人的语言、意向、认识等来完成的.其中最重要的是语言交流。主持人在驾驭节同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各种语言表达方式,如有声语言、表情、手势等与观众进行交流和沟通,实现信息的有效、高效传播。  相似文献   

2.
黄丽萍 《新闻窗》2012,(2):111-111
主持人与受众互动的主要内容及方式1.情感交流与思维互动广播节目主持人仅用声音与听众交流,这种看似最简单的传播方式却让听众集中精神去接受理解主持人语言中传递的信息,每个节目主持人各有不同,却是社会舆论的引导者,其除了要通过思想的交流使得社会广大的成员在思想意识、道德伦理、价值判断以及重大的问题上取得共识,还要起到传播新思想、新观念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杨  孙玮 《声屏世界》2014,(8):33-33
<正>语言交流——沟通的桥梁。语言是主持人与受众交流、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使信息得以传播反馈。主持人语言的交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与受众的交流。主持人主持的节目是为受众服务的,受众是主持人心里的目标。曾有一位广播节目主持人这样说:我在主持节目的时候,总是喜欢盯着话筒看,因为在我的潜意识里,它就是我有听众,是我的交流对象。在这样有目标的强烈的交流感的支配下,主持人的语言就自觉地有了对象色彩,听众也能从其语言中真切感受到强烈的交流感,从而引起共鸣。二是主持人之间的交流。如果说广播主持人与听众的交流还带有一定  相似文献   

4.
刘璐 《新闻世界》2014,(12):56-57
广播主持人访谈交流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往往缺乏对异质文化的了解,可能产生误会,进而妨碍正常交流。本文认为,我们应对主持人交流能力的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使主持人对交流对象的文化背景快速了解,能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得体地使用交流技巧,进而提高广播语言的传播水平。  相似文献   

5.
冯莉 《新闻前哨》2012,(4):67-68
电视主持人以其个性化的形象出现在屏幕上,以其鲜明的个人身份代表节目行使着话语权。话语是通过一定的语言符号和形式进行的。传播学者和心理学者把这种符号和人际交流的形式分为:语言与非语言,即有声语言与无声语言。电视是门视听艺术,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言"与"行"是被观众的听觉、视觉一并接受的。有研究表明:在信息交流中35%是通过语言获得的,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也是节目主持人传播信息。交流思想、情感的主要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说.节目主持人的艺术就是语言交流的艺术。所以.节目主持人必须有很好地驾驭语言的本领.才能在这个广阔的艺术天地里纵横驰骋,成功地塑造出自己的优秀形象。  相似文献   

7.
马琴 《新闻前哨》2012,(10):98+101-98,101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更是电视播音主持人与观众交流沟通的重要手段。他们通过悦耳动听的有声语言向观众传播信息、交流情感。中国传媒大学的张颂教授指出了“德才兼备,声形俱佳”的原则。就是说播音主持人应做到声音悦耳、口齿清晰,表达准确,语言流畅。这些都需要电视播音主持人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一、提升语言素养。增添艺术魅力1.较强的语言素质节目主持人首先要对书面语言进行深刻的分析和理解,然后转化成准确的有个性烙印的有声语言传达给受众。即在表达前,首先在脑海里营造一种立体的语言意境,将语言内容情景化,通过充分的情感酝酿,运用恰当的声音使人、事、景、物生动鲜明地展现在眼前。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还要对语言有较强的掌控能力,无论是紧急情况,还是感人的现场,都应使自己的语言和声音既生动机敏又沉稳理性。  相似文献   

8.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其语言不仅代表他个人,它传播的是一家媒体、一种文化乃至一个国家的声音。主持人的语言问题不可小觑。 广播电视是以有声语言为主的媒介。主持人通过自己的语言与嘉宾对话,与受众交流,表情达意,阐述观点。  相似文献   

9.
节目主持人主要是通过有声语言与受众进行信息传播、交流与沟通的,因此,如何运用语言对节目主持人来说十分重要。可以说,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修养,关系到节目主持的成败。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修养问题包括许多方面。本文从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审美、节目主持人的修辞水平、节目主持人的语境适应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李忠 《新闻窗》2009,(1):106-107
语言的表现形式有三种: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形体语言。其中,口头语言是节目主持人传播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主要工具。因此,节目主持人必须具有驾驭口头语言的本领,准确熟练的运用好这个话语权。但是不得不看到,现有节目主持人在口头语言运用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例如:语音的失误、词语的匮乏、语法的不规范、缺乏交流感、缺乏鲜明的个性、过多使用书面语或过分的口语化等,  相似文献   

11.
陈隽 《视听纵横》2009,(6):103-104
对于电视媒体而言,播音员主持人的体态语和有声语言承载着同样的信息量。有声语言传递的是语言符号本身所代表的含义和信息,体态语却表达的是交流主体的内在情愫,是有声语言的标签和注脚,影响着信息的传递效果和交流双方的情感沟通,因为交流双方更倾向于通过对方的体态语来辨别话语的真伪。我们很难想象,一个表情呆板、  相似文献   

12.
田苗 《视听界》2000,(5):32-33
节目主持人在电视中充当特殊的交际者——代表栏目与观众进行交流,而这种交流最主要还是体现在口语表达上。主持人语言策略的重建,是对切入电视本体语言的现代汉语形式的探寻。从20世纪50年代起,“口语化”就被肯定为广播语言运用的一项基本要求。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尤其  相似文献   

13.
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包括气质、语言、着装、表情等方面。而服装作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无声语言,与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共同构成主持人进行大众传播的基本载体。服装能够直接参与视觉形象的塑造,传达主持人的思想、个性、文化修养、艺术品位,帮助主持人与受众进行美的交流。服饰语言是否得体,与电视节目的成功与否相互关联。因此,电视节目主持人应该学会正确的运用服饰语言,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催生的媒介竞争不断加剧,收视(听)率已成为节目成败的主要考量因素,打破长期根植于主持人内心的以"传者为中心"的观念势在必行。主持人与受众实现平等的交流与对话,是提升收视(听)率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自身主持经验的总结,阐释主持人与受众平等交流的重要性,探究实现主持人与受众平等交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何方 《新闻前哨》2003,(9):52-52
语言是一门科学,它有着自己的基本理论和表达规律,主持人通过语言传递信息、传播知识,与受众进行交流,是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的重要载体。为了使传播交流达到准确、方便和高效,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要做到规范、标准、纯正,语言质量则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李敏 《新闻通讯》2013,(6):31-32
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媒介与受众沟通交流的中介与桥梁,依靠的就是语言这个工具。要成为一个合格的主持人,仅仅是语言的字正腔圆是不够的,必须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个性.以实现主持人与受众的良性互动,让受众更加喜闻乐见。  相似文献   

17.
正语言是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是最能充分表现人类传播活动特色的工具。作为天天与观众打交道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他们手中的利器便是语言。语言建立了主持人与受众最直接的交流关系,缩短了彼此之间的距离,达到了传播的目的。主持人要有自己的语言风格"风格"是指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流派或一个文艺作品所表现的的主要思想特点和艺术特点。风格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主客观因素指导下运用语言表达手段的诸特点综合表现出来的格  相似文献   

18.
主持是语言的艺术。要使节目有声有色、富有魅力,节目主持人就必须讲究主持的语言艺术,使主持语言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从而在进行信息传播交流与沟通时,给受众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心理上的满足,优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一、文字的蓝本作用就电视节目主持人而言,一般离不开文字语言的支持。确切地说,电视主持人驾驭节目的能力首先需要的是文字语言的思想作用,而非依赖简单的表面文章或者说机械地照本宣科。文字是语言交流的符号,语言是思想的直接实现,是物质从自身中发展了能思维的头脑(恩格斯语)。  相似文献   

20.
如今,电视已经成为最普及、影响最大的媒体,电视媒体也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最主要媒体之一,在传递各种信息的电视节目中,电视主持人是不能缺少的重要角色。当电视主持人承担着传达电视节目主题、与电视观众沟通等任务时,至关重要的工具就是主持人的语言。主持人的语言修养不仅直接关系到节目的质量,也对民众的语言素养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修养问题,应引起社会各方面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