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寿森 《今日科苑》2010,(1):172-172
1999年以来,陕西省进入防沙治沙的新阶段,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分别减少188.6万亩和31.2万亩,重度、极重度荒漠化面积的比重由54.8%下降到13.4%,林草覆盖率上升到33.5%。  相似文献   

2.
赵文  廷杰 《今日科苑》2010,(1):170-170
宁夏是土地沙化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57.24%。近年来,我们采取综合措施防沙治沙,有效遏制了生态恶化趋势。“十五”期间,全区共完成营造林面积104.74万公顷,其中退耕还林工程7013万公顷,三北防护林工程1621万顷,天然林保护工程18.4万公顷。  相似文献   

3.
王中强 《今日科苑》2010,(1):174-174
我部驻地杭锦旗,沙化、半沙化面积占59.3%,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1992年,部党委提出“兴建沙漠万亩林”规划,征得1万亩沙地,签订了为期30年的土地使用协议和自主经营权,开始了治沙造林工程。  相似文献   

4.
平谷区位于北京市东北部,处于京、津、冀三省交界处,山区、半山区占了2/3的土地面积,平均海拔600米,林木覆盖率高达57%,森林覆盖率为36%,野生植物资源227种,野生动物资源近百种。因此,平谷素有“京东绿谷”美誉。在72万亩森林中,40%为经济林,60%为生态林。大桃、核桃、板栗、红果、梨树是平谷的五在经济林木。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是全国沙漠化土地分布面积最广、沙漠化程度最严重的省区之一。据调查 ,内蒙古沙漠化土地有 41 65 .9万 hm2 ,约占全区总土地面积的35 .8%。其中沙漠和流动沙丘面积达 1 42 3.2万hm2 ,占全区沙漠化土地面积的 37.2 % ,轻度沙漠化土地面积有 1 2 0 1 .7hm2 ,占全区沙漠化土地面积的2 8.6%。内蒙古沙漠化土地分布广泛 ,在全区各旗县(市 )中除了乌海市、呼伦贝尔盟大部 ,以及土默特右旗、五原县、托克托县、科右前旗等 1 9个旗 (市 )的沙化率在 1 0 %以下外 ,全区其他旗县的土地沙漠化程度均较高 ,有些旗县 (市 )的沙化率甚至高达 89%。…  相似文献   

6.
声音     
《科学中国人》2023,(7):8-9
<正>森林是陆地最大的碳库,在全球碳平衡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目前,我国森林面积2.31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4.02%;草地面积2.65亿公顷,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0.32%。据测算,到2060年之前,我国森林若能实现年固碳量8亿吨,可完全实现“碳中和”目标。这需要将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9%、森林质量提升且单位面积蓄积量提高到世界平均水平。为此,我建议出台支持木质林产品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和激励政策,在国家层面确立木质林产品在提升森林碳汇能力和实现“双碳”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有森林面积1.2亿公顷,人均森林面积0.12公顷,在全世界200个国家和地区中居第136位; 我国现有林木总蓄量100亿立方米,人均森林蓄积量9.1立方米,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 我国森林覆盖率12%,在全世界200个国家和地区中居第131位; 将“四·五”与“五·五”两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相比较,以集体林为主的南方八省区,森地面积由3938万公顷降至3402万公顷,减少了13.6%;以国有林为主的北方七省区,林地面积由7719万公顷降至7520万公顷,减少了2.6%;  相似文献   

8.
《百科知识》2009,(6):30-30
目前全国森 林面积约174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8.21%,比第五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1994年~1998年)提高了1.66个百分点。但人均森林面积仅有0.132公顷,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6。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森林面积缩小,土地沙漠化面积扩大,土壤侵蚀日趋严重。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资料,世界森林面积1963年还有37.4亿公顷,约占陆地总面积的24%。仅1970—1980年间,森林面积就减少1.1亿公顷。目前仍以每年1,100万公顷的速度在消失。另据联合国1984年5月的报告,世界沙化面积已达4,500平方公里,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33.7%。如果按目前沙化速度继续发展,到本世纪末,世界上将要失去1/3的可耕地。  相似文献   

10.
一、森林资源的下降趋势有所减缓,但林业形势仍十分严峻 1984—1988年第四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有林地面积比上次清查有所回升,森林覆盖率由12%增加到12.98%;但森林质量继续下降,其中,用材林面积及蓄积量、成过熟林面积及蓄积量、单位面积平均蓄积量等都呈下降或急剧下降的趋势。有关专家分析后认为:虽然森林覆盖率略有上升,但随着成过熟林资源大量采伐,林分质量和林龄结构趋于恶化,一旦  相似文献   

11.
试论我国林业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相对较少的国家。根据1994年统计资料,全国森林覆盖率为13.92%,远远低于全世界森林覆盖率22%的水平。而且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亦较低,全世界平均每亩森林蓄积量7.33m~3 ,而我国平均每亩森林蓄积量为5.24m~3。若按人口平均计算,我国人均森林面积不足2亩,仅为全世界人均森林面积12亩的六分之一;全世界人均森林蓄积量为65m~3,而我国人均森林蓄积量约为8m~3,仅为全世界人均森林蓄积量的八分之一。 我国不但森林资源少,而且分布又很不均匀。全国森林资源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南两大片,即东北的黑龙江省、吉林省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和西南的四川省、云南省及西藏自治区的东部。上述两大片的土地总面积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0%,而森林面积几乎占了全国森林面积的50%,森林蓄积量占了全国森林总蓄量的75%。而人口稠密的华北和中原地区,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等10省、市,人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草原生态的现状分析及保护与建设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十五“期间,卫星遥感和地面监测结果显示,全区草原退化、沙化、盐渍化严重,草原生态受到很大破坏.笔者对现在的草原“三化“面积和草原产草量、植被覆盖率与80年代的情况进行了比对,分析了造成草原生态恶化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草原生态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土地资源形势严峻我国是土地资源大国,又是土地资源小国。我国人均土地面积只有12亩,不到世界人均的1/3;人均耕地1.2亩,为世界人均的1/4。土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沙漠与沙漠化面积已达153.3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5.9%。预计今后10年,沙漠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森林资源分布的历史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焕然 《资源科学》1979,1(2):72-85
森林是国家的重要资源,林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国以来,我国林业的发展曾经是较快的,森林覆盖率由解放初的8%提高到12.7%。但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使森林资源遭受一次极为严重的破坏。林业的落后,不仅使木材供需矛盾尖锐,而且是我国自然灾害频繁的一个根本原因。为了迅速改变这种情况,必须努力植树造  相似文献   

15.
祁连山是青藏高原与北部内陆荒漠地区重要的分水岭,是河西走廊绿洲赖以生存和社会经济能够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水资源形成地。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河西走廊地区土地资源的大规模开垦和祁连山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在全球环境变化的背景下,祁连山区出现植被覆盖率降低、森林面积锐减、降雨量逐年减少、冰川储量下降,进而引发雪线后退、草场退化、土壤侵蚀加剧,造成黑河、石羊河下游土地沙化并发展成沙尘暴源地的严峻后果。  相似文献   

16.
邢波 《今日科苑》2010,(2):95-95
一、我市国有林场森林分类经营现状 全市市属林业现有经营面积142.7万公顷,林业用地面积123.7万公顷,有林地面积99.9万公顷,活立木蓄积8254万立方米。现在森林覆盖率44.3%。在99.87万公顷有林地中,国有林地为71.7万公顷,占71.79%;商品林面积68.01万公顷,占有林面积总量的68.1%;生态公益林面积31.29万公顷,占31.9%。分布在五常、依兰、宾县、延寿、阿城、方正、巴彦、木兰、通河、尚志、呼兰、双城区、县(市)。  相似文献   

17.
刘平 《今日科苑》2008,(7):71-72
当今环境恶化,既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危及子孙后代生存。其中以植被破坏,森林锐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最为严峻。我国现有土地荒漠化面积263.97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27.46%;沙化土地面积为173.97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8.12%,以上两项之和为437.59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45.58%。因水土流失使  相似文献   

18.
全面建成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未来30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目标。总目标包含“35目标”和“50愿景”共2个阶段性目标。文章首先从生态系统要素、结构、过程和功能角度,阐述了对美丽中国目标的理解,继而构建了刻画目标的指标体系,并采用情景模拟方法,模拟了气候变化、人口下降、经济增长趋势下美丽中国“35目标”和“50愿景”。结果表明,至2035年,全国总人口14.4亿人,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00万亿元,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6%,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60%,沙化土地治理率达75%;地表水水质达到Ⅲ类以上,近海海域水质达到Ⅱ类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优良标准。至2050年,全国总人口13.65亿人,GDP为380万亿元,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森林覆盖率30%,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65%,沙化土地全部得到有效治理;地表水和近海海域水质均达到Ⅱ类标准;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现实状况与目标愿景尚存在明显差距,如期实现美丽中国目标愿景,未来需大力推进减污、降碳、扩绿、增粮和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9.
辽阔富饶的西藏自治区占据着“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大部分,面积约12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八分之一。境内自然环境独特而复杂,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多采,具有鲜明的高原地方特色。全区除西北隅为寂凉的高寒荒漠外,绝大部分地区为农林牧提供广袤而有价值的土地资源。据初步统计,各种类型天然草场面积约有十二亿亩,为我国第三大牧区,高原东南部山地蕴藏着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复盖面积达九千万亩,是我国  相似文献   

20.
1987年特大森林火灾重创后的大兴安岭,当前又面临森林资源危机。1988年与1964年相比,有林地从632万ha减为538万ha,减少15%;森林覆盖率由70%降至64.7%;活立木总蓄积量由7.2亿m~3减至5.8亿m~3,减少18.4%;大面积密林演化成稀疏林;用材林中的过熟林蓄积由4.5亿m~3减至2.7亿m~3;全区8个林业局已有3个局可采蓄积量将枯竭;65个林场已有22个转产或将大幅度减产。15年后整个林区将无木可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