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述高校后勤文化的含义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总书记“七一”讲话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高校后勤文化的含义“文化”,其表现于各个方面,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政治和经济以巨大影  相似文献   

2.
小康文化是指建设小康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精神需求相适应的社会文化。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发展的产物,也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复杂系统工程,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占80%,所以小康文化建设要以农村小康文化建设为重点。  相似文献   

3.
王敏 《中国职工教育》2013,(10):101-102
企业精神是企业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激励员工奋发向上、规范企业行为的群体意识。社会主义企业精神,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企业存在和发展的一种具体表现,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员工群体创业意识,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企业的行为准则和精神动力,它代表着企业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反映着员工的一种追求和精神风貌,是社会精神文明在一个企业的具体化。  相似文献   

4.
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高度,以“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为主题,立足中国的现在,面向未来,再次强调进一步开创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其中,思想道德建设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性质和方向,它是社会主义社会重要特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在不断的发展。群众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可以组织当地的群众进行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的同时,也可以提升当地群众们的文化素质与修养。  相似文献   

6.
党之所以要做先进文化前景方向的代表,是由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阶级本性和中国文化的现代趋向所决定的;也是由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内在统一性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性所决定的;更是由多元文化存在的负面效应与思想战线对之回应不够这种特定文化背景所决定的。只有以邓小平理论作为总体性精神支柱,将诸多文化视界整合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上,才能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构成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面建设纲领的,就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也就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文化建设的统一。虽然,社会的发展和更新,最终都将表现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进化和改造,但是,除了以共产主义作为社会前景的社会主义社会,任何其它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并不是都能有机地取得统一的。究其实质,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这两个范畴中,包含着道德与文化的关系及由其关系决定、产生的矛盾。这两者的关系和矛盾处理不好、解决不好,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文化自信作为一个新话语越来越受到各学界的共同关注,文化自信是一种更加深厚的自信,但它也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的自信基础之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其历史性和现实性,它来源于实践,是人们的现实社会生活的真实体现和情感的真实表达,也是人们自身精神世界在现实中的具体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建立在人们对社会主义的深刻认同和肯定的基础之上的,它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之中,它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制度、理论自信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其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提出为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并为其指明了前进方向,充分展现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魅力所在,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屹立在世界文化之林。  相似文献   

9.
弘扬民族文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迫切问题,它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是发挥民族文化的主体功能及其自身发展的需要,在这方面有许多事情要做,可以有多种途径和作法,而现在亟需做的是深入进行优秀传统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强调一个阶级掌握精神生产资料的重要性,葛兰西提出文化领导权理论,阿尔都塞则认为教育机器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社会主义大学作为社会主义社会重要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其校园文化主要通过营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氛围,通过大学校园理念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和活动文化等基本形式,来实现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相似文献   

11.
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旨在建立一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新的思想道德文化体系,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涵.我们所致力和提倡的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化究竟是怎么样一种关系?这是一个很值得分析和探讨的大命题.从总体  相似文献   

12.
文化作为社会精神文明的表征 ,是社会文明的尺度。文化历来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先进文化是代表着当时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 ,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的文化。在当代中国 ,先进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它是当今文化建设的核心。因此 ,如何正确理解文化及先进文化的性质内涵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探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在当代世界文化发展的总体格局中,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新的社会结构和经济事实出发,来研究由它们所规定的文化观念和文化结构体系。本文拟从文化观念与文化发展的关系的角度,谈一点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功能的认识。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人类文化史上一个全新的概念。它的产生既是整个人类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历史地、逻辑地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对当代马克思主义所提出的必然要求。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基…  相似文献   

14.
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认识郭芬云大学校园是人才的摇篮,是人类文化传递、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基地。它既是一个教育环境,同时也是一个文化环境。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必须坚持正确导向,互联网站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互联网的发展将人类社会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它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发生着革命性的变革,也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环境,它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一些前所未有的难题,但互联网的发展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部分问题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其存在的经济基础,与此相适应,又有一定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构成社会的上层建筑.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辩证统一.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而一定的文化(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社会主义亦如此,是由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相应的建设就有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发展就是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全面发展,体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改善.二十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民主政治三者的关系如何它们是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这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物质文明建设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建设又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为它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而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保证和支持.二十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地位、作用、目标和任务是什么?邓小平讲“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民主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如  相似文献   

17.
步入新世纪,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世界文化的交流为我们学习先进文化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也有新的发展,西方敌对势力企图用它们那一套政治观点、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影响我们;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许多积极的变化,但也出现了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的东西.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实践"三个代表"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8.
精神文明是社会文明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与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组成社会文明的统一体 ,它与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因此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然与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的建设相关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与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建设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9.
文化建设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一精神一生活的需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至关重要。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精神现象,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应当担负起历史赋予它的神圣使命,也就是担负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使命,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提供强大的精神保障。  相似文献   

20.
<正>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精神文明建设一项基础性工作和搞好两个文明建设的基本保证,在新形势下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精神文明,从广义上讲,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果.它既包括教育、科学、文化知识,又包括理想、道德、传统、风尚等意识形态.它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精神的反映,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又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类型的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对人类精神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的批判和继承,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内容,大体分为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所谓文化建设主要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的人民群众知识水平的提高.同时还包括健康、愉快、生动活泼、丰富多采的群众性娱乐活动.所谓思想建设,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