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融入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探讨了语言与化的关系,并指出大学英语果中应在教会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要适当地教目的语的化。作提出了目的语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学习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语言和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语言一经产生,就深深的打上化的烙印,积淀着化的内容。因而,外语教学中应加强化意识的培养,通过不同化间的对比,揭示和阐释不同化的蕴涵,从而使学习真正掌握外语。  相似文献   

3.
化是一个极为广阔复杂.的系统,渗透到人类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今,人们对语言与化之间的关系基本达成共识:语言是化的载体,任何语言都反映着特定的化,都有其深刻的化内涵。语言是学习化的重要工具。学习语言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其语言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本从对外汉语教学、华教学的理论探讨和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论证了对来中国学习汉语的东南亚华裔学生语言与化背景情况进行调查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并依据语言与化关系的理论和东南亚华侨华人的社会、历史、化特点,提出应将汉语及中华化的留存、积淀和影响作为重点内容来调查。  相似文献   

5.
语言既是化的的一部分,又是化的载体,在外语教学中存在着化干扰问题,所谓化干扰,是指学习不知不觉地将本民族的习惯或化模式套用到或强加到所学语言上去,从而产生理解上的偏误,或导致交际的失败,因此,应培养学生克服化干扰的技能。  相似文献   

6.
理工科英语教学中,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宵步提高外语教学中的化意识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即应培养学生习得语言形式的能力,即语言能力(linquistic competence)又要培养他们在社会交际中正确使用这些语言形式的能力,即交际能力(communicatve competence)语言应在化中教授,语言学习应在化学习中进行。社会化对语言交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够真正掌握英语化,促进外语学习 。  相似文献   

7.
本在讨论化与语言教学的关系之后,举例说明了母语化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的作用,进而指出在我国外语教学实践中应树立全面的中西化观,同时应加强对母语化的语言输出。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化的载体,化是语言的基础环境。语言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特征,包含着该民族的化背景,蕴藏着该民族对大千世界的种种看法,体现了该民族的生活方式。语言和化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任何一种语言的教学都离不开对这种语言所表现的化内涵的理解。因此,对某种外国语言的学习过程也是对该种化的了解过程,所以我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中西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英美姓名反映着英语化的一个方面,它具有丰富的化背景,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本主要阐述学生通过对英美姓名所蕴涵化意义的了解,来提高对英语学习中姓名的记忆。  相似文献   

10.
英美姓名反映着英语化的一个方面,它具有丰富的化背景,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本主要阐述学生通过对英美姓名所蕴涵的化意义的了解,来提高对英语学习中姓名的记忆。  相似文献   

11.
王鸣迪 《教育学报》2002,(11):10-15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授马克思·范梅南认为 ,“教育学理解”是一种敏感的聆听和观察 ,具有情境性、应用性、规范性的特点 ,其结构包括非判断性理解、发展性理解、分析性理解、教育性理解和形成性理解 ,是“信任的同情心”促成了“教育学理解”。据此反思可以发现 ,当今学校日常教育实践中存在着的许多问题都与“教育学理解”的结构性缺失有关。给予学生全方位的、真正的“教育学理解”,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而只有指向学生主体性形成的理解 ,才是真正的“教育学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 ,教育就是对成长历程的一种守望。  相似文献   

12.
数学理解包括三种基本形态,即:记忆性理解、解释性理解和探究性理解,这三种数学理解分别对应着“记得、晓得和明得”三种不同的状态。三种数学理解对数学学习都是有价值的,但仅有记忆性和解释性理解是不够的,探究性理解才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实践中,不少水平不高的教师常常只能让学生达到记忆性理解,有一定水平的教师能让学生达到解释性理解,真正让学生达到探究性理解的教师并不是很多。教师要不失时机地促进学生数学理解层级的迭代升级,促使学生最终达到探究性理解,吴文俊院士数学学习的经验对把握数学理解的三种基本形态有借鉴和启迪意义。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事生动活泼的数学探索性活动常常是一个相当艰难的过程,对教师的数学探究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去探求数学知识的意义和发现的过程,促使学生数学探究性理解方式的养成。  相似文献   

13.
作为人的自我重塑活动,理解始终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和质量表征。已有研究缺乏诠释学一般理解逻辑和课堂本性的把握,难以彰显课堂理解的本质。长时段历史考察及逻辑分析表明,诠释学转向催生了理解的"回归对应"逻辑:理解即理解文本创生的世界,世界间遵循回归原理,世界内恪守对应法则。课堂中的"回归对应",意味着人类优秀文化作品是理解的对象,教师不是理解者,而是学生理解的引导者,发展学生理解力是课堂的终极目标。"回归对应"的课堂实践,要把学生理解力的培育植于理解活动之中,提升教师引导理解的能力,注重学生理解方法的教导。  相似文献   

14.
施莱尔马赫认为,“理解”是哲学的核心概念,理解的内容是语言,语言不只是交际工具,语言承载着其使用者的思维内容和世界存在的意义。语言的理解就是对人和世界的理解,对人和世界的理解是最艰难的工作,因此需要高超的理解语言的方法,理解语言的方法就是文本的理解艺术,即解释学。施莱尔马赫把理解艺术分为“语法解释”和“心理解释”,并认为只有在二者相互循环和交互作用下才可以消除误解,文本的整体理解才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15.
前理解是现代解释学的一个基本的概念。它与理解的客观性密切相关。文章试图通过对前理解概念及其它与理解相关的命题的分析指出,前理解与理解客观性并非矛盾的关系,相反,前理解是决定理解客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为我们探讨理解的客观性问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数学理解说及其理论与课程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数学理解,学者们提出三种观点:一是网络联系说,即理解是表征网络的生成;二是表征转化说,即理解是实现表征之间的转化和建立表征之间的联系;三是类型层次说,即理解有直观理解、程序理解、抽象理解和形式理解等类型层次。这三种观点都基于认知心理学的表征理论,都认为理解是一个动态的行进过程。数学理解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明晰了数学理解的内涵,深化了对数学理解的认识;而它的课程意义在于,可以而且应该基于学生的理解水平,制定适切的课程目标,促进有理解地教与学。  相似文献   

17.
理解的复杂性和人类命运——兼论埃德加·莫兰的理解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理解"问题的理解经历了从认识论到本体论的过程。人们首先是在经验意义上开始对"理解"进行解构的。真正着眼于从认识论角度厘析"理解"并把它作为认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加以把握的是狄尔泰,他把理解视为人文科学研究的根本方法;海德格尔则把"理解"提升到本体论的高度加以重视,认为"理解是人的存在方式";在伽达默尔那里,"理解"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视界融合"。而在当代,复杂性、不确定性挑战人类的理解,意义的失落、语言的无奈、箱格化知识的藩篱、习俗惯性的怠惰等都构成理解的障碍,理解受到各种"噪音"的纷扰而导致不理解现象频发。复杂性理论思想家埃德加.莫兰强调,斑杂的世界使"理解"的命运和人类的命运联结在一起,人类需要建立一种崭新的理解的伦理学,即在摈弃自我中心主义的前提下进行理解和相互理解,如此,我们的理解才更有深度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8.
该文运用失言理解任务考察了123名8-11岁留守儿童失言理解的发展,得出如下结论:(1)农村留守儿童在失言理解任务上的得分随年龄呈不断增长趋势;(2)农村留守儿童在失言理解任务上的三种心理状态(失言的识别判断、情绪理解、意图理解)的发展趋势是对失言的识别判断早于情绪理解和意图理解。  相似文献   

19.
科学的实践性理解是科学实践哲学视野下基于境况性认知规范的科学理解新进路。科学实践哲学认为,对科学的认识离不开科学实践得以发生的实践境况,即实践境况对科学的理解具有规范涵义,科学理解在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性理解。科学作为一种实践现象和科学理解规范的实践境况内在性,是科学的实践性理解的存在论前提;科学的实践性理解要求融贯自然主义哲学立场和以实践因果性作为规范原则。  相似文献   

20.
哲学解释学揭示的是人类精神活动中的"理解"。教育通过理解培育人的精神,形成人的整体发展。教育者应通过对学生前经验、课程等的理解建构教育意义并使之与受教育者的精神发生关联,进而通过学生自己的理解建构意义,目的是促进学生个体精神的成长。因此,理解是学生真正与教育发生意义关联的方式,理解扩展着学生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