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2009年12月3日,卫生部公布的《卫生部关于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指出,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工作目标是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到2009年底,按照国家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要求,农村居民健康档案试点建档率达到5%,城市地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30%;到2011年,农村达到30%,城市达到50%.到2020年,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符合基层实际的,统一、科学、规范的健康档案建立、使用和管理制度.以健康档案为载体,更好地为城乡居民提供连续、综合、适宜、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可见,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已经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2.
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是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快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2011年下半年起,白山市克服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启动较迟、基础资料薄弱等困难,强化要素保障,加快建档进度。截至目前,已完成98万余份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工作,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录入从0到73.5%,超额完成对社会承诺的"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60%"的医改任务。  相似文献   

3.
9月15日上午,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会上介绍,居民健康档案还将进行统一编码,将采用17位编码制。到今年年底,居民的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要达到一半。陈竺介绍,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服务对象是城乡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和非户籍居民,以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重型精神疾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会上,陈竺表示,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卫生厅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全省各地按照电子健康档案软件统一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逐步实现社区覆盖人口建档率达到90%以上,争取今年上半年完成建档任务。为切实发挥健康档案的作用,山东省卫生厅提出,要把健康档案的管理和利用作为社区卫生工作重要内容,实施健康档案建、管、用一条龙管理,并充分实现健康信息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5.
正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是指在办理城乡居民参保业务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法律效力和保存利用价值的专业性文字材料、电子文档、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可以全面反映参保人履行缴费义务、享受社保待遇的真实情况,是国家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工作,已成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一、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1、事关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  相似文献   

6.
将电子健康档案与慢性病管理相结合,研究并提出基于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平台的四位一体新型慢性病管理模式。方法:通过文献调研与资料收集分析指出了慢性病管理与电子健康档案结合的必要性及现有慢性病管理模式优势和不足。采用系统分析法阐述了基于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平台的四位一体慢性病管理模式。结果:提出了新型的慢性病管理模式。结论:将电子健康档案与慢性病管理相结合是慢性病管理发展的必然之路,本文提出的新型管理模式对未来慢性病管理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农村居民也将有自己的健康档案了。2009年12月10日,记者从湖南省卫生厅获悉,《湖南省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已于日前制定出台。根据该方案,到2011年,湖南省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健康档案规范化建  相似文献   

8.
电子健康档案对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意义,激发了全国多个城市进行电子健康档案实践,而理论 尤其是管理优化理论研究的缺乏加大了投入巨大的电子档案的实施风险。明确目标,将目标分解到有关主体和行动,再 具体分析行为和目标之间的桥梁和障碍,并削弱或者消除障碍,可以最大化电子健康档案的效用成本比。为此,夯实基 础、动态推进以及积极引导是电子健康档案实施管理中的关键,也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分析了建立病人个人电子健康档案的意义基础之上,探讨了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包含的法律问题,提出了个人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安全建设策略,以及推进制定个人电子健康档案法律规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电子健康档案对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意义,激发了全国多个城市进行电子健康档案实践,而理论尤其是管理优化理论研究的缺乏加大了投入巨大的电子档案的实施风险.明确目标,将目标分解到有关主体和行动,再具体分析行为和目标之间的桥梁和障碍,并削弱或者消除障碍,可以最大化电子健康档案的效用成本比.为此,务实基础、动态推进以及积极引导是电子健康档案实施管理中的关键,也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1.
医疗服务行业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行业,医疗信息更是人民生活的重要信息内容。电子健康档案是医疗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子健康档案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开发与利用,对保障与维护公民健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电子健康档案进行挖掘并提供可视化服务可以提高电子健康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更好地为公民提供准确、便捷的健康信息服务。本文主要对开展电子健康档案可视化信息服务进行可行性分析与层次分析,并初步提出了电子健康档案可视化信息服务系统构建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是伴随居民一生的生命健康活动的电子记录,也是实现“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重要信息基石。该文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设现状出发,就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设标准、质量、共享利用以及安全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建议,以促进居民电子健康档案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2006年起,闵行区启动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工作,探索构建以病人为中心、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居民健康管理模式和与之相适应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2007年探索建立了居民个人电子健康档案(EHR)管理信息系统,并被列为卫生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试点区。现将有关做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医疗数据共享的受关注程度不断提升,各地纷纷开展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设.基于此,本文简单分析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采集原则、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采集现存不足,深入探讨基于大数据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采集设计,以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电子健康档案(EHR)是信息化时代的医疗产物,也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本文笔者通过对合肥市的电子健康档案的现状调查,提出适合合肥市电子健康档案建设快速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电子健康档案是个人健康管理、医疗诊断、临床治疗的重要依据,其规范建设是推动我国国民健康和医疗卫生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阐释电子健康档案内涵,梳理国内外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建设概况,揭示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建设的意义及存在问题,提出加强制度保障、宣传教育、技术维护、自我管理等常态化措施,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提供信息基石。  相似文献   

17.
有效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基础性工作,对于在全国推行健康档案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实现城乡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改善卫生服务公平性和转变农村牧区卫生服务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以下简称健康档案)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城乡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的规范记录,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化文件记录,是居民享有均等化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9.
选取澳、美、加调研三种典型电子健康档案管理模式的运行优势和问题,并结合我国国情和电子健康档案开展现状,提出中国电子健康档案点面结合的集中管理模式,构建国家层面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组织结构和面向社区的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平台等;最后从社区管理、统一标准、应急管理、法律法规等角度为点面结合的电子健康档案的集中管理提出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20.
刘洪  梁瑞丹 《北京档案》2023,(11):26-28
电子健康档案一直是国内外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研究热点,对电子健康档案数据进行治理是提升其价值的必经之路。论文运用5W1H分析法,对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梳理了电子健康档案数据的治理动因、治理内容、治理主体、治理场景与阶段,最后提出细化管理工作、统一数据标准、优化数据质量、推动数据共享、加强数据保护的具体实践策略,以助力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优质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